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白,我们都会想起这位诗仙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如“千里江陵一日还”"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夸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不羁。

就是这么豪放的李白也会有柔情缱绻的一面,看到女子落泪便于心不忍,写诗替她抱怨。虽然只有20字,却能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白这首柔情缱绻的诗名为《怨情》,全是如下:

李白写美人 李白看到美人落泪于心不忍(1)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深闺女子,只见她满含幽怨的坐在窗前,泪眼朦胧,不知在想什么。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独坐深闺中双眉紧紧蹙起。只看见她两腮泪痕斑驳,不知道她心中恨的人是谁。

或许就是这种泪眼朦胧、我见犹怜的状态打动了李白,使他写下了这首诗吧。

李白写美人 李白看到美人落泪于心不忍(2)

这首诗写得是美人的幽怨,幽怨直接的表现就是心理描写,写出美人的心思,然而李白却没有直接写她的幽怨,而只是描写美人的神态: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含蓄蕴藉,虽没有直接表现,我们在读的时候却能深深感受到诗中人心里的怨愤。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这是一幅多么凄美的画面,美人卷起珠帘,深情幽怨地望向远方。她的眉头微皱,更添了几分楚楚可怜的美。

在这里,美人不仅仅是说这位女子长相美丽。“美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往往有更深的含义:屈原常自比为“香草美人”,指的并非女子,而是“贤君能臣”;《诗经》中的美人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

“深坐颦蛾眉”,一个“深”字需要仔细品味。

其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女子居住在“帘幕无重数”的深闺中,说明这是一位大家闺秀,受到身份的束缚,不能随意外出,加之亲人外出,故而十分孤独寂寞。

其二:“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深闺之中,闺房越“深”,思念也就越“深‘。女子浓浓的思念都在这一”深“中。

其三:”深“指时间久,女子坐在窗前已经很长时间了,不知道还会继续坐多长时间。

一个”深“字就可见诗仙的功力。将女子的幽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写美人 李白看到美人落泪于心不忍(3)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因为思念的太深,泪就不知不觉得留下来,情感到此得到升华。

不知心恨谁。通过诗的前几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女子的感情是思念、是爱,在这里却偏偏用了一个”恨“字,由爱故生恨,爱得太深,爱而不得就变成了恨,恨是爱的极端。

应该恨谁呢?是恨这春光太美,勾引了她内心的思念,还是恨良人久离不归,让她独守空房?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女子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恨“的太深,心中只剩下了”恨“,早已忘记了恨的源头在哪里。

又或许,这是诗人发出的疑问,诗人看到一个脸上挂着泪痕的美女,看到了她内心的恨意,但是不知道她恨的对象,也不敢冒昧问,所以心中存疑。

李白写美人 李白看到美人落泪于心不忍(4)

李白这首诗是情景诗,生活中一个平凡的场景,李白抓住了几个特别的点,勾勒出一幅简单的画面,虽然简单,却有无暇的想象空间。

语言通俗易懂却言短意长,白描手法直白浅陋却又含蓄蕴藉,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这才是我们喜欢的李白,侠骨柔情,既能浪漫奔放又能怜香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