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1)

又是梧桐花开时

◎ 柳文东

我的住宅楼外,有一棵高大挺直的梧桐树。老人说,这棵树有一百多年了,它长得躯干粗壮,浓荫如盖。 初夏时节,梧桐花盛开,紫底白色花朵缀满了枝头,开得那么炽烈,开得那么火爆。 空气中弥漫着梧桐花扑鼻的淡淡清香,沁人肺腑。

父亲生前来烟台小住,总愿在梧桐树下和老人聊天,逗引蹒跚学步的娃娃们玩。晚上我陪父亲绕树散步,父亲总是叮嘱我以诚待人,敬业乐群,造福社会,多作贡献。

又到梧桐花开时。我闹中取静,坐在树下石阶上读《红楼梦》,读着读着睡着了。

“东,明天我要回咱村了,山上那些苹果树好浇水打药了。今年苹果是个大年,丰收了,我一定拣最好的红富士给部队战士送一些去,叫孩子们尝一尝咱栖霞苹果。”

唉,父亲去世快5年了,怎么又到我家小住?原来是一场梦,梦中看见那手上长满老茧,脸上刻满核桃般皱纹,总是洋溢着慈祥和蔼笑容的父亲。思绪又把我带回让我撕心裂肺的2014年初冬,我陷入对往事的回想之中……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2)

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父亲走了,时间是2014年农历10月19日,因突发心肌梗塞,没有留下任何话语,享年82岁。当时我正在常州出差,妻子急冲冲地打电话说:“爸爸身体不好,很严重,你赶快回来吧,无论如何都要马上往回赶。”说完哽咽了。我一听整个人都懵了。我立刻驱车从常州深夜往烟台奔,一千七百多里地、十个多小时的路程是那么的漫长难熬,一路上我不敢再给妻子打电话,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我也不允许自己往不好的方面联想。祈求上天保佑老父转危为安,甚至期盼这只是虚惊一场。

凌晨四点多,我终于到达父亲住的医院,位于烟台市区西郊一家设施齐全的医院。我赶到心内科病房问医生我父亲在哪?医生说老人家在下午四点因心梗去世。我顿时瘫坐在地,眼前一片漆黑,没法再站起来。52岁的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打击。我顾不上亲人的阻拦,直接扑倒在父亲的身上,泣不成声,我握着他冰凉粗糙的双手,这是一双把我抚养大的手,给予我安慰的手,再没有任何语言能形容我当时悲痛的内心,我低声说:“爸爸你走好,我们来世再做父子……”

恍恍惚惚中,时间被拉回到36年前。那一年我在离家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城读书。因为离家远,来回需要大半天,而且道路特别难走,所以只能选择住校。一住就是一个整月,但是每次只能带半个月的干粮,每次都要等父亲奔波着给我送一次。那是一段清苦的记忆,最幸福的就是有一瓶咸菜,有少许油花烙得金黄的烧饼。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烧饼只是餐桌上再寻常不过的食物了。可那时却是我唯一的营养供给,而且一家人总舍不得吃都给我留着。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3)

“柳文东,你父亲找你。”我顺着同学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了我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瘦弱的背影,但在我心中是如此高大,我的眼泪泉涌般流了下来。为了不影响我上课,父亲竟然足足在外面站了近一个小时,看到他裤管上全是泥巴,上衣还划破了好几个洞,但是手里紧紧攥着一包鼓鼓的烧饼,看到我后冲着我笑了笑。“东,爸给你送吃的来了。”后来才知道,父亲为了给我送这十余斤烧饼连夜赶到县城,换了粮票,再到粮管所按比例买出面粉,又风雨兼程,不顾泥泞,当天回到老家,拿出我喜欢吃的烧饼,再送到学校,生怕他儿子饿出个好歹。多少年过去了,这一幕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永远抹不去。我的舅舅家境贫寒,身体也不好,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全靠舅妈给别人缝缝补补。父亲从来没有看不起他们,总是在各个方面支持他们,资助了舅舅一生,试问几个人能做到?舅舅家也是四个孩子,父亲总是把我们穿不着的衣服给他们送去,几十年如一日。2011年舅舅病逝前还念念不忘地说:“妹夫是这辈子对我最好的人。”

记忆中的父亲,是个非常勤劳的农民。小时候,无论我 多么调皮,他从来不打骂我。 他总是笑着耐心地教导我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 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酷爱读书。 随着生活条件慢慢变好,家里的书也多了起来。 《中国通史》《论语》《孟子》等古典名著,父亲总是爱不释手。 每次翻阅前都要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地打开,细细地品读,沉醉其中,读到兴奋的地方总是大声叫出来,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他一直告诫我,人要好读书,读好书。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4)

父亲去过的地方并不多,其实他特别爱旅游。他77岁那年,我们一家人去爬泰山。到了以后我们劝他坐缆车上去,他硬是不同意。他说这爬山跟做人一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徒步带着我们一家人,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登上了泰山的极顶。那晚我们住在泰山顶上,离天最近,离心最近。

还有一次,我带父亲去北京。父亲在天安门城楼上扶着栏杆一动不动,看着人流如潮的长安大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这代人对毛主席的热爱,也是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吧?我被他感动了,我也专注地望着长安街,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他拍了我的肩膀一下说:“走吧!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栖霞的苹果花全开了,漫山遍野,每一朵都是一个笑脸,开的那么美,就像父亲脸上惬意的微笑。我跪在父亲坟前,思绪万千:哀叹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和遗憾。父亲当过村里的生产小队长、大队长,没少吃苦出力。听说有好几次都饿晕过去,整整两个冬天才调理好身体。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还要拼命工作,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父亲落下一身的病。后来又在公社担任水泥管厂厂长,一干就是十五年,从来没有半点差错。

父亲用言传身教影响我当兵的妻子,她担任了海军大校职务,正师级干部。每当过年的时候,父亲总是要求她穿上军装给他看看。父亲没当过兵,但是他特别喜欢军人的品质。妻子临走时,父亲总是叮嘱她说,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正是父亲严格的要求和循循的教诲,妻子才有今天的成绩。

妻子每年都要把父亲接到部队住上半个月。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父亲看到妻子用的水杯,就很温和地说:“嫚儿,你不要用这么好的杯子。大家都用玻璃杯,咱不能用这么精美高档的,到办公室使唤东西,不能比首长用的还好。”其实他不知道那个杯子是我特意送给妻子的,可是父亲还是比我们考虑周到。每天早上父亲总是起个大早儿,喊她去跑早操,一点不像一个老年人。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5)

绿了青山荫后人。就在老人去世的前三天,父亲还去给他心爱的苹果树施肥修剪,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献给了他挚爱的父老乡亲。他走了,没有遗憾吧?拥抱着400棵他最爱的苹果树,他应该不会孤单吧?他给我留下了四百多棵充满希望的果树。每年吃到那甘甜可口的苹果,我总能感受到父亲双手的温暖。

花开花落,生生不息。父亲经常资助村里的困难户,有好吃的总是分享给大家。在他眼里,从来没有小事儿,只要是对我们家乡有利的事,他总是义不容辞冲在最前面。最终带领大家摘掉了贫穷的帽子。父亲的爱是博爱,像三月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父亲的突然离世,医院医护人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说是医疗事故也不为过。父亲心脏偶感不适,孝顺的姐姐出于对这家正规的大医院信任,送父亲来调理一下。住了三天,父亲下地走动并无大碍,就在姐姐外出买饭那一会儿功夫,回来一看父亲已驾鹤西去。假如大夫医术再精湛一些,精心治疗,防患于未然;假如护士有责任心,经常巡查病房或发现及时,马上告诉大夫,抢救得当;我老父亲再活十年绝对没有问题。可是,人死不能复生,人世间哪,最遗憾的事是时光不能倒流,哪还有什么天遂人愿的假如……

来帮我料理后事的亲友们都气愤不平,怒气冲冲,说来时一个好端端的老人,怎么住了三天院就抬出尸首来了,医院医护人员太不负责任了。要一起去找医院院长讨个说法,责成主治医护人员赔礼道歉,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数额补偿。我和姐姐们连忙劝阻制止医闹,亲友好意铭记在心。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父亲生前教诲我们子女为人要厚道,宽厚待人。一旦在医院闹起来,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不得安宁。出殡那天,有500多人自发地给父亲送行。十里八村的乡亲知道了这件事,都要求一定要给父亲办个庄严的追悼会,叫上来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叔叔阿姨,兄弟姊妹一个接一个地献花、鞠躬。几百人的队伍鸦雀无声,我的眼泪又不由自主地一直在流。他们对我点点头,拍拍我肩膀,那一刻我觉得父亲是我一辈子的榜样。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6)

我们村有个叫京福的人,是个孤儿,六十多岁了也没有娶上媳妇,住在我们老家前面那排房子。我每次带回家的好吃的,父亲总会先拿出一些给他。多年来逢年过节,父亲也会惦记着这个孤儿,给他送些吃的。父亲出殡的那天,京福疯了似的跑来,一句话也不说,双手递过来一沓厚厚的火纸。他哪有钱买这些,我俩对着哭了起来。父亲去世后十多天,这个残疾人天天到坟上去哭。给父亲选墓地的时候,在我家果园的周围三家,主动刨了四五颗茂盛的苹果树,平了地要为我父亲修墓,事后我去给每家送了三千块钱,但是哪一户也不要,都说:“哪能要你们的钱,大哥的恩情这辈子无以回报,这么好心肠的人不好找。”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有一位叫柳尧发的村民,一直默默地为我父亲守坟。父亲去世前的一个月,家里出了两件怪事,门前原本生长茂盛的竹子突然就死了一大片。家里贴了二十多年迎门墙上的福字瓷砖也脱落了。这么一想也是某种暗示吧,可惜我没读懂,没有在父亲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守着他,我真是太不孝了。

今年苹果树开花的时候,我又回到了父亲坟前,大伙为他种的松树都活了,这也许是生命的延续吧。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父亲仿佛从来没有离开我。

父亲我要告诉您,您唯一的孙子柳洋真的很争气。苔花如米小,也学 牡丹开,少年壮志不言愁。 大学毕业仅两年,他的新雅传媒公司都开了四家分校了,六百多个学生的规模。 在济宁、济南、烟台遍地开花,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今年还要上市,要不是您对我严格要求,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不能28岁就走向国企老总的位置,之后又当过报社社长、房地产企业老总,整整三十年谦虚谨慎厚重待人,一丝不苟地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一切都是您厚德载福的保佑和教导。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7)

我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家父柳玉读,永远好公仆。勤劳能吃苦,厚德积万福。百亩苹果树,静等春风扶。先人化为土,笑看果儿熟。最后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礼:父亲,您走好,走好……您的子子孙孙不会辜负您生前对我们的期望的,来生我们再做父子。

回首完往事,我又在梧桐树下徘徊。梧桐树抗涝耐旱,生命力顽强,成材快,是建房造屋,做家具乐器的上乘木材,它不知索取,只知奉献,这梧桐树不正是父亲的写照吗?不正是中国农民的写照吗?我仰头向树冠望去,仿佛看见父亲戴着一顶草帽,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挽着裤腿,穿着黄胶鞋,在果园里辛勤耕耘,为苹果树剪枝、施肥、浇水、套袋、摘果。洒下辛勤的汗水,迎来丰硕的果实。

蓦地,我想起在国人的心目中,梧桐树是吉祥物。《诗•大雅•卷阿》篇中说:“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庄子•秋水》篇也说: 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鹓鶵非梧桐树不栖居。 这就是俗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由来。 父亲好读书,与人为善,廉洁奉公,辛勤耕耘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柳家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财富。 激励我和子孙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上新台阶,再创辉煌,我想这才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伤春咏柳(又是梧桐花开时)(8)

作者简介

柳文东,男,1963年12月生,山东栖霞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栖霞商业局秘书,办公室主任,县肉联厂厂长(28岁),市食品集团董事长兼书记(31岁)。2001年正式调入山东省商业集团公司任食品科技杂志社长,《中国食品与药品》杂志社执行社长,2006年弃文经商,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任山东置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系烟台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内贸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青春主功一等功荣立者。柳文东自幼爱好文学,在全国诸多报刊如《山东文学》《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齐鲁晚报》等发表文字散文作品近百篇。

编辑:刘学光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