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庄海边漫步(漫谈俺村叫傅家庄)(1)

前几天,回到沂蒙故里。老家正在盖楼房,今年年初,村子整体拆迁,由开发商重建安置楼,路过楼盘,看到施工大门上方写着“承建付家庄社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楼项目”。

每次看到村名写作“付家庄”,心里油然而生的不是亲切感,而是想怎么才能把这个村名改过来。我们村本来叫傅家庄,如今,凡是县镇文件涉及到俺村,或村民日常填写籍贯,基本都写作“付家庄”,“傅家庄”的写法快绝迹了。

村子的得名并不复杂,数百年前,有几户姓傅的人家迁居于此,就名之曰傅家庄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姓傅的人家渐渐绝户,只在村西余留归葬之所“傅家林”,此后李、张、周等姓氏人家相继聚集于此,但“傅家庄”村名没有再变动。

笔者第一次知道村名写错了还是上大学之后,因为那时“傅家庄”和“付家庄”还经常混用,比如村碑上还是写“傅家庄”,平时书写则多用“付家庄”。有一次上课,知名语言学专家余志鸿教授谈起简化字的问题,笔者就向他请教我们村名并用的现象,他说:姓名和地名一定是用“傅”,“付”是新中国成立后不成功的简化字。

这背后牵扯到一段复杂的汉字简化历史。为扫除文盲,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汉字简化方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文字简化改革,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个笔画减省到10.3个笔画。这次文字改革很成功,消除了一些异体字,构造较为合理,学习和书写方便很多,这就是今天使用的简化字。

但这次汉字改革也留下一些遗憾,有些该简的字简化得不彻底。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加快文字改革步伐,次日开始使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中的248个简化字。当时,第一次简化的汉字人们已经掌握,汉字使用刚刚进入平稳期,第二次简化字推出之后,造成一些混乱,而且这次的简化字本身存在缺陷,比如:大量的同音替代,大量去掉义符,其中就包括用“付”代替“傅”和“副”,所以从那时起,“傅家庄”就变成“付家庄”了;有些字改得幅度很大,比如,“接壤”的“壤”改成“圵”。

第二次简化的汉字,叫作“二简字”,鉴于各种文字乱象,1986年2月25日,相关部门提出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请示,1986年6月24日,“二简字”被废除。“二简字”被废除了,但痕迹不能全消,尤其是在姓氏上的影响很大,导致一些人“改了姓”。余志鸿教授当时课上解说:在姓氏上,除了“付”代替“傅”,还有“闫”代替“阎”、“肖”代替“萧”、“代”代替“戴”、“占”代替“詹”等等。

汉字是象形字,很多开始是一幅画,写法比较复杂,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变为隶书、楷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但回溯来看,汉字简化需要一些特殊的时机,比如,国家从动荡分裂走向统一的时刻,往往是语言文字改革的良机,秦朝“书同文”改革比较成功,就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时,很多人不识字,这既是文字改革的动因,也是文字改革容易成功的条件。正如语言学家周有光回忆说:“新中国成立了,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当时80%的人都是文盲。这样去建设新中国不是开玩笑吗?”第一批简化字之后,据有关方面统计,简化字比非简化字扫盲效率高20%左右。文字一旦被大多数人掌握之后,立即进入定型状态,汉字继续简化的必要性大大降低,出现新字反而会增加学习的成本与生活的不便,而且汉字的特点使得它不能过于简化,因此“二简字”难以推行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如此,我们在生活中还是会偶尔碰到“二简字”。今年1月18日,山东栖霞金矿发生事故,有一个被困旷工通过供给绳送上来一个手写纸条:“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这张纸条为最终11人获救提供了重要信息,其中很多人注意到,矿工把“停”写作“仃”,显然这是一个“二简字”,有人以此推测出矿工的大概年龄。

我们村“傅家庄”长期被写作“付家庄”,是“二简字”遗留的又一个证明。笔者个人观察忖度,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是“付”确实比“傅”的写法简单,如果能够达意,避繁就简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的书写选择;二是沂蒙山相对闭塞和偏僻,“二简字”取消了,很多村民并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也并不在乎,“付”继续使用;三是傅姓本地没有后人,自己的姓被改了,也没人去纠正;四是“付”毕竟不是一个新造的字,而是汉字中本来就有,比如“付出”“付费”等等,这就给它继续使用创造了条件。

傅家庄海边漫步(漫谈俺村叫傅家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