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1)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4月1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村。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校刊编辑部做编辑工作,后转入哲学教研室从事教学。1989年3月26日下午,在山海关至龙家营火车站之间铁轨边发现其尸体。

海子生前(主要是从1984年-1989年3月间)曾创作了近20万字的诗歌文论。1989年1月13日,海子赋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65天后的1989年3月26日,他真的走了。“周游世界”去了!

海子走时,留给世界一部诗歌,一个谜。他的诗歌“春暖花开”,不仅得了诗歌的桂冠,获得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还开遍了大学中学校园,绽放于广大诗歌青年的心头。关于他的“谜语”虽是封于冷宫,但也让人梦绕魂牵。关于“海子之死”的谜语,冷峻地挑战着法学的智慧,残酷地展示着现代证据理论的难题与困境。

关于海子死亡问题谜区

我爱你身世之谜,除你之外

我没有其他的谜

——海子 《太阳·七部书》

海子之死既是一个案件,又是一个谜。

从法律的角度看,海子之死属于非正常死亡。因此,可能涉及关于自杀他杀及其原因的刑事侦査、司法鉴定、案件审理等一系列问题。

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2)

但是,由于海子死亡后司法部门没有正式立案,它就转化为一个广义破案和广义证明问题:“海子死亡问题的谜语”一一简称“海子之谜”,这是指与海子死亡及其原因相关的问题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它是由一系列的“猜猜看”构成的谜区:

1.自杀之谜:海子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海子是自杀,自杀方式、时间地点如何?自杀原因如何?

2.他杀之谜:如果是他杀,谁是凶手?杀人方式、时间、地点如何?杀人动机何在?

3.谜中之谜:如果不是他杀,为何设“他杀之谜”?被控他杀者为何不解谜?

4.连环之谜:后续诗人群体性死亡是否与海子死亡相关?

其他从属性谜语包括:

5.遗书之谜:海子“遗书”与“遗言”为何相?

注:海子生前留下五份正式遗书控诉他可能被人“谋杀”。但是其遗言又称:“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该遗言(第六份遗书)真伪也是一个谜。

6.精神分裂之谜:海子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的疾病?

7.特异功能之谜:世界上是否存在特异功能?被控“凶手”是否具有特异功能且具有意念杀人的功力?被控“凶手”是否具有杀人动机且实施了杀人行为?

8.海子学气功之谜:如果海子真是练气功“走火入魔”,那么他学哪一门派的气功?海子的气功师傅是谁?海子的功力达到了什么程度?

9.需特别排除之谜:神杀、命杀、规杀、情杀之谜如何排除?不要以为设问者“迷信”“,这个问题可是海子自己提出的挑战——“海子四谜”之一就是:“你知道我的诞辰、我的一生、我的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命。”

10.“致命情人”之谜如果假设海子殉情,那么他的“致命情人”是谁?不要以为设问者“刻薄残忍”,这个问题也涉及海子自己提出的挑战——“海子四谜”之一就是:“你知道我的爱情,但不知道我的女人。”

......

14.橘子之谜:海子自杀时身边放的橘子有什么隐情?是否真有那只引起无限猜想的橘子?

......

18海子是中国的普希金吗?海子称:“我和普希金一前一后”,这是什意思?

19.如何解读“海子画”?

......

21.神秘日期之谜:海子诗歌中明确标明的几个年份和日子具有什么样的证据学意义?它们分别是:1982年;1985年;1988年及1988年11月21日。

海子之死可以说是从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校至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后10年间的“政法第一案”,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朦胧诗人从兴到衰的系列死亡的“诗界第一案”。

可是,迄今为止,与海子死亡相关的问题,除了海子已死和在山海关龙家营火车站附近发现他的尸体这两点较为确定外,其他似乎都不确定。

青年诗人谜语,

海子死亡谜区。

奇异吸引子,

不确定路径。

无序中隐藏着有序,

有序造成更加无序。

一切都不确定。

谜语确定无疑。

——玄武子

“生机和活力”与诗歌绝命书

1989年1月13日,海子写下了被世人认为充满“积极、昂扬的情感”、“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明丽的画,空灵的心”的诗歌,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不少人都以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世俗享乐主义的喜庆作品。这首诗被选入高中课本第一课,激发了并不十分富裕且又身处平淡无奇坏境中的陌生中学教师的浪漫主义情怀,打开了未涉世青年的心扉。

各行各业的青少年,甚至中年朋友也满世界地叨叨:“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么,是否可以以此为证,将海子定义为一个乐观主义的“享乐主义”的诗人呢?

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3)

海子墓

可是,更换一种完型方式凝视这首诗,你会发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竟然是海子的诗歌绝命书。海子在诗中明确地告诉人们他的幸福不是在“尘世”,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明天。

那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是他所想象的肉体在明天的最后归属一一坟墓;而他的精神则是“周游世界”去了。

这个在尘世间并不从事“喂马,劈柴”这样的世俗事务,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没有多少幸福的人,终于“从明天起”,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且毫不自私地“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毫无保留地“告诉每一个人”关于他所得到的那仅有的、唯一的“幸福的闪电”一死亡之光。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死亡的达观态度。中国乡土社会在办理一个人正常死亡人的丧事时,会像办理娶媳妇喜事一样,通称其为“红白喜事”。当那“幸福的闪电”撕裂海子“空空如也”的皮囊时他大“喜”了。他预知了那“幸福”,也预告了那“幸福”。

最后,海子将逝,其诗尤善。他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他要为陌生人祝福,愿他们“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他们“在尘世获得幸福”。那不仅因为海子的善良,更因为他在“尘世”前程灰暗,有“情人”不成“眷属”,也不曾“在尘世获得幸福”。大慈大悲。大悲大慈。

海子安息吧!那些与海子异路的“陌生人”,他们在尘世中获得的“幸福”是如此的奢侈,以至于不想再有任何其他奢望去体验那“幸福的闪电”,他们不愿享受那“大喜”的幸福。他们于方百计地要逃避的,就是那“大喜”的日子。阴阳两界,评价各异:

活着长寿是福。

死亡永恒是福。

死者的福,活人的罪。

死者解脱,活人流泪。

活着不幸,

渴望“幸福闪电”。

幸福闪电如愿,

生不如死。

好死不如赖活。

赖活不如好死。

各说各话,

各有各福。

——玄武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既是海子的生死观,也是海子遗书之外的死亡绝命书的绝好证据。

海子死亡被认为是一个客观确定性事件。海子死亡经其生前工作单位保卫部门和教研室专人到事发现场一一山海关龙家营火车站附近现场确认,可能性空间近乎等于事实。可是,海子案件特有神秘色彩使其死亡的原因的可能性空间近乎无限大。证明空间及其证据更加显得不确定。

迄今为止,关于海子死亡及其原因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不仅都没有确定性的答案,而且对问题的回答展现出极大的可能性空间,甚至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End.

本文选摘自《大诗论》所收录《特稿:海子之死的证据学谜区(节选)》一文,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熊继宁。删减较多,更多内容请查阅原著

《大诗论》

张清华 主编

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4)

本书所选诗歌批评,代表了2014-2015年间中国诗歌评论界的水平,集中展示了近两年来,诗歌理论界和评论界在诗歌审美和批评视域的追求与探索,同时也借诗评家之手为读者集中展览了当代诗坛新老诗人的诗作,除了成名日久的海子、张枣、西川等,还为我们介绍了近几年的后起之秀如余秀华、叶斐儿、“我们”诗群等,读者可以阅读诗评,赏析诗作,比附思想,也可以从中学习些作诗作文的手法,一卷在手,多所得益。

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5)

诗人普希金之死(气功橘子普希金)(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