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冲浪时,无意间刷到一条话题:管教孩子狼性好,还是佛性好?

华为怎样打破困局(我可不是这么教你)(1)

吓得我一个激灵,不禁露出Jony J老师同款震惊脸:我的天呐,狼性文化已经从企业文化渗透到家庭教育了吗??

华为怎样打破困局(我可不是这么教你)(2)

不少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常常会强调“动物性”的一面,某咨询公司曾发布过一份《中国企业长青文化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依据受访企业的的公司氛围、领导人、管理重心、价值取向等四方面的文化特征,类比动物界生灵的运动特性,总结出了四种企业“动物图腾文化”:象文化、狼文化、鹰文化、羚羊文化。

当然,这几种文化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狼文化”,也是在跑偏的路上最渐行渐远的一种。关于狼性文化的出处已经无从考究,有人认为因为十几年前的畅销书《狼图腾》,狼性文化才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不过大多数人了解到“狼性管理”还是因为华为,但对“狼性文化”的真正含义,却是一知半解。

你真的理解华为“狼性文化”吗?

正确认识狼性文化,还得从华为“女皇”孙亚芳说起。

许多人都以为“狼性文化”是任正非提出的,但最早在华为提出“狼文化”的,其实是前董事长孙亚芳。

1996年,孙亚芳建立了“华为营销管理体系”,也就是后来人尽皆知的华为狼性管理。但准确来说,这套体系更多的是针对一线营销人员的培训体系。

在狼群中,生存是最高纲领。企业也是如此,在残酷恶劣的商业竞争中,为了活下去,每一匹狼都必须竭尽全力。这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呆在舒适区里混日子,一切只看结果,作为企业的一员,既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心,不惧挑战的气魄,还要具备达成目标的实力。

任正非曾说,所谓狼性,就是要有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和群体奋斗的决心,强烈的目标导向,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那么狼性管理究竟是好是坏,从华为的实践成果来看,似乎是可取的。

孙亚芳提出的狼性管理体系,为华为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攻击性”十足的“营销铁军”,为华为走上国际舞台立下汗马功劳。

但无论从孙亚芳提出“狼性管理体系”的动机,还是任老对“狼性文化”的解读来看,狼性文化,强调更多的是员工直面困难,无惧挑战的秉性、团结一心,相互合作的队伍凝聚力;资源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对个人技能的不断提升和打磨,做到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才是狼性文化的本质。

然而一些企业却把狼性文化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了: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不仅制定各种匪夷所思的奇葩制度压榨员工,甚至提出各种毫无人性的要求践踏员工的尊严,实在可笑又可悲。

你的“狼性文化”,实际上是人性的扭曲

华为“狼性管理”的成功,给广大企业带了个好头,华为的管理模式,引来诸多企业争相学习效仿,市面上关于狼性管理的培训课程也五花八门。

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学到华为的精髓,更有甚者,只不过看了两本快餐书,听过几场演讲,就认为自己对“狼性文化”了解得相当透彻,结果实施到员工身上,就变成了“口号狗爬扇耳光”,还时常做出让人刷新三观的“骚操作”。

还记得火遍全网的“员工互扇耳光视频”,视频中身穿制服的员工面对面互扇耳光,不知道还以为哪家夜总会在打群架,老板说这样做是为了互相激励。

那我只想问一句,您跟这位女士到底有什么关系?

华为怎样打破困局(我可不是这么教你)(3)

如果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就会发现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某企业为了培养员工的“狼性”,让没完成业绩的女员工跪在地上互扇耳光,谁扇得越响,谁就更有“狼性”,大屏幕上四个大字“狼性团队”看起来尤为刺眼。

合着员工“狼性”看的不是工作能力,也无关业绩,而是看谁最“能打”,那直接去黑帮招人岂不是更有效率?

除了扇耳光,学狗爬,还有大喊“我是垃圾”,甚至喝马桶水......企业这些践踏人权的操作,每一次曝光都能震碎人的三观。

实施这些奇葩制度的企业,大多都会打着“狼性文化”的旗号,美其名曰磨练员工的抗压能力,实际上则是为了满足老板自己的恶趣味。

狼性管理虽然十分严格,但起码每一名员工都该受到足够的尊重,同时大多也能得到与自己的劳动相匹配的报酬。

员工上下一心,专心在自己的岗位上耕耘,这种企业文化才是积极健康的,而不是老板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把员工的尊严狠狠摔在地上,再踩个粉碎,完全与狼性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不叫“狼性文化”,而是在企业埋下了一颗地雷,“侮辱性制度”不仅不会激励员工,反而会在员工的心里埋下恨意的种子,早晚有一天企业本身也会遭到反噬。

别家的“狼性”叫训练,你的“狼性”叫驯化

某些企业老板总认为,“狼性文化”的奥义,就是通过高强度的工作量,强压力的业绩要求以及无底线地给员工打鸡血,从而把员工逼成只会干活的工作机器。殊不知,一味地打压、控制员工,锻炼出的根本不是“狼”,而是被驯化的“狗”。

“人神共奋”曾写过一句话:驯化的本质是“奴役”,真正的“奴役”是精神奴役,所以羞耻感作为“高级动物”的特权,是“驯化动物”们一定要被剥夺的。

那我们再回头看看前文提到的企业“骚操作”,何尝不是对员工“耻辱感"的剥夺?

不少公司推崇的“狼性文化”,实际上都只是对华为的拙劣模仿,把无休止的加班、高得离谱的考核标准简单粗暴地压在员工身上,最后把员工逼得精疲力尽。长此以往,最后不仅员工自己饱受摧残,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毁掉公司。

每年都有无数公司倒闭,其中不乏推崇“狼性文化”的企业。当然企业倒闭的诱因十分复杂,今天主要讲讲管理和企业文化问题。

关于企业文化,知友@一起财富吧 是这样解读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商业组织,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而不是要求出来的,这个文化要基于成员的共识,才有意义。

想塑造一种文化,首先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彻底地践行,成为员工的榜样,并带给员工利益,向他们证明你所提倡的东西是对的,这样员工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你。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没有得到员工认同的“狼性文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求求各位老板,别再整天把“狼性文化”挂在嘴边了,咱先好好做个人行吗?

“狼性”企业到底值不值得去?

“狼性文化”发展到今天,产生了许多“奇行种”,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虽然内心是拒绝的,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企业“狼性文化”正越来越有常态化的趋势,员工如果不把自己变成一匹狼,在职场将会寸步难行。996、KPI、熬夜、猝死,每一条都让社畜瑟瑟发抖。

华为怎样打破困局(我可不是这么教你)(4)

那么,推崇“狼性文化”的企业到底值不值得去?

首先,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存在即合理,不是所有“狼性文化”的公司都不靠谱,我们也无需“谈狼色变”,但可以从以下几点综合考量。

网上有个很流行的段子,不同月薪的员工对老板的态度是:

月薪100万,公司就是我活着的意义;

月薪10万:我不需要下班;

月薪5000:老板脑子有坑;

月薪1000:老板,我是你爹。

虽说是调侃,倒也揭示了“狼文化”的一个核心:员工干干脆脆把活干了,老板也痛痛快快把钱分了,大家都开心。比如腾讯,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腾讯员工加起班来也是不要命的,但人家能发100个月年终奖,你的公司上个月绩效奖金发了么?

除了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考量一家公司,还需要看领导,领导是不是足够牛逼,跟着领导是不是有机会“搞点名堂”,如果领导无能,只会空口说大话,那么给员工灌再多鸡汤也白搭。

最后,再看看企业氛围,其他员工对企业是认同居多,还是抱怨居多。如果你发现周围的同事,经常一边干活一边骂娘,那么我真诚地劝你,早点走。

————

狼性文化,靠的不是喊两句口号,在办公室贴几张大字报就可以了,更不是把员工当“狗”,榨取员工的血汗,逼员工玩命工作。

想让员工”狼性“,首先得学会尊重员工的想法,并且与员工共享胜利的果实,大家一起,以最强的斗志,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1] 谁说女子不如男?华为背后的狼性文化就出自她,陈轩

[2] 为什么很多公司学习狼性文化自己却倒闭了?一起财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