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家喻户晓,可是他从未登基为帝也是事实。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项羽却被写进了帝王本纪中。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1)

本纪的意义

这和人们对于"本纪"二字的理解有偏差有关。"本纪"在《史记》中国的确是有记载帝王传记之意,在《史记.索引》中对"本纪"的解释也有:"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说纪的意思是纲领法则。本纪之意,是用历代帝王的言行政绩作为纲领,再用编年的方法,来记录每个朝代的时事变迁。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2)

可是,本纪除了记载帝王的政绩外,还有记录当时时代大事的作用,并且是按照编年的形势来记叙的。而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后世史学家的认可,比如,刘知几《史通本纪》就说:"纪者旣以编年为主,唯叙天子一人。有大事可书者,则见之于年月。"可见,本纪虽然已记载天子大事为主,但是也记载当时发生的大事。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3)

项羽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项羽本纪》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让读者清楚,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兴起这段历史。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使得原本就因为秦国统一,只是暂时被压制住的六国势力纷纷重新崛起。可是,秦军大将章邯率兵开始平乱后,局势很快就被控制住了,不仅彰显了秦朝对于军队的统一调度能力,也证明了秦朝并非绝对会二世而亡。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4)

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巨鹿之战。在此战中,秦国将领章邯和王离,所采用的计谋不是逐个击破,而是希望以灭赵为诱饵,钓诸国上钩,想要一举击破直接品平定天下局面。对于诸国而言,章邯和王离只要被灭,就意味着秦国大厦将倾,无可用之兵,亡秦就指日可待。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5)

可,在章邯击杀了项梁之后,就有了楚军难成大事的想法,直接带着自己的兵马,渡过黄河,打算力破赵国。赵国的陈余作为将领,在失败后逃往巨鹿。之后章邯和王离带兵四十多万围攻巨鹿。也就发生了上文所提到的对赵国的作战计划。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6)

而当时的楚怀王,听说项梁被杀,内心本就十分恐惧,甚至直接从他坐镇的盱xū台,到彭城,将项羽和吕臣手中的兵马全部收归到自己手中,指派刘邦为砀dàng郡长、武安侯,仍旧统领砀郡的军队。同时,项羽被封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指派宋义带兵去解赵国之忧。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7)

可宋义出发后,到了今天的河南安阳,停了一个多月没有进军。此时,项羽向宋义建议:此时,如果快速带兵渡过黄河,和赵国的军队前后夹击,秦军必会被破。可是宋义不听建议,甚至在自己的营帐中,寻欢作乐。寒冷的天气让士兵逐渐承受不住。是项羽直接把宋义杀了,才平稳住事态。之后,项羽成为楚国的上将军。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8)

之后项羽带兵两万人,渡过黄河,通过偷袭章邯的粮道小有成就。然后和秦军大战九次,以一己之力将四十余万秦军消灭,将章邯打退,各国诸侯的军队很受鼓舞,士气大振,与项羽的军队一起进攻王离的军队,生擒王离,大破秦军。此战后,项羽奠定了自己在诸侯各军中的无上地位,得到诸侯的归附。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9)

而此战,直接奠定了秦朝亡国的基础,之后刘邦入关中,获降于秦王子婴也与项羽大败秦军主力有关。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还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等等,共计十八个诸侯王。此时的项羽,已经位比西周时期的帝王,因为分封之权,非天子不能有。而他自己以灭秦如此大功,以及分封诸侯的权势,入选本纪实在是顺理成章。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10)

随着刘邦的地位水涨船高,使得项羽受到重视

可之后,刘邦创建汉朝,成为一代开国之君,入选本纪是情理之中。可是,刘邦在登基为帝前,他最大的敌人不是秦朝,而是项羽。刘邦帝王之位一旦确定,也就意味着与他争霸天下的项羽政治待遇也随之提高。只有项羽的地位越高,项羽的能力越强,最后打败项羽的刘邦之能力有多高,建国时有多么艰难,才能得到最好的衬托。"你的竞争对手决定了你的高度",刘邦的政治地位,决定了项羽的政治高度。

司马迁为啥把项羽列入本纪里(为何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中的)(11)

总结

所以,在项羽实际上统治中国的十几年中,他的地位至高无上,位比至尊君王。他的权势熏天,可以有君主分封之权,诸侯对他俯首称臣。在秦末到汉朝建立的十几年间,项羽身上所发生的事迹,就是当时的天下大势所趋,他是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兴起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他的英勇,被汉朝的司马迁如此书写,虽有衬托汉朝高祖皇帝英勇之用,可也有对他的欣赏,更可见一个司马迁身为史学家的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