在广西冬至团聚、祭祖的习俗与春节略同,此俗在广西各族中普遍流行客家人有"冬节晤返冇祖宗"的说法,意为冬至日凡因事外出者要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和祭拜祖先,否则便被视为对祖宗不敬不孝,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广西冬至风俗是什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广西冬至风俗是什么(冬至习俗广西的那些事)

广西冬至风俗是什么

在广西冬至团聚、祭祖的习俗与春节略同,此俗在广西各族中普遍流行。客家人有"冬节晤返冇祖宗"的说法,意为冬至日凡因事外出者要返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和祭拜祖先,否则便被视为对祖宗不敬不孝。

武宣、南宁:已嫁妇女于冬至白天可到娘家"吃冬",但须于天黑前赶回夫家;如不能赶回夫家者,则要到外族人家留宿过夜。

钟山、阳朔、大新、三江等:冬至日有集体祭拜宗祠、社公、土地公的风俗,杀猪宰羊,大办酒席,祭拜仪式十分隆重。

桂林等地:乡村民众于冬至节间建醮酬神,称"太平醮",以村为单位,延僧道,设神醮,吹铜笛,打冬鼓,放铁炮,戴面具跳神,意在酬谢神灵降福,天下太平安泰。明、清以前,民间普遍流行冬至拜老敬老的习俗,幼辈要向父母、老人、师长拜节并向他们献鞋袜等礼物。

桂平:瑶族中至今仍存此俗。桂平瑶族以冬至为"敬老节",女儿、媳妇此日要送新衣、新帽、新鞋给家中老人,以示孝敬。

广西人冬至吃什么

落水包

这是冬至博白必备的特色小吃。每年冬至一到,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落水包吃着过节。外面天寒地冻,家里煮着热腾腾的落水包,一家人围着暖炉吃喝团聚,尽享天伦之乐。

豆腐酿、南瓜饭

玉林、梧州等地汉族习惯吃豆腐酿,德保等地壮族吃南瓜饭,也是有开天辟地之始的寓意。

米粽

玉林人过冬至节,几乎家家必包米粽,有些人便干脆叫冬至节为"米粽节"。玉林人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冬至日吃米粽,实在是寄寓了劳动人民补益力气,以待来年的朴素愿望。

鱼生

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的壮、汉民族,鱼生是冬至的头等大菜。民间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俗谚,认为冬至外阴冷而内阳热,宜吃凉性鱼生润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