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把《简爱》这本书编排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必读书,因为曾经有人质疑说,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本就对爱情有着懵懂的向往,让孩子读这样的书,会不会诱导孩子早恋。

等到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这本书不仅不会诱导孩子早恋,还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虽然故事中的简·爱非常喜欢罗切斯特,但是在爱情世界里,她一直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经过坟墓的时候,我们是一样的?”

虽然不知道19世纪的英国,女性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但是按照我的理解,简·爱的这番话,完全可以当作女性独立的宣言。

我甚至觉得,就算在当今这个时代,这句话依旧适用所有人。

自问世至今,《简爱》激励了无数女性,主人公简爱也成为独立女性的代名词。

但是,从简·爱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女性独立这件事,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

简爱中疯女人的特点(做独立女性这件事)(1)

(图转网,如侵删)

真正独立的女性,拥有高贵平等的人格。

这一点,在简·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按照现在的说法,简·爱的妈妈嫁给他爸爸,完全就是低嫁,无论是简·爱妈妈低嫁的行为,还是简·爱爸爸的身份,都被舅妈瞧不起。于是,在舅妈眼里,简·爱完全就是一个低等人。

因为舅妈的影响,表哥表姐也看不起她。

但是简·爱不这么看,在她眼里,众生生而平等,所以,她会跟舅妈吵架,会跟表哥对打。

后来,简·爱到了桑菲尔德庄园,那时候的她,跟罗切斯特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时候的简爱,面对罗切斯特的时候,多少有些自卑心理。

所以,明明很喜欢罗切斯特,但是她却没有主动表白心意,这里面,固然有自卑的成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简·爱骨子里的高傲——

如果她主动表白心意,肯定会被人当成拜金女。

知道罗切斯特有个疯妻子之后,她虽然很喜欢罗切斯特,却依旧选择了离开,因为在她心里,这是对自己的侮辱,更是对婚姻和爱情的亵渎。

在沼泽庄园的时候,圣约翰提出要跟简·爱结婚。

我想,如果圣约翰是真的喜欢简·爱,跟喜欢奥力弗小姐一样喜欢简·爱就真的嫁给他了,虽然那时候的她依旧没有放下罗切斯特。

只是很可惜,圣约翰不是这样,他需要的不是一个妻子,而是和自己一起传道的人,这并不是简·爱想要的生活。

简爱中疯女人的特点(做独立女性这件事)(2)

(图转网,如侵删)

真正独立的女性,必须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当初,简·爱之所以离开洛伍德学校去求职,虽然是因为谭波尔小姐离开后,她在这里没有了朋友。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又怎能求职成功?

在洛伍德学校这些年的学习,简·爱学会了法语、绘画、弹钢琴,最为重要的是,因为自身经历的缘故,她很能对别人的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刚到桑菲尔德庄园没多长时间,她就得到了阿黛尔的认可。

不过想来也属正常,虽然洛伍德学校是一个“慈善机构”,如果她没有能力,又怎么会争取到留校的机会呢?

到了沼泽山庄的时候,经过圣约翰的介绍,她去了一所乡村学校当了老师。

说是乡村学校,还不如说是一个扫盲机构——二十个学生里面,三个识一点字,有几个会编织,少数几个会一点缝纫,没有人会写会算,要么的是,那些孩子说话都带着本地口音,他们之间根本没办法正常交流。

通过简·爱的努力之后,这些孩子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写作,学会了缝纫,虽然不能保证这些孩子都能成为独立女性,但是简·爱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们常说,每一节课都与学生的未来有关,不得不承认,简·爱的确是个好老师,所以,她成了“这一带乡亲们所喜爱的人”。

只是很可惜,故事中的那个年代,对女性并不宽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之后,简·爱的求职之路,实在太坎坷了一些。

简爱中疯女人的特点(做独立女性这件事)(3)

(图转网,如侵删)

真正独立的女性,绝对不用婚姻和爱情换取什么。

因为简·爱的独立倔强,罗切斯特才会真正爱上她。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我总感觉,故事最初的时候,罗切斯特并没有真的喜欢上简·爱,他只是觉得简·爱跟他认识的那些贵族女孩不一样,唤起了他的好奇心,仅此而已。

里德太太病重的时候,简·爱需要回盖茨海德堡一趟,可是当罗切斯特递给他五十磅的钞票时,她却犹豫了半天,最后只拿了十磅(罗切斯特欠她五磅)。

那时候的简·爱,明明很缺钱,明明很需要一份婚姻来改变自己居无定所的现状,可是不属于她的钱,她不要,不属于她的爱情,她也不要。

也许,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罗切斯特就已经真的喜欢上了简·爱了吧。

最让我感动,还是知道了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之后,简·爱离开的时候,除了自己的贴身衣物和二十先令之外,罗切斯特送给她的那些东西,就连那串珍珠项链,她都没有带走。

虽然因为这件事,简爱吃了很多苦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正好是简·爱独立人格的体现,爱你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离开的时候,我不会带走任何属于你的东西。

我想,如果可以的话,她也许会连那份记忆都留下。

爱情和婚姻需要物质基础,但是如果谈恋爱或者结婚,是为了对方的物质的话,这样的爱情和婚姻,是很难真正长久的。

简爱中疯女人的特点(做独立女性这件事)(4)

(图转网,如侵删)

不过,故事结局的时候,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走向独立的过程中,现实残酷的一面。

简·爱之所以能够勇敢地追求爱情,再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找罗切斯特,是因为她继承了她叔叔的五千英镑。

(这也是简·爱人格中高贵的一面,面对叔叔留下的巨额遗产,她没有独自占有,而是分给了自己的表哥表姐。)

如果没有那五千英镑,可能简·爱还不得不继续在那所乡村学校为了每年三十英镑的薪水而奋斗,又哪有精力去追求爱情。

很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叫作《娜拉走后怎样》,文章的具体内容记不清了,但是有一个观点,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出走之后的娜拉,要么堕落,要么回到出发的地方。

忽然想起一件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鲜有独立女性形象的存在,那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经济大权掌握在男人手里,女性就算想要独立,也没有独立的资格。

有人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先谋生,再谋爱”——只有先能养活自己,才能找到靠谱的爱情。

因为只有当你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你才能有底气,才能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可以全心全意对待感情,等你遇到那个真正喜欢的人的时候,也有了势均力敌的资本。

简爱中疯女人的特点(做独立女性这件事)(5)

(图转网,如侵删)

(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