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个典故讲的是说话的重要性。一句话说得好不好,影响到国家的兴亡,这听上去有点过分夸张的感觉。

一国之君说错一句话,的确能关系到国家命运,而对于咱们普通人而言,一句话说得好不好,虽然不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但是却也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类似的蝴蝶效应。

所以说,语言是一种艺术,而说话,是一种能力,无论是职场、官场、又或者商场,学会怎样高超地来说话,都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的课程。

清代最有名的四句诗(清代一首马屁诗)(1)

龚自珍画像

现在有很多口才训练班,书店也有很多卖说话的艺术之类的书籍,但是我觉得,真正的“会说话”,并不是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是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到好处的话。

什么样的话才算是“恰到好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但通常来说,这个“恰到好处”就是“夸人夸到恰到好处”的意思。

无论什么时候,夸人总比骂人好,所以我们的古人才有“一张好嘴养全家,一张巧嘴闯天下”的说法,学会怎样恰到好处地夸人,是学会说话的第一步。

清代最有名的四句诗(清代一首马屁诗)(2)

龚自珍画像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一切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比如语言,很多人认为觉得古人说话“之乎者也”文绉绉地晦涩难懂,现代人说大白话是一种进步,其实要我看,这种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

就拿夸人这件事来说,我一会随便举个例子吧,我敢保证,现代人用千言万语来夸一个人,也比不过古人写二十八个字夸出来的效果,不信吧?不信咱们就来听一听古人是怎样夸人的。

晚清时期有个著名的大诗人叫龚自珍,他年轻的时候入京赶考,认识了一个比他年长了十来岁的大哥,叫宋翔凤,字于庭。宋翔凤学富五为人高洁,令龚自珍非常佩服,两人非常投缘。

清代最有名的四句诗(清代一首马屁诗)(3)

龚自珍画像

考完之后,宋翔凤邀请龚自珍去他的家乡太湖游玩,第二年,龚自珍应邀前往,宋翔凤自然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了龚自珍一番。离别之后,龚自珍经常思念这位好大哥,于是写了一首诗寄给宋翔凤,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那么龚自珍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说:我来做客,你热情地招待我游历名山大川,而且你的家中藏书万卷,知识的渊博程度,简直可以在南面称王,在千万人中我很幸运认识了你,和你握了握手,至今都让我的衣袖留有书香。

清代最有名的四句诗(清代一首马屁诗)(4)

龚自珍画像

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呢,就叫《投宋于庭翔凤》。投,就是谨以此诗投递给宋翔凤,向宋翔凤致敬的意思。

龚自珍写给宋翔凤的这封信,堪称是史上最高情商的“马屁诗”,因为这首诗仅二十八个字却夸出了千言万语的效果,但龚自珍的这个马屁拍得非常恰当,毫无虚伪之感,不但让宋翔凤听了之后很是受用,而且在外人听来,他夸人的分寸也拿捏得十分到位,一点也没有谄媚做作的味道。

咱们来看一下,龚自珍第一句“游山五岳东道主”,这是感谢当年宋翔凤带他游历名山时的热情招待,同时又回忆了在宋翔凤家中看到藏书万卷的场景,也就是“拥书百城南面王”,这是用他所看到的事实来褒奖宋翔凤的学识渊博。

清代最有名的四句诗(清代一首马屁诗)(5)

龚自珍画像

接下来“万人丛中一握手”,表达了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投缘之情,最后,虽然两人的交往就像只不过握了一下手而已,但却“使我衣袖三年香”,那么这里的三年,指的是龚自珍和宋翔凤分别刚好已有三年之久。

“三年香”,虽然是夸张的写法,但却又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最关键的是,宋翔凤的学问和人品,完全担得起这样的赞美之词,可以说是龚自珍发自肺腑恰到好处地一句真心话。

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再听这首夸人的诗,尽管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却依旧有种荡气回肠之感,换成今天的文学家,恐怕写下千言万语的长篇大论,也表达不出感情如此丰富和真切的赞美之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