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极地搜】

Hi:拒绝摘录,版权归作者,如有雷同侵权,务必联系删除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

前言

未曾,三位草根明星集中上台,逗全国观众一乐。

小沈阳,周立波,郭德纲,各自经历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火曾一度引起观众的热烈讨论,但同时也存在着质疑。

他们的一夜成名看似偶然,但其中更存在着必然。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小沈阳

刘老根大舞台中,他“PiaPia地”惊艳出场了。

身为东北男人,他花衣红裙,从声音到姿态都“非常不爷们”,但这丝毫不影响台下掌声雷动,“阳仔我爱你”此起彼伏……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

周立波

上海美琪大戏院中,他在“故弄玄虚”的烟雾中出场现身。手持长枪,面带墨镜,身着西装,摆足了《上海滩》里许文强的派头,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

郭德纲

北京“德云社”中,他在“吁”声中微笑着出场。不瘦的身材裹着长衫,带着满身满脸的“包袱”和搭档于谦,有时因为观众太“吁”,他们1次出场得7次返场。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

01

偶然or必然 —— 火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人说,他们的出场,不是“蹦”上来的,而是“爬”上来的:他们火了热了,不止靠“炒”,更靠“炼”。

报道称,小沈阳曾“默默隐忍了8年”,就在让他一夜走红的09年春晚的前一年,他“三上三下”止步春晚门前。

这个深受师父赵本山喜欢的“天才”,09年除夕夜当晚,在春晚后台偷偷躲进厕所抹掉眼泪。

这个读书不多,天资聪颖、出身农家的“纯爷们”,很早就在“江湖”上打拼,靠着悟性和韧性,从一根“小草”长成“台柱子”。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

相对80后的小沈阳,生于60年代的周立波经历了更多风雨。

80年代末成名,然而刚到1990年,他便因误伤人被判刑,对于周立波来说,这场“意外”无疑如同同名作家的代表作——《暴风骤雨》一样。

后来,周立波还下过海、经过商、出过国,由于始终牵挂表演艺术,加之梨园名角关栋天帮忙,终于06年创立“海派清口”,以至于今而“一票难求”。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

三人中,郭德纲年龄居中,生于70年代

从8岁起拜师学艺,每天师傅没醒,他便要收拾桌子、沏茶,苦练嘴皮子。

有媒体报道,郭德纲15岁曾到北京“闯江湖”,后来因是“外地户口”而和一家事业单位无缘,于是返回天津。

几年后再到北京,住15元一天的床铺。后来,为了糊口尝试着做生意,“几乎做什么赔什么。”

再后来,在剧场说相声,“甚至碰到过只给一个人说相声”的情况……

土里终归埋不了黄金,05年底,在网络的推动之下,郭德纲借势风云突起,凭借多年磨打锤炼。一跃成为相声界年轻演员里的佼佼者。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8)

小沈阳、周立波、郭德纲的出场、除了有赵本山、关栋天等的提携外,无疑与他们多年努力分不开。“偶然中有必然”。

02

周立波pk小沈阳 —— 高雅

09年5月17日——小沈阳和周立波在上海“遭遇”。

当然,这是一场摆在两个场子的擂台赛:周立波在能容纳1300余人的美琪大戏院,小沈阳则在能容纳8000多人的上海大舞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场外“黄牛”的生意来看:美琪大戏院外,黄牛攒动,一票难求:上海大舞台外,黄牛落寞,门票难销。

“实际上,周立波的演出已经连续几十场满座,就连7月份的演出都‘一票难求’,而小沈阳只不过才第二次走进上海滩,观众似乎就审美疲劳了。”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

我觉得即使是这样,但这很难说就是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战胜了小沈阳的东北二人转,说明这有很强的地域性,但这并不能说明小沈阳就不行。

要是真把主场搬回沈阳,周立波的票房也照样遭遇滑铁卢,这说明不了什么,我们的地域性太强,谁都最爱自己家乡的文化,也不喜欢别人把别的文化强加在自己的头上。

面对自己家乡的文化没有人是不自恋的。就像上海人到哪都是一口上海话,也许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在无形中把自己和别人的距离拉远了。

而且关键的是,小沈阳能来上海滩“挑场子”,而周立波却根本不会走出上海,“我坚决一步也不离开上海,我只在上海演。”周立波曾这样放出豪言。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0)

周立波很热爱上海,他的《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无不透着对上海的热爱,他希望通过他的表演让上海人更热爱上海,让误解上海的人重新理解上海,只是因为方言限制,让上海之外的人无法直接感受他的想法。

他说:“我们上海人能听懂北方的相声,你们北方人听不懂我的清口。”

这也许是上海人的优势,但也正是人们误解上海的地方。也无形拉开了上海人和其他地方人的距离。

上海话根本听不懂你们让全国观众怎么懂呢,更别说喜欢上了。

小沈阳的东北腔,郭德纲的京味十足的京腔,不仅带足了地方特色语言,还通过京腔和东北腔博大家一乐。扎根上海,有可能最终变成了自娱自乐。

03

不同之处?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1)

小沈阳的“低俗”、周立波开涮外地人、郭德纲的同行相轻,其实三者谁也不是以前侯宝林那种雅俗共赏的大师风范,但把传统艺术重新拉回大众视野他们可谓功不可没。

我觉得艺术有雅俗之分。

对于幽默来说,也分高级幽默和低级幽默,我觉得低级幽默就是拿别人开涮,高级幽默是拿自己开涮。

小沈阳经常是拿自己来开涮,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

而周立波呢,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而谈到他的幽默与赵本山、郭德纲的幽默的区别,周立波说:

“他们的幽默是物理上的反应,郭德纲或者赵本山,不是不好,只是很直接。我更多是精神上的会意。我可以说一半让他们去想。这是两种境界,是面对不同人群的。”

周立波又补充一句:“也没有说谁高谁低。我不知道这个观点他们能不能认同,就是一定要考虑受众的感受。一定要有自己的观众,演给喜欢你的人看。”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2)

04

“喝咖啡”and“吃大蒜”?

周立波在比喻自己和郭德纲的不同时有个经典语录:“吃大蒜的怎么能和喝咖啡的放一起呢?”

这个比喻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周立波披露了他的初衷:

“咖啡和大蒜不代表高低之分,就像钞票,好人的用场和坏人的用场并不会改变其本身的面额,咖啡高档吗?小沈阳和郭德纲和自己是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产物。他们将搞笑作为目的,而我是作为手段。”

说到这里,周立波的幽默感再次爆发:“非洲原始部落也喝咖啡,会自卑吗?用骂人话赞美才是真正的高手。”

周立波说:“我不欣赏讽刺,因为它有攻击性的,我偏爱调侃是因为它能包容文化思索与善意。”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

自周立波,小沈阳红起来之后,有人就喜欢将周立波和小沈阳在一起做比较,周立波说,很多媒体都这样比。

但是周立波不无调侃地说,小沈阳的当红,“就他(小沈阳)个人而言,是他人生非常辉煌的奇迹,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次没有准备的事件”。

周立波说喜欢直白的可以看小沈阳,喜欢直白且含蓄的可以看郭德纲,而喜欢含蓄的则看周立波。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4)

结语:

小沈阳:模仿刀郎,花花裤衩穿跑偏,“不爷们”的东北“纯爷们”;

周立波:上海滩迅速蹿红,夹杂着普通话、上海话和英语口音,让观众2小时笑680次;

郭德纲:身穿长衫的“非著名”相声演员。

多年前,质疑声不断,质疑郭德纲,说他“兔子尾巴长不了”。如今,郭德纲“更红”。

质疑小沈阳“颠来倒去的‘三板斧”’:这样下去,他可能红不长。如今,小沈阳低调演戏。

质疑周立波的声音也同时存在。如今,他貌似隐退,在打官司之战。

创新和学习的能力高低,决定了明星继续红下去的长短。他们到底能红多久。他们中能否有人成为下一个真正的“雅俗共赏”。让我们拭目以待。

各个明星一如既往的自信搞笑画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5)

而关于搞笑三人行的质疑,却从未停止过,他们到底能够红多久,能够走多远,是无数人关心的话题。

也有无数人把他们仨颠过来倒过去的比较,我觉得比较是可以,可谁好谁孬可不是能轻易下结论的。

更多的评论是夹杂着主观的意见,萝卜白菜更有所爱,关键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与观众群,这些因素夹在里头,就没法比了,比不出来了。

引用一句套话,“排名不分先后”。我们可以比出不同,但比不出胜负。

各位优质阅读者们我说得对吗?

——END——

编辑:极地搜

图片来源网络,期待每位支持者的关注,谢谢bye-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