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挤眉弄眼抽动症怎么引起的(小孩子挤眉弄眼)(1)

孩子挤眉弄眼抽动症怎么引起的(小孩子挤眉弄眼)(2)

很多家长发现,自己孩子有频繁的小动作,挤眼、挑眉、吸鼻、咧嘴、耸肩、踢腿、鼓肚子、清嗓子、发声等“怪毛病”,学校老师也经常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小动作频繁,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有时孩子因为频繁的挤眉弄眼还会受同学嘲笑。来,看看下面两大误区:

误区一挤眉弄眼是坏毛病,批评纠正就能改善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是跟别人学来的坏毛病,一旦发现,就狠狠的批评孩子,却发现这些症状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此起彼伏的出现。有些家长甚至看到孩子表现出这些症状,马上就是一顿胖揍,但是没用,孩子还是忍不住。比如挤眉眨眼,很多家长先开始就是批评、打骂不能阻止孩子,就带孩子去眼科求医,多次治疗仍效果不好。别不爱听啊,亲,这其实就有可能是抽动症啊。

这时候千万别怪孩子,真的,我有一次跟专家坐诊,就见到一个孩子不停地清嗓子,孩子他爸上去就是一巴掌,吼道:“你他么的不能忍一下?”哎呀,孩子想哭都不敢哭,真是可怜。

误区二抽动症不是啥大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自行痊愈,不用治疗

孩子挤眉弄眼抽动症怎么引起的(小孩子挤眉弄眼)(3)

抽动症的孩子除了上面描述的怪异表现外,同时大多还会合并有其他行为,比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性格冲动易怒、学习困难、强迫症等,家长们请注意啊,尤其是症状明显的孩子还可能因为他人的嘲笑和自卑产生更多的社交和情绪障碍。很多家长觉得,随年龄增长,抽动症状会自然消失。事实上仅有小部分很轻的抽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如果不治疗,孩子很可能会终生携带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有很多成年人有挤眼、耸肩、甩头、喉中吭吭等,这就是小时候多动症没治好遗留下来的啊,兄弟姐妹们,可千万要注意啊!

孩子得了多发性抽动症扎办?

孩子挤眉弄眼抽动症怎么引起的(小孩子挤眉弄眼)(4)

现在西医多采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服药过程中及停药后易复发,副作用明显,远期疗效不太理想。相较而言,口服中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通过辨虚实、辨脏腑等方法辩证治疗,不但能有效控制各种抽动症状,而且副作用少,还能全面调节儿童体质,具有西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临床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一般分为五个证型:

1.孩子经常眨眼、搐鼻、清嗓、撅嘴、摇头等头面、咽喉部抽动症状为主,伴经常鼻塞、流涕喷嚏、咽痒、眼睛发痒或常揉眼睛,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属于风邪犯肺型;

2. 孩子挤眉眨眼、摇头、耸肩、踢腿等抽动频繁有力,发声声音高亢,多动难静,脾气急躁,面红耳赤者多属于肝亢风动型;

3.如孩子抽动动作无力,伴或不伴喉中“吭吭”、清嗓子等,面黄肌瘦,食欲差为脾虚肝亢型;

4.如果孩子喉中发“吭”、怪叫、秽语突出,伴有摇头、耸肩、踢腿等动作有力,多动冲动,烦躁易怒,入睡困难,大便干,多属于痰火扰心型。

5.如果孩子抽动时发时止,反复难愈,伴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汗多,手足心热为水不涵木型。

当然啦,不论哪种证型,都需严格辩证论治,家长不可随意用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哪些因素可能加重抽动症状?

孩子挤眉弄眼抽动症怎么引起的(小孩子挤眉弄眼)(5)

治疗抽动症,家长的配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护理不当,孩子受凉得了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就有可能造成病情反复或加重。

平时如果家长总是指责、打骂孩子,孩子经常处于紧张、焦虑、情绪低落、惊吓状态,症状会变得尤为明显。

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早日康复很重要。

另外,需要家长特别注意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让孩子过度兴奋、过度疲劳,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电脑、玩手机、ipad、游戏机等,长时间玩这些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还会诱发、加重孩子的挤眼、翻眼、甩头、耸肩等抽动症状。

吃也很重要,现在家庭条件好,独生子居多,平时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却不知道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加重都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那具体什么不能吃呢:

1、不吃含有防腐剂、添加剂、人工色素、调味剂等食品,例如方便面、火腿肠、饮料(包括乳饮料)、冰激凌、小零食等;

2、不宜吃麻辣、煎炸类食品如涮羊肉、烤鸡腿、烤羊肉串、汉堡、炸薯条、油条等。

3、不宜喝可乐、咖啡、茶等兴奋性饮品。

4、少吃生冷食物。抽动症患儿的饮食以天然饮食为主,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鱼肉蛋奶等荤素搭配、平衡营养,另外,还要注意烹饪以清淡蒸煮为主,少油炸红烧,尽量少放含有鸡精、味精等各种调料。(格外重要,一定要看看)

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原创,欢迎大家关注“健康去哪了”!

她的微信号是jiankangqunale(拼音全拼)。

QQ(也是微信号)2696934586QQ491270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