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何时起,长大的孩子们不配再拥有童趣,如果一个6、7岁的孩子告诉你她爱看的是猫和老鼠,你会觉得情理之中。如果一个20出头的人告诉你她爱看的是猫和老鼠,你会觉得意料之外。可如果是一个30岁的成年人告诉你她爱看的是猫和老鼠呢?你的第一反应又将会是什么呢?我想会是直白的嘲笑。

还是孩子时候,我们就很渴望童话里的世界,它既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喜欢,也可以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信仰。我想长大后的变成成年人的你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再次拥有童趣吧?我想这本《绿山墙的安妮》再适合不过了,我觉得它更像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成年人世界里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它很好地教会了我们怎样以童趣的心去看待出现在成人世界里的问题。这本书不仅有成人世界的勾心斗角、人情世故,更有孩子眼里的童真趣味,实属让人欲罢不能。

绿山墙的安妮同类型的书(绿山墙的安妮一本适合成年人的童话书)(1)

如果给你一次机会去领养一个孩子,你会选择一个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整夜沉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灾祸的孤儿吗?况且在那个年代她还是一个女孩,我想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没错,她就是我们的主人公,11岁的安妮。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1岁的小女孩安妮,被领养时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的故事以及之后与马修和马瑞拉这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相处时的趣事。

刚开始,安妮的被领养之路并不是很顺利,一方面是由于马修和马瑞拉这对兄妹他们只想领养一个男孩儿去帮他们做家务,另一方面是绿山墙农舍的村民们眼光保守。但是富有童真的安妮却用自己的热情和富有想象力的内心去改变了每一个人对她的看法,去冰释了绿山墙每一位村民们的内心。渐渐的安妮不仅赢得了马修,马瑞拉的真心相待,更是赢得了雷切尔林德太太的肯定。似乎绿山墙这个地方给予了安妮人生的新意义,而安妮回赠给了绿山墙源源不断的活力。

绿山墙的安妮同类型的书(绿山墙的安妮一本适合成年人的童话书)(2)

在这本书里,你会通过安妮的眼睛去看到一个根本不会存在于世间的“仙境”。延绵成林的的高大苹果树所围成的拱形马路,在其上方由洁白芬芳的鲜花所形成的白丝绸似的树荫,下方则是霞红色的暮色余晖,以及远方依稀可见的似教堂走廊边那玫瑰色的落地窗般的天空,那就是安妮眼中的洁白之路。四周有琥珀色的沙丘环绕的小桥,与远处延绵不绝的藏蓝色海湾相连,由橘黄色、玫瑰色、浅绿色以及其他一些难以捉摸的颜色交替变换的池塘。在桥的上方,池水流向了那片属于冷杉和红枫的小树林,被幽暗清澈的地笼罩在它们婆娑的身影中。岸边那零零星星的野梅子树向外伸展出来,她像一位白衣少女正踮起脚尖向水中凝视着自己的倒影。池塘旁边的那片沼泽地里,不绝于耳、阵阵清脆的蛙叫声传遍了整条林间小河,那便是安妮眼中的闪光之湖。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安妮窗外的那一片世界。她的窗外有一棵开满了花儿的樱桃树。跨过地板,打开推拉窗。伴随着一阵吱吱嘎嘎的声响,你会发现,安妮的窗外长着一棵粗大的樱桃树,它紧紧地依靠着屋檐。树枝随风轻轻拍打着窗外的墙。树上开满了花儿,几乎见不到一片绿叶子。屋子两边,有一处种着苹果树和樱桃树的大果园。那里也都绽满了花儿。果园的草地上夹杂了许许多多的蒲公英。花园里,种着淡紫色的丁香树。在六月的早晨,它也悄悄地开满了花,一阵微风吹过,果园里的蒲公英和沁人心脾的香甜味儿便向四处弥散,飘上了安妮的窗台,也飘进了每一位读者的内心。

绿山墙的安妮同类型的书(绿山墙的安妮一本适合成年人的童话书)(3)

在花园往下斜深至山谷的是一大片长满了三叶草的葱翠绿地,密布白桦的山谷中静静的流淌着一条小溪,山谷里时不时出现低矮的灌木丛,山谷后面是一座小山,覆盖着苍翠的云杉,山上清晰可见一道灰色的隙缝,那是这座小屋的山墙角,安妮曾在“闪光之湖”见过它,再往左是一大片牲口棚,远处越过那片斜伸下去的绿地是使波光粼粼的蓝色大海。安妮用她那充满“魔法”的眼睛贪婪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在她的眼中,这些就如同梦中曾见到的情景一般美丽。我想,不仅安妮对绿山墙流连忘返。书外的我,也喜欢上了这样的世界,不禁向往起了这样的世界。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马修和马瑞拉兄妹内心深处的自相矛盾。刚开始马修和马瑞拉兄妹,他们并不想要领养一个女孩儿。可是,在这一对兄妹与安妮的进一步接触后,虽然他们没有明确的说出口他们对安妮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从作者在细节上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马修和马瑞拉已经从心底开始接纳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小女孩儿。起初,这一对兄妹曾想过将安妮重新送回孤儿院或者将安妮寄送给彼得.布卢伊特太太,但是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对兄妹最终做出了与之前不一样的决定-将安妮留在自己的身边抚养长大。

绿山墙的安妮同类型的书(绿山墙的安妮一本适合成年人的童话书)(4)

从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妮内心对于家庭的渴望以及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美景极深的渴望。小时候的安妮一直住在孤儿院,穿着由商人捐赠的用棉柔布制作的棉绒衣服,就在颜色单调的简陋房间中。但是,她的内心却充满了纯真的善良以及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时我们可以看出安妮的生活虽然很很艰苦、很单调。但是她的内心却像一个调色板一样,充满了五颜六色的颜料。之后,当安妮得知有人愿意领养她的时候,她激动得睡不着觉,身体里的血液像沸腾了一般。在马修带着她回到绿山墙农舍时,她被一路上的美景深深的吸引,内心深处那一直被掩埋的对大自然美景的渴望真正苏醒了过来。 她先是将那片林荫大道,称作喜悦的“洁白之路”,之后又将巴里先生的池塘称作“闪光之湖”。紧接着“邦妮”,“白雪皇后”……,在这里安妮认识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朋友”,学会了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来自“家人”的关爱。渐渐的,安妮从一个莽莽撞撞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女孩,但唯一不变的是安妮内心深处那坚如磐石的渴望以及永不被世俗束缚的善良。

我想这本书很好地教会了每一个成年人如何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去守护属于自己的那份善良和纯真,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受、去看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这本书不仅有你想要的残酷现实,也有你想要的内心温暖。

绿山墙的安妮同类型的书(绿山墙的安妮一本适合成年人的童话书)(5)

工作了一天的你回到家中,褪去了满身华丽的“外套”。泡一盏茶,推开一扇窗,让窗外柔柔的月亮照进房内,寻一处舒适的躺椅,打开那盏微弱的书灯,翻开这本书,将自己的内心,交给安妮,交给绿山墙。你会发现,一天下来的疲劳进消失得无影无踪,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似乎有了生命,自己仿佛生活在安妮存在的绿山墙农舍,你仿佛看见了安妮走过的那条洁白之路,还仿佛看见了不远处巴里家的闪光之湖。走着走着,自己似乎走到了马修和马瑞拉这一对善良夫妇的家中,你看到他们在向你招手,看到了他们身后蹦蹦跳扎着两条红色马尾辫穿着白色泡泡袖裙子的安妮向你跑来,你们一起做了祷告,一起吃了晚饭。到了安妮窗外的那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在周遭的一切都变得寂静无声时,你仿佛又听到了不远处清脆入耳的蛙叫声、缓缓流淌的溪流声、带着阵阵香气的风声、还有安妮梦中快乐的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