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拜访客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我们的产品卖给客户,完成签单。客户肯定也知道我们见到他们,可能会推销各种产品,那客户为什么还愿意见我们呢,客户见我们之前,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客户到底为什么购买?

一般客户说出来的业务需求,是表,是果;而客户个人想要实现、解决或避免什么的想法,是里,是因。有时候我们满足了客户的业务需求,但客户仍然不选择我们,很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到客户需求背后的概念。只有满足了客户个人内心深处的某种诉求、感觉和期望,客户才会有行动。相比产品和方案的特性、优势和价值,真正主导客户采购的是内心深处的感觉,并由此衍生的具体需求。

例如小熊打算买个电视的,在买之前小熊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想法,因为他家客厅比较小,看电视的沙发离墙比较近,放个大的不合适,所以最好壁挂,不宜超过42英寸。另外,他计划拿出四千块钱来买电视。

当他去国美或苏宁看电视时,销售会先说欢迎光临,之后开始介绍他们的热销产品。小熊实际上对销售员介绍的并不感兴趣,只会选择性听了一些。这时如果推销员指着一台55寸的电视对他说,现在搞促销,这台价格非常优惠,价格和42寸的差不多,他也肯定不会买。

所以,每个人买东西,都可能有他独特的理由,就像小熊买电视,很明显,只有对方提供的产品或方案符合了他的概念,他才会做出决定,而不是因为销售人员说的有多好或者产品和方案有多么好,价格有多么低。

购买的理由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因为某个变化或某个事件发生,导致我们有了想改变现状的想法。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必须通过改变来应对变化,这种改变就是行动和购买的原动力。

人的意识、思维形成决定的过程大致如下:

人的行动或决定,都源于自己的原始动机,是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观评估标准,形成行动的行为准则,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决定源于动机,取决于价值的判断,这就是客户做出决定的过程。

客户的概念

客户的内心想法,简称为客户的概念,即客户的认知与期望。

多维客户类型(信任五环客户的概念)(1)

客户的认知是由对现状的感知和感受组成的。

期望是客户对未来的预期,是希望通过采购实现哪些目标,解决哪些问题,避免哪些风险的想法,是对采购之后的一种憧憬。

我们和客户沟通,一定要深入了解他们的认知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客户沟通,达成共识。在分析客户的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 他是客户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看法,针对同样的信息化系统,不同人的感受和期望,可能都不一样。可能有人觉得现状很好,可以变得更好。也可能有人觉得有问题,需要改变。也可能有人觉得无所谓。
  2. 在采购过程中,客户的概念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你开始希望买一台外观漂亮,潮流时尚的车,但是选择了解的过程中,发现空间宽敞更有实用性,于是你的想法就发生了改变。所以客户的概念可能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每次去拜访客户,客户的概念都可能和上次有所不同。
  3. 有时候可能无法清晰地表达。在项目早期,客户自己也还没完全想清楚,所以很难陈述清楚,这对销售可能是好事,有机会帮助客户形成采购标准。相反,如果刚接触,客户的想法已经非常清晰,需要警惕,因为客户可能已经和你的竞争对手深度沟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