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田野里,有众多大自然馈赠的美味,其中就有马兰头每年春天和它们一年一度的约会,我从不缺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荠菜马兰头怎么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荠菜马兰头怎么做(晨读春食马兰头)

荠菜马兰头怎么做

老家的田野里,有众多大自然馈赠的美味,其中就有马兰头。每年春天和它们一年一度的约会,我从不缺席。

马兰头既不妖娆也不显眼,却是我的最爱。20世纪80年代,我在南溪乡的复夏小学任教。四五月份正是农村蔬菜最缺的季节,每天下饭的除了腌菜就是干菜,吃得嘴发腻。一天放学后,学校的厨工朱师母在操场边采马兰头。我纳闷地问她:学校没有养猪也没有养鸭,采马兰头干什么用?朱师母笑而不答。晚饭时,朱老师邀我上他宿舍里吃饭,朱师母端上了一盘清炒马兰头。举箸一尝,清香沁人心扉。从此只要有空,我们就到学校周边的田畻、溪畔采马兰头。在那段日子里,马兰头成了我们的“救急菜”。

每年二月底三月初,乍暖还寒,一场春雨后,几乎是一夜之间,一丛丛、一簇簇茵绿翠嫩的马兰头,在田头地角破土而出,遍地都是它们绿得鲜亮的生机勃勃的身影。带上剪刀,采一篮子新鲜嫩绿的马兰头,就可以咀嚼到春天的味道。也可以用手指甲掐,因为此时的马兰头嫩得很,能轻而易举地摘下来。

采马兰头最好在雨后初晴,那时,马兰头嫩绿的叶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青翠欲滴,它们幽幽淡淡的红茎在柔柔的春风里轻轻摇曳着,仿佛在向你招手示好。马兰头是群生植物,一旦发现就是一大片。它的适应性很广,抗寒又耐热,对土质和光照的要求都不高,唯一的特点就是喜水,只要顺着田野里的沟渠去找,一定会发现马兰头的身影。运气好的话,一个小时就可以采上满满的一篮。

把沾满春天气息的马兰头拿回家,仔细地择去老茎、杂物后洗净,就可以开始制作美食了。把水烧开,倒入马兰头焯一下,去掉涩味,捞起用凉水冷却,挤干水分,切碎加盐,淋上酱油、香醋拌匀,再浇上几滴香喷喷的小磨麻油,用洁白的蒜末点缀一下,这品相让人赏心悦目。夹一撮放入口中,那略带涩味的沁凉感让人回味无穷。较之这种凉拌,我更喜欢清炒。取几块五香豆腐干切丝或把白豆腐切成豆腐丁,把腊肉切丝,油烧热后放入姜末、蒜末爆香,再放入豆腐丁、腊肉丝翻炒,最后把沥干的马兰头倒入锅里,用铲子煸炒几下就可装盘,一白一绿,赏心悦目,举箸品尝,更是享受。也可以把马兰头和腊肉剁成馅,裹饺子、做汤圆,都是难得的美食。有陆游的诗为证:“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

明人王磐的《野菜谱》说,马兰头原名“马拦头”,田野路边丛生的马兰头会阻碍马的通行,故有民谣:“马拦头,拦路生,我为拔之容马行。”尽情生长的马兰头,可长至七八十厘米之高,所以有“拦马”之说。还有一说是其叶与兰相似而得名。

马兰头入夏开花,所开之花似菊花而色紫,所以又有“紫菊”之名,倒也贴切。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凉味辛,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难怪它会成为今人餐桌上的佳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