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接种疫苗查询(本市预防接种门诊正陆续恢复)(1)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婴幼儿和儿童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

目前,本市16个区的预防接种门诊正陆续恢复常规疫苗接种服务。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在保护孩子远离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其它疾病的防控。因疫情没有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可以安排孩子疫苗的补种时间。

针对市民关于儿童常规疫苗接种工作的疑问,市疾控作重点解答。

问:为何要给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答:免疫程序的制定主要基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情况、宝宝暴露于相关疾病的风险以及母传抗体(来自母亲体内的抗体)的消失情况等。

在综合评估上述多个因素后,现行的疫苗接种程序可以让宝宝在最适当的年龄获得来自疫苗的最佳保护。及时接种疫苗,可以让孩子尽早产生针对不同疾病的免疫力。

问:部分孩子疫苗接种时间晚于程序中的推荐接种日期,是否会影响接种效果?

答:预约日期一般是基于最早接种年龄、各剂次接种间隔、门诊开诊时间情况,由接种医生建议的最早接种日期,但并不是唯一的推荐接种日期。

接种程序中所规定的推荐接种年龄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局限在某一天,或某个预约日期,而是一定的时间范围。

对于需要接种多剂次的疫苗,延长不同剂次之间的间隔,不会降低疫苗的最终保护效果;而缩短不同剂次之间的间隔,却可能干扰免疫反应,降低疫苗的保护效果,所以预防接种可以延后,但绝对不可以提前。

对于首次接种的疫苗,还是建议尽早接种,尽早产生保护。

问:哪些疫苗需要补种?

答:请查阅您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对照疫苗接种程序表,及时补种,尤其是以下情况:

免疫规划疫苗(包括替代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疫苗所预防的疾病较常见或严重。

临近限定的接种年龄范围。

问:在什么情况下,家长应暂缓为孩子预约和补种疫苗?

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2.近14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

3.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4.正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5.其他疫苗说明书或接种方案建议暂缓接种的情况。

问:如何补种?

答:接种门诊医生将根据孩子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各种疫苗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为孩子安排合适的补种计划。

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未完成全程接种时,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以及新冠疫苗(3岁及以上儿童)需要优先补种;推迟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建议及时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在满足同时接种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同时接种或使用联合疫苗,以尽快完成全程免疫。

目前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至少间隔14天。

问:疫情期间如要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答:1.家长提前关注接种门诊的动态和通知,确认是否正常开诊,了解前往门诊时是否有提供核酸报告或抗原检测报告的特殊要求。

2.查看孩子的接种证,了解待补种哪些疫苗。可查阅接种证、浏览“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科普文章、观看线上家长课堂视频等了解更多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3.对于提供预约接种服务的门诊,建议提前预约,享受“线上预约、线下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错峰接种。

4.带好接种证,配合提供必要的查验材料,主动告知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史。

5.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原则上限于1人),大人和孩子防护都要做好,与他人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尽量不让孩子触碰公共设施表面,家长不要用手接触自己和宝宝的口、鼻、眼睛等部位。

6.记得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并在接种门诊留观区留观30分钟。

作者:李晨琰

编辑:李晨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