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南

要说最有神话感的花卉,曼珠沙华首当其冲,它在神话中盛开在黄泉路边,灿烂如火,引导亡灵的归途。

相传一位仙子与男仙相恋,被天神责罚,将它们变为一株曼珠沙华,虽然同在一起,但因为曼珠沙华花开不见叶,叶出不见花,他们永远不能相见。(真是残忍的天神啊)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

关于曼珠沙华的版本非常多,大部分都是关于凄美至死的爱情故事,很多影视作品也常用曼珠沙华表达凄美的爱情。

很多痴心的女子甚至会在身上纹曼珠沙华,它们反卷的花瓣和纤细的花丝,娇弱无力又柔美万分。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2)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3)

虽然人们不断对曼珠沙华进行神化,但它其实就是一种球根植物,且耐水湿耐贫瘠耐荫,是非常好养的野生小花。

它的正常名字,叫石蒜。

今年南南就介绍几种非常常见的石蒜品种,除了我们人气大王曼珠沙华,还有忽地笑、香石蒜等常见品种,以后在公园或者路边见到它们,可别不认识呀。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4)

石蒜

# 石蒜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红色的石蒜,它就叫石蒜,也有很多的花名:彼岸花、曼珠沙华之类。

它的特点主要是:花瓣反卷得特别厉害,看起来张牙舞爪的,是最常见的一种石蒜。

是一眼就能认出来的花。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5)

石蒜

通用名:石蒜

Lycoris radiata (L'Hér.) Herb.

自然分布

产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和云南,日本也有分布,生于阴湿山坡和溪沟边的石缝处。

形态特征

鳞茎:近球形,径1-3厘米;鳞茎皮褐色或黑褐色。

叶:秋季出叶,叶狭带状,长约30cm,宽约0.5cm,顶端锐,叶面灰绿色,叶背橄榄绿色,中间淡色带明显。

花:花葶高约4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cm,宽约0.5cm;伞形花序有花4-6(7)朵,花红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背部有绿色中肋,长约3cm,宽0.5-0.7cm,强度褶皱和反卷,花被筒长约0.5cm,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片长1倍左右,花丝和柱头均为鲜红色。

果:蒴果圆柱形或者近圆形,通常聚三棱,绿色,成熟后变为黑褐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时具棱,黑色。

矮小石蒜形态上与石蒜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为二倍体2n=22,可育。

# 江苏石蒜

和曼珠沙华一起出现的,还有一种白色的彼岸花,它叫曼陀罗华。

它们两个在故事里经常一起出现,现实里这两种也确实都挺常见,只不是因为白色颜色比较淡,容易被忽视。

江苏石蒜和石蒜长得非常像,只不过整体为白色,花蕊也是白色,基部带点黄,非常好认。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6)

江苏石蒜

通用名:江苏石蒜

Lycoris houdyshelii Traub

自然分布

产于江苏和浙江,生于阴湿山坡和溪沟边的石缝处。

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直径约3cm,鳞茎皮褐色或者黑褐色。

叶:秋季出叶,叶带状,长约45cm,宽0.8-1.2cm,顶端锐,叶面灰绿色,叶背黄绿色,中间淡色带明显。

花:花葶高约5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3-4.0cm,宽约0.7cm;伞形花序有花4-6(8)朵,花白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背面有绿色中肋,长约7cm,宽约1.0cm,强度褶皱和反卷,花被筒长约1.5cm,雄蕊显著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片长1/3左右,花丝白色,柱头为红色。

果:蒴果圆柱形或者近圆形,通常聚三棱,绿色,成熟后变为黑褐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时具棱,黑色。

# 忽地笑

和石蒜长得很像,但它是黄色,明亮亮的黄色,远远的就能看到。

而且忽地笑比石蒜要长得壮一些,结实一些,杆子也更粗,它的整个花,包括花丝,都是黄色,也很好认啊。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7)

忽地笑

通用名:忽地笑

Lycoris aurea (L'Hér.) Herb.自然分布

产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生于阴湿山坡。日本及缅甸也有。

形态特征

鳞茎:卵形,直径约5厘米。

叶:秋季出叶,叶剑形,长约60cm,最宽处达2.5cm,向基部渐狭,宽约1.7cm,顶端渐尖,中间淡色带明显。

花:花茎高约6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 cm,宽约0.8cm;伞形花序有花4-8朵;花黄色;花被裂片背面具淡绿色中肋,倒披针形,长约 6厘米,宽约1厘米,强度反卷和皱缩,花被筒长1.2-1.5厘米;雄蕊略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6左右,花丝黄色;花柱上部玫瑰红色。

过:蒴果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少数,近球形,直径约0.7厘米,黑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

# 红蓝石蒜

和石蒜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的一种石蒜,它是我们的植物学家人工杂交出来的,所以颜色相当梦幻。

紫红(粉)色的花瓣顶端是蓝色渐变,且花瓣的质感在阳光下会闪光,一般只有专门培育的公园才有,野生的很少。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8)

红蓝石蒜

通用名:红蓝石蒜

Lycoris haywardii traub

自然分布

人工杂交种类,主要栽培与杭州植物圆和南京中山植物园,浙江发现野生群体,生于田间杂草中。

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直径约4cm,鳞茎皮褐色或者黑褐色。

叶:秋季出叶,叶带状,长约30cm,宽0.7-1.3cm,顶端锐,叶面灰绿色,叶背橄榄绿色,中间淡色带明显。

花:花葶高约6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cm,宽1.5cm;伞形花序有花4-6(7,9)朵,花紫红色,顶端蓝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4.5-5.5cm,宽约1.0cm,基部微褶皱,顶端中度反卷,花被筒长1.0-1.3cm,雄蕊略伸出于花被外,花丝和柱头均为红色。

果:蒴果圆柱形或者近圆形,通常聚三棱,绿色,成熟后变为黑褐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时具棱,黑色。

# 香石蒜

一款你根本不会想到它居然和曼珠沙华一家的石蒜,看到它你会觉得它就是一朵普通的石蒜花。

非常中规中矩的一种石蒜,没有开放时整体紫红色,随着开放慢慢地颜色变白色,花瓣光滑整齐。

它和红蓝石蒜有点像,但没有顶端的蓝色渐变,且开花的时候也没用叶子,用排除法就可以知道它是谁了。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9)

香石蒜

通用名:香石蒜

Lycoris incarnata Comes ex Sprenger

自然分布

产于安徽、湖北和湖南,生于阴湿山坡

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直径约3cm,鳞茎皮褐色或者黑褐色。

叶:春季出叶,叶带状,长约60cm,宽1.6-2.4cm,顶端圆钝,叶面橄榄绿色,叶背黄绿色,中间淡色带不明显。

花:花葶高约55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3.5-4.0cm,宽约1.0cm;伞形花序有花4-8朵,花蕾白色,具红色中肋,开放时紫红色,后期紫红色加深;花被裂片倒披针形,腹面有红色条纹,长约6-6.5cm,宽约1.2cm,边缘不褶皱,顶端轻度反卷,花被筒长约2.0cm,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丝紫红色,柱头为红色。

果:蒴果圆柱形或者近圆形,通常聚三棱,绿色,成熟后变为黑褐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时具棱,黑色。

短蕊石蒜

它长得和香石蒜有点像,只是它是淡黄色的。

它的花蕾是桃红色,随着膨大慢慢变淡,开放后就成了淡黄色,到后期几乎成为了白色。

不过它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雄蕊比花被短,藏在了花蕊中间,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雄蕊,可以根据颜色大约猜测它的品种。

而且石蒜的品种并不多,所以还是很好分辨的。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0)

短蕊石蒜

通用名:短蕊石蒜

Lycoris caldwellii Traub

自然分布

产于安徽、江苏和浙江,生于阴湿山坡和溪沟边的石缝处。

形态特征

鳞茎:近球形,径约4厘米;鳞茎皮褐色或黑褐色。

叶:春季出叶,叶带状,长40-60cm,宽约1.8-2.6cm,顶端圆钝,叶面橄榄绿色,叶背黄绿色,中间淡色带明显。

花:花葶高约50cm,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4cm,宽1.2-1.4cm;伞形花序有花4-6朵,花蕾桃红色,开放时乳黄色,盛花期渐变为乳白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6-8cm,宽约1.3cm,轻度褶皱和反卷,花被筒长2-3cm,雄蕊短于花被,花丝淡黄色,柱头为红色。

果:蒴果圆柱形或者近圆形,通常聚三棱,绿色,成熟后变为黑褐色,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有时具棱,黑色。

看了这么多,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来测验下吧:

01

它是什么?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1)

02

它的名字?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2)

03

它是什么?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3)

04

它是什么?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4)

05

它是什么?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5)

06

它是什么?

日本传统纹身椿花是什么(它是神话故事最多的花)(16)

你答对了几个呢?

很多人都说石蒜是不吉利的花,但植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意义均为人们赋予。它耐荫又好养,在国外很多人将它们种在树下。国外都能欣赏它们的美,作为我们的一种本土植物,我们更应该接纳它们,了解它们,而不是一味地给它们蒙上黑纱,成为流言的牺牲者。

注明:资料来源:杭州植物园、中国植物图鉴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中国植物图像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