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通城进入白露节气。市六院中医理疗科主任花佳佳提醒:白露之后气温逐渐下降,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也有“多事之秋”的说法。在这个季节里养肺阴、防燥润肺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进入白露后,市民朋友切记不能贪凉,不要大量生食瓜果,防止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花佳佳介绍,尤其是现在的气温昼热夜凉,早晚温差比较大,血管容易收缩,老年人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务必早晚监测血压,及时了解血压波动,防止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与此同时,秋季干燥,花佳佳提醒市民要防止秋燥,多吃一些山药、莲藕、百合、秋梨、胡萝卜等健脾润肺的食物,少食海鲜、辛辣、生冷的食物,防止鼻炎、哮喘、支气管疾病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9月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健康要加油,饮食要减油”。市六院营养师周楠告诉记者,过去有句老话叫“油多不坏菜”,但随着人们营养知识的普及,逐渐意识到油多虽不坏菜,但可能会坏身体。进入白露后,市民更应当少食油腻的食物。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指出,每人每天食用油食用量约为25-30g。周楠建议可用家用汤匙估量控油,1瓷勺约食用油10g。另外,尽量选择菜籽油或者橄榄油等植物油,少用或者不用荤油,少食用鸡皮、鸭皮、肥肉、巧克力、花生、瓜子、烤面筋、干腐皮、奶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同时也应控制胆固醇含量的摄入,建议每人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像鱿鱼、墨鱼、猪肝、猪肺、猪腰、鸭肝、鸡肫、蛋黄、蟹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要少量食用。   周楠表示,除了食物适当选择以外,烹饪方式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尽量不用油煎、油炸、大油爆炒,应选择蒸、煮、炖、焯、汆、凉拌等烹饪方式。”

白露之后要多吃哪些水果(白露之后养生有讲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