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知识讲解(古玩各级别术语)(1)

猜术语定级别,看看您属于哪个级别的玩家?纯属娱乐,顺便了解些行话!

菜鸟级术语:

1.新货(瞎货)--指的是假古玩,现代仿造品。

2.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3.开门--指某一件东西毫无疑问是真"货"。

4.打眼--上当,买到假货。

5.开眼--见到真货,长见识。

6.掌眼--请某人给鉴别东西。

7.包浆--指古玩表面的一层氧化物,温润似玉,也叫"豆腐皮儿"(相当形象)。

8.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出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皮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这里强调一下皮壳包浆的差异,好多人光知道名词,不了解实际,包浆你经常盘玩的宝贝都会形成,但皮壳一定有历史的积淀,无长久的年份而不可得。】

9.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

10.拣漏--就是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东西。

11.到代--收藏品年份好,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或“够年份”。

12.贼光--新货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13.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14.卖相--指古玩不真或级别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15.灰皮--古玉表面形成的白色沁、附着物,称为灰皮。

16.马蹄纹(风化纹、指甲纹)--老玛瑙表面磨损磕碰形成的纹理,类似马蹄形。

17.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古玩知识讲解(古玩各级别术语)(2)

老鸟级术语:

1.有一眼--就是粗看不错,还拿捏不准,需仔细辨别。

2.生坑--指刚刚出土的钱币,一般锈色鲜美,现在概念扩展了其他材质古物同理。

3.熟坑--指出土时间甚长的钱币,一般已熟透了,包浆与锈色相混,腐迹类铁钱.也叫"老生坑"。

4.开窗--古玉外表有一部分没有沁的部分,能看到本色,叫开窗。

5.老仿—古时的仿旧叫“旧仿”,例如,清仿明,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6.脏眼睛--看到仿品、假货。

7.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枪打又叫“一脚踢”。

8.石头帮--做玉器生意的一伙人。

9.荒货--是指专门走街串巷,下农村,到处拾荒收购来的古玩。这部分荒货是古玩市场的主流。但鱼目混珠,真假掺半。

10.鬼货--专门指盗墓人,挖掘盗窃古墓得来的古文物。

11.贼货--是指由文物部门或私人手中偷来的古玩。

12.水货--是指由国外走私进来的古玩。

13.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14.拉纤(跑道儿)--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

15.玻璃光--古玉例如战国玉璧表面打磨工艺细致,光感像玻璃感觉一样。

古玩知识讲解(古玩各级别术语)(3)

神鸟级术语:

1.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有镇店之宝的藏品。

2.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

3.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4.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5.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6.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7.铲地皮(一线)--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

8.爬山头--把损坏的古玩修补好。

9.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10.叫盘子--开价。

11.提盘子--要幌价。

12.削盘子--向下还价。

13.双圆--古铜镜。

14.宝鸭--香炉。

15.青描--山水画。

16.活拿--一名古玩商人从另一古玩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17.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

18.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19.打一--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叫“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