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瘦的,穿一件灰色的衣服,不显山,不露水;她就像她的清板准则,‘板要准,气要稳,字要清。’清清爽爽,利利索索。”“恰是故人来——纪念越剧宗师陆锦花”系列演出1月29日、30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亲朋好友、学生后辈从五湖四海赶来。

从一双拖鞋教台步

上海越剧院陆派小生许杰和学生们拿着拖鞋上台,“在这样庄重的场合,是不是太不合时宜?我曾经与你们有同样的想法。”40年前,陆锦花向许杰传授全本《珍珠塔》,“我们在学校学的多是一般性的小生台步。《珍珠塔》方卿不一样,我一直走不好台步。陆老师说,明天上课,你带一双拖鞋来。我懵了,规定排练场不能穿拖鞋,怎么叫我带拖鞋上课?第二天,老师指点,鞋皮生的鞋子后跟永远是破的,要靠脚趾、脚掌勾住,让鞋子不能掉。穿拖鞋排练,能快速找到台步感觉,这是老师发明独到又实用的教学方式。现在我教学生也是用这个办法,这就是我们陆派的特点。”

2003年,上海越剧院演员黄慧拜陆锦花为师,“刚开始老师有顾虑,她说,她的越剧舞台大幕已经落幕,她不想再拉开了。听了这句话,我很失落,也很伤感,老师不收我没关系,我就想见见老师,给她唱一段。”因为骨质疏松,陆锦花不能长时间站立。可当黄慧唱起《盘夫索夫》,陆锦花站起来,情不自禁开始指导,“讲到陆派,讲到她熟悉的艺术,讲到她曾经塑造的人物,她忽然充满活力。她的脸没有疲倦、没有病容,动人极了。那时候我真的相信,艺术可以让一个人跨越岁月,永远停留在最美、最有魅力的状态。”

越剧十大著名小生是谁(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怀念越剧大师陆锦花)(1)

2007年,上海越剧院陆派小生徐标新与傅派弟子陈飞合作《情探》,他专门向陆锦花请教,“老师告诉我,不能把王魁演成纯粹的坏人,不能脸谱化。他的人生三分是个人因素,七分是社会因素,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寻找人物的处境。”十多年过去了,徐标新对陆锦花的教导记忆犹新,“老师重点讲到‘漫天风雪’唱腔设计。王魁一出场,是个落难书生,老师采用弦下调来体现人物的悲愤激越,旋律多变,采用尺调式弦下腔、北调式弦下腔和正调式弦下腔等元素组合而成的弦下调,同时在音符上也有精准的变化,比如后几句的落腔尾音落在6321,既为人物服务,更体现陆派鲜明特色。”

她的唱字字送听,如同吐珠

1月29日,老艺术家蔡正仁特地从医院赶到大剧院参加演出。《评雪辨踪》是影响蔡正仁一生的戏,“俞老(俞振飞)告诉我,吕蒙正是他最爱演的角色之一。越剧里也有个吕蒙正,就是陆锦花老师演的,俞老极其推崇。吕蒙正属于鞋皮生,很难演。学校老师总要等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才教。学得太早,会学得一身毛病,演得不讨人喜爱。我到高年级才学《评雪辨踪》,俞老和陆老师的《评雪辨踪》,一直是我学习的范本,对我影响非常深。”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范派小生吴凤花演唱陆派代表作《双珠凤·送花楼会》,她在专攻小生之初曾学习陆派,“感谢陆派带给我的启示和营养。”吴凤花表示,“在浙江,有很多人喜欢陆派,在学陆派,我只是其中之一。夏赛丽和她姐姐何赛飞唱过《送花楼会》,特别火。”吴凤花比较,“陆派潇洒、文雅,与范派的刚劲不一样。作为一个演员能够多学其他流派,收获丰富,到现在还有人说,我的陆派唱得比范派好。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唱好范派的同时也学好陆派。”

从学生时代起,尹派小生赵志刚即视陆锦花为偶像,“陆老师手把手教我唱腔,包括《珍珠塔·前见姑》,都是老师一句句教的。”陆锦花与傅全香老师演出《情探》,赵志刚在一旁负责打追光,“我最喜欢老师的咬字,字字送听,如同吐珠,不管第几排观众都听得清清楚楚。我的白口、咬字深受老师影响,《花中君子·爬堂》等都借鉴过。”

赵志刚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陆锦花的那双眼,“特别地亮,泛着光,炯炯有神。”浙江越剧团演员廖琪瑛与嵊州越剧团演员裘巧芳同年拜陆锦花为师,“拜师过程很简单,一杯清茶,一束花。老师特别慈祥,特别亲切,一直笑着。她很随性,不讲究形式,她说,‘你们来学我就是高兴的’。”

越剧十大著名小生是谁(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怀念越剧大师陆锦花)(2)

陆锦花不仅活在学生们心中。傅全香与陆锦花合作《情探》,“陆老师在‘伴读’时一段‘黄卷青灯两年以上’尺调腔,声声入耳,非常好听,傅老师听得如痴如醉,等她唱完,竟忘了自己要接唱两句,只得让乐队伴奏糊过去了。”这段往事,傅派花旦陈颖听傅全香讲过很多遍,“陆老师离开上海后,傅老师再没演过《情探·送王郎》。

这一版《珍珠塔》前所未有

陆派接力棒如今传到新一代手中。陆锦花曾指导曹银娣排演《孟丽君》,近40年后,曹银娣又把这出戏传给上海越剧院最年轻的一代演员范莹,“我想把老师给我的一点恩,一点情,毫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学生们。”在一本泛黄的《哪吒》说明书上,范莹的同学、同为陆派弟子的赵一兰看到陆锦花写的一段话:“哪吒是一纯洁无瑕的少年,他经过锻炼变成了莲花化身,他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他有强大无比的先天力量,他有正义,不顾私亲,不惧威胁,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理想人物。”

越剧十大著名小生是谁(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怀念越剧大师陆锦花)(3)

1月30日晚,纪念越剧宗师陆锦花系列演出《珍珠塔》亮相大剧院。许杰初尝三弦,与评弹演员陆锦花充当说书人。陆派表演艺术家曹银娣除了本工“方卿”之余,在“出京”中还饰演“中军”。黄慧除了“方卿”,也在“前见姑”中反串了一把“方本”。上越名角方亚芬、王志萍在“前见姑”中出演“方朵花”,单仰萍、华怡青在“前见姑”中出演“夫人”角色。赵志刚与锡剧名角周东亮在“后见姑”中大胆出演“方卿”一角,吴凤花则在“前见姑”中出演“方卿”。

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表示:“集圈内外众人之力,聚各院团合力之势,发扬陆派艺术传统魅力的同时,致敬先辈、敬畏传统、承传艺术是此次纪念专场制作及主创团队、众“陆派”弟子及传人的初衷,相信更是对于越剧宗师陆锦花先生的最佳纪念,也是对于陆派艺术最好的传承。”两场“陆派”纪念专场演出,都由东方大剧院全程网络直播。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