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427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1)

熟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物的行为、处事风格,会出现突变。例如庞统助刘备取西川之时,劝说刘备不要因为太过仁慈,而错失良机,结果刘备为即将拿下益州而高兴时,他却指责刘备以攻伐为乐,非仁者之兵;关羽与黄忠交手时,明明与黄忠惺惺相惜,后来,刘备封五虎将,他却又不屑与黄忠同列,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谁呢?其前后又有什么反差呢?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2)

对于魏延想法的转变,好像非常的无厘头,让人理不清头绪。不过,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禁会产生另外一个疑惑。那就是既然诸葛亮早就料到了魏延之反,并在其身边安下了“间谍”,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安排的人是马岱,而不是他更信任,更倚重的王平、姜维等人呢?说到此处,也许有会说,因为马岱字叮琳,专治魏延(胃炎)啊。其实,这仅是一个段子,对于马岱的表字,一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是从来没有“马岱,字叮琳”一说。那么诸葛亮如此安排,有什么用意呢?

一、降低魏延的防范心理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3)

魏延虽然狂傲,但是作为一员屡立战功的名将,他并不傻,如果诸葛亮贸然安排王平或姜维到他身边,或者一向爱诸葛亮倚重的这两人,突然对他表忠心,他一定会生疑。倒是马岱,虽然从葭萌之战后,便随马超一起投奔了刘备,在蜀汉却一直不得志,很少独当一面,反而多次负责伏击等,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任务。他足够低调,不会引起魏延的怀疑,而他的不得志,也容易让魏延信服。

二、马岱有能力、有勇气斩杀魏延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4)

当然了,除了马岱之外,收买魏延的亲兵斩杀魏延,可能会更顺利一些。可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不是魏延不起疑,而是魏延被斩。而马岱恰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勇气。毕竟,他出身西凉,早早的就跟随堂兄马超一起征战沙场,算是一员骁将。

三、他能避免魏延降魏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5)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诸葛亮还要担心一点,那就是他安插在魏延身边的人,会不会被魏延策反。毕竟只要他一死,蜀汉便会空虚,彼时降魏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如果他派其他人到魏延身边,很可能随魏延一起降魏,从而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是诸葛亮不敢赌的。而马岱作为马氏宗族,与曹魏有着血海深仇,见证了马腾一家二百余口,被曹操处死,对曹魏恨之入骨,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魏延降魏,更不会随魏延一起降魏。

四、擅长骑兵作战,且避免损失

诸葛亮临死前跟马岱说了什么(诸葛亮临死前想除掉魏延)(6)

马岱出自西凉骑兵,一直属于骑兵副将的身份,而魏延在诸葛亮麾下的时候,就掌握着蜀汉的精锐骑兵,让马岱担任魏延的副将,合情合理。不但完全适合这项任务,在军中的地位还不高。如果他任务失败,反被魏延斩杀,蜀汉的损失不会太大。而不管是姜维还是王平,或者其他人,对诸葛亮而言,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派马岱前去,可以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演义中,马岱斩杀魏延一事,看起来好像仅是为了遵循历史——《三国志·魏延传》记载:“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但其背后,却隐藏者诸葛亮的苦心。当然演义之中的马岱,和《三国志》之中的马岱,虽然都是斩杀了魏延,但是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