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不是跟姓潘的有过节,在《水浒传》里四个有外遇的女人当中,姓潘的竟有两个,一个是至今仍与“狐狸精”齐名的潘金莲,一个则是潘巧云。潘金莲与西门大官人谋杀亲夫,于情于理都该死,可是潘巧云除了给杨雄讨来一顶绿帽子之外,似乎并没有非杀不可的罪责,起码不应该死得那么惨,被亲夫杨雄开膛破肚后,还把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喂鸟兽,杨雄此举与死变态似乎没什么区别。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1)

潘巧云不贤,杨雄完全可以按照《户婚律》中的“七出”,一直休书把潘巧云休掉(七出: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窃盗,妒忌,恶疾”,实在没有必要将一个如花似玉的妇人开膛破肚。如若仔细推敲,潘巧云之死的始作俑者是石秀。

潘巧云的名字很好,书中写她生于七月七日,她那位当屠夫的爹给她取的这么一个好听的名字。在嫁给杨雄之前,潘巧云曾嫁给过一个王押司,可惜这个王押司是个短命鬼,结婚没多久就一命呜呼。潘巧云不愿意守寡,于是嫁给了杨雄。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2)

具体王押司的死跟潘巧云有没有干系,书中没说,但却说了潘巧云在嫁给王押司之前,已经跟那个俗名裴如海的和尚有来往。这个贼秃没出家之前,家里很是富有,他比潘巧云大两岁,并且认了潘巧云的爹当义父。后来裴如海在报恩寺出了家,仍与潘巧云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他以出家人的身份为掩护,就在报恩寺的小阁楼里,与潘巧云行云布雨,干下伤风败俗的事情。

潘巧云实则对杨雄并没有太多好感,杨雄这人不解风情,整天哭丧着脸,跟别人欠他钱似的,一个月有二十多天睡在工作的地方,纵使回了家,也不懂得关爱枕边人,这无疑给了隔壁老王充足的机会。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3)

趁着杨雄不在家的日子,海和尚把杨雄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这件事情让好管闲事的石秀知道后,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义兄杨雄,结果杨雄喝醉酒后大骂潘巧云,让潘巧云倒打一耙,诬陷石秀对嫂子无礼。

杨雄还真是个二百五,竟然信了这个女人的话,跟义弟反目成仇。石秀自然不能吃这个哑巴亏,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石秀杀了报晓的道人以及海和尚,还以二人的衣服为凭证,澄清了自己的冤屈。尽管杨雄已经信了石秀,但石秀仍要跟潘巧云对质,其目的是要借杨雄之手杀了这个女人。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4)

实则杨雄根本没有必要让石秀跟潘巧云对质,潘巧云已经犯了“七出”的罪,只需一张纸再写几个字休了潘巧云即可。但在石秀的坚持下,杨雄将妻子巧云和婢女迎儿骗到山上的松树林中。在石秀的言语相激之下,杨雄这个头戴绿帽的二百五发了疯,把迎儿劈成两段不说,还把结发之妻给开膛破肚,更是把心肝五脏掏出挂在松树枝上,杨雄还真是心狠毒辣哦。

杨雄杀了人,看了血淋淋的尸体,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后路全给堵死了,杀人是要偿命的,怎么办?这时候石秀的真面目露了出来,马上说了一个好去处——梁山。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5)

在此之前,石秀从来没说过梁山二字,这时候脱口而出,显然是早已经计划好的,为的就是要断了杨雄的后路,陪他一起上山入伙。其实杨雄此时并不知道,在此之前,石秀见过戴宗和杨林,并提出上山入伙的事情,只是傻帽杨雄一直都不知情罢了。

和尚被杀潘巧云哭了(却偏偏惨死的女人)(6)

而石秀从来没有把自己见过戴宗和杨林的事情告诉义兄杨雄,他深知这位义兄有安稳的日子过着,无论如何也不会跟他上山为寇,正好借着潘巧云为引子,一步步引诱杨雄走上杀妻之路。本来大可不必死的潘巧云,就这么着成了兄弟义气的牺牲品,心肝五脏还被挂在松树上,怎一个惨字了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