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水塘镇格丼村海拔1800多米的丛山之间,有三个大山洞。

上下两个溶洞犹如巨大的天桥,中洞则是一个深230米、宽115米、高近50米的洞穴。

在这座洞穴里,住着22户苗族人家共98口人。由于长期穴居山洞,外界称他们为“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

1、世外桃源般的穴居生活

这一“穴居部落”,是紫云县水塘镇格丼的村民小组,被称为中洞组。

中洞组村民属苗族中的岩山苗,由吴、王、罗、梁4个姓氏组成。

他们一家挨一家分居在洞身前的两边,户与户之间用结实的竹篱笆隔开,河姆渡出土的1600多年前的干栏式建筑,就在这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1)

长期闭塞的生活,使得这里的人们淳朴而简单。洞人大多自己纺纱织布自做衣服与头帕,妇女们的服饰上没有华丽的图案,只有一大一小两道花边,简洁明快,也不佩戴银饰。

也许是因为汉话说得不流利,抑或是不习惯跟生人交流,她们不怎么说话,只默默地做着手头的事,要是有人问话,也只是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轻声笑笑。

而在婚俗上,这里保留了周朝的“纳彩、问名、纳言、请期、迎亲”六礼,媳妇有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相互通婚的。

是什么吸引了山洞里居住的人家,长期居住的苗民淡淡地说:“习惯”。

而从山外嫁进来的杨五妹说:“我们苗族在选择对象时,不会看你的金钱和地位,也不会在乎你家住哪里,只要你唱的山歌打动了我,情投意合就行了。”

五妹回忆,当年谈恋爱时,和丈夫唱了两天两夜的山歌,被打动后就嫁到了中洞,日子艰辛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2)

洞中若有人过世,通常会有鬼师到来,唱着《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送葬。

可以说,从出生到结婚到死亡,他们全都在洞里完成。

而与洞结缘,还要从当年的混乱说起。

“我小时候住在下洞,5岁时和父母一起搬来这里,一住就是64年。”

据这里的老人介绍,一百年前下洞土匪横行,村里经常有少女莫名失踪,而且每到刮风下雨,家里就没法住人。

于是便搬到中洞,既为避灾,也为找个更好的栖息地。

虽然不再风吹日晒,但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典型地区,土地十分贫瘠。

苗家人再勤劳,也只能在山坡石缝里,掏出57亩旱地,种些玉米、红薯、土豆和白菜,充作一年的粮食,而平日所需的饮水来自洞顶滴水。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3)

过去的50多年,他们一直就这样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

农闲时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晚上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聊家长里短,小孩子跳皮筋、捉迷藏。

地上有鸡鸭觅食,屋檐下有放养的小蜜蜂飞舞;窗棂上挂着收获的玉米、小米。

2、穴居部落的播火姑娘

中洞生活节奏看上去舒缓且悠闲,但不可回避的现实却是:他们家中尽是粗陋的家具和简单的陈设,最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只大水缸、一口大铁锅还有两担桶。

加之人均年收入仅200元,一年的庄稼只够吃几个月,剩下的时间全是玉米饭,而全家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裳。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4)

在山洞里居住了多久?这个问题,或许他们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只是笑一笑:“总有好些年了吧。”

很多年以来,中洞苗家人都是在这近乎与世隔绝的洞穴里,过着外人难以理解的清贫却满足的生活。

2002年王启刚来到洞里教书,他发现当时乡亲们算账还靠数玉米粒,出去打工的老乡多半不识字,连车也不敢坐,到任何地方都靠走路。要寄钱回来,还得让别人帮忙。挑一担水要花两个小时,下一回山要花上一天时间。

落后现状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当时我就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

2003年山洞小学迎来了一批新人教师。同年9月,河南姑娘王东灵跟单位请了长假,固执地要去中洞苗寨支教,代价是工资停发,每月还要向单位补交20元的社会统筹金。

一星期后,王东灵取出全部积蓄,又向同学借了些钱,带上几件衣服和课本,乘火车从西安经成都赶赴贵阳。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5)

临走前,她写了一封信交给侄子,并让他牢记:“姑姑电话联系你后,才能把信交给家里人。”

弯弯曲曲的山路,重重叠叠的大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9月2日,王东灵终于到达紫云县。

当天,王东灵与家里通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母亲,得知失踪多日的女儿正在千里之外的贵州,哭得稀里哗啦,一个劲儿地劝她立即回家,但王东灵没有答应。

而她在中洞苗寨支教,一待就是3年。初到这里时,贫穷令王东灵吃惊,可又在她的意料之中。

过惯了城市的生活,刚开始确实是苦不堪言。

洗澡变得非常奢侈,饮用水要到山下去挑,一趟来回就得两三个小时。家里没有一件家用电器,因为连电都没有通。

而进入“中洞小学”,操场、教室只能用简陋形容,更夸张的是课桌是玉米杆捆扎成的垛子。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6)

中洞居民在舀取石缝中渗出的水

王东灵百感交融:“这里既是神奇的,也是令人无限感慨的。孩子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电灯、电脑,只在书上看见过大象、老虎、狮子,但都不相信那是真的。公共汽车、立交桥、轮船……更是闻所未闻。”

但在王东灵的带领下,孩子们了解到了外面不同的世界,洞里每日讨论得叽叽喳喳,也多了几分生机。

来到这里后,王东灵变得“入乡随俗”起来,她很少打扮,洗脸都是呼几下水就完事了,一心全扑在孩子们的教育上。

当年年底,洞里还来了一位叫胡兰克.博得的美国老先生。

他见到王东灵后受到触动,开始每月给中洞学校的教师资助400元,每年圣诞节给洞里的每户人家资助800元,让他们买牛羊鸡等畜类养殖,甚至还阔手出资10万元架通了从山下到中洞的通电线路。

老先生拉着她的手说:“你的手冻得冰凉,可你的心却炙热。”

支教的时间里,她与中洞村民结下了深厚感情,而她不要工资,不要报酬,自愿在这里义务支教,被称赞为“穴居部落的播火者”。

3、通电改变生活

在王灵东为中洞苗寨带来文明之火时,紫云供电局也为中洞带来了现代文明之电。

2003年在胡兰克.博得的帮助下中洞组架通线路,而紫云供电局免费为村民安装了一台30千伏的变压电器,当时供电局十几名员工和村民一起,爬了两公里山路才送到位。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7)

为保障中洞组村民的安全平稳用电,紫云供电局做了很多工作。

2004年7月暑假前夕,王东灵出了意外。

王东灵想在暑假离别之际,给学生购买些纪念品,同时也带着孩子出门看看。

7月11日一大早,她带着7个班的孩子到距中洞10余公里的宗地乡赶集,谁想,在下午两点回家的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她和十几个孩子全都死里逃生,但王东灵骨盆严重骨折。

这一次重伤,让王东灵在病榻上煎熬了好几个月。

9月4日,左腿打着牵引躺在病床上的王东灵十分惦念洞里的孩子,在听到新学期已经开学,学生们也比上学期有了增加时,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王东灵出院时,中洞村民以最高礼仪来欢迎王东灵“回家”,用“滑竿”一步一步将她担进中洞。

2005年,当地政府为了改善中洞居民的生活,鼓励他们走出洞穴,特意在洞穴外的山坳里大兴土木,新盖了21套砖石平房。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面对政府的善举恩惠,习惯了穴居生活的住户并不领情感恩,更是用种种借口,最终拒绝搬出洞穴。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8)

甚至有几户人家碍于情面搬进了新居,但没过几天,又偷偷地搬回了洞穴。

在中洞与洞外新建建筑之间,显然当地居民选择前者,这似乎不关乎便捷、不关乎经济、不关乎利益,而仅仅简单的关乎情感。

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这里逐渐被曝光给外界,洞中人们的宁静生活不得不被打破:一拨又一拨的扶贫志愿者、慈善爱心人士、媒体记者和猎奇者走进了这里。

2008年冰灾,通往中洞的10千伏水中线打扰支线被冰压断。

水塘供电所的岑勇回忆说,当时听到村民在电话里焦急地讲述全洞都已停电,家里又黑又冷时,十分着急,最后连抄表班的人员也加入到抢修队伍。

“整整三天,我们吃、住都在现场。路上全是‘桐油凝’,走都走不稳,山上又冷,也不好歇。但是看到通电后洞里人由衷地笑,就觉得都值了。”抄表员回忆道。

在一线人员的奉献中,中洞从此稳定地供上了电。

村民们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用上了磨面机,看上了电视,还办起了养殖业。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9)

原计划2019年整体搬迁的“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截至7月,只有3户人口头同意。

12年前去往其他地方支教的王东灵,也在这一年“重回”中洞苗寨。

没想到这里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修通了从公路到洞穴的两公里羊肠小道,铺上了石梯;那些从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报道的游客,三三两两来到洞里;还有了4g网。

“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王东灵坐在山上望着前方若有所思道。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10)

王启国一家是洞穴里生活条件最好、观念最超前的一户。

他花了近两万元,在洞口盖了座两层高的木楼,里面放了8张客床,办起了洞内第一家旅馆。

王启国家的客厅可以看到电视、VCD 、冰柜和电磁炉,现在家里养了二十只羊和5头猪。王启国说,“年收入3万没问题”。

“猪草可用电来剁,磨面自有电来磨,坐在家中观千里,洞里人家幸福多”。“穴居部落”仍在“穴居”,但他们的生活方式早已慢慢改变。

村民王恒的媳妇是外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她也想出去闯一闯。

王恒说,现在洞里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去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

比如村里的王凤清大儿子就到外地学了技术,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裁缝店,小女儿在山西读书,毕业后留在了那里,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尽管当地政府已经不再打算把他们迁出来住了,但现代社会的理念,正主动让洞中的人们走了出来,可谓是时过境迁。

2022年,如今中洞苗寨成为了贵州小众旅游景点,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到此参观。

而中洞所在紫云镇,已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旅游、农业、林业、文化等等产业。

如今可以见到特色民宿酒店、农家乐、休闲山庄、休闲景观亭、旅游厕所等等项目。

贵州苗族原始部落(贵州苗寨部落22户)(11)

紫云红芯红薯、茶叶、金银花、冰脆李、宗地花猪、蓝莓等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的无公害绿色产品,也已从这里远销国内外。

心灵手巧的苗族同胞还利用山间作物,发展起了独特的蜡染技艺。

深山之中,家家户户都种植着大片的蓝靛草,这是一种用来制作传统靛青染料的作物的原料,苗族同胞就是利用它来制作漂亮的蜡染。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虽然现在的紫云镇连带中洞苗寨融入了一些商业元素,但冲突感似乎没有那么明显了。

参考文献:

[1]王磊.中洞苗寨最后的“穴居部落”风景名胜

[2]向永志《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的教师们》

[3]韦倩《紫气东来,云蒸霞蔚——紫云自治县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纪实当代贵州》2020

[4]《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封面新闻

[5]《探秘貴州穴居苗族:亞洲現存惟一"穴居部落"》北京青年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