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晚,我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分左右两路,成功跳出了国民党30万大军的包围圈,一路疾行向西。

其中,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45团、第359旅、干部旅及中原军区机关约1.5万余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组成右路突围部队,向陕南进发。

国民党得知后惊恐万状,又调集10个整旅的兵力进攻我突围部队。

为分散敌人兵力,右路突围部队一分为二:李先念、郑位三和中原军区机关率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45团转战陕南老游击区;王震率359旅和干部旅转战未开辟的新区。

1946年9月27日,359旅和干部旅冲破国民党重兵封锁,成功抵达延安。而干部旅副旅长李学先在突围中腿部受了重伤,加上感染疟疾,到了根据地就被送到中央医院治病。

就在李学先准备出院的时候,李先念的参谋肖健章来看望他了。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

在中原突围时,肖健章一直跟随在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的身边,无论是与敌激战,还是和李先念一起化装穿过戒备森严的敌占区,肖健章都显得十分沉着、机灵,深得李先念的喜爱。

他来通知李学先,让李学先出院后便到中原局的驻地大破沟。

鉴于中原局的主要首长相继都到了延安,中央决定中原局设在延安的大破沟,指挥中原军区留在鄂豫陕、鄂西北两个根据地进行战略坚持的部队。

李学先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夜不能寐,又能到老部队了,又能见到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等首长了。他在腿伤没好彻底的情况下出了院,到了中原局驻地大破沟。

大破沟与中央书记处住所枣园毗河而居,越过延河,可以看见枣园的物貌。

李学先到了中原局的驻地,知道了自从宣化店一别,大家都经过不同突围路线、采取不同方式,突围、转移到了延安,现在都聚集在大破沟、小破沟。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

李学先抑制不住兴奋,忙着拜见老首长、老战友。他第一个便去见郑位三。

经过调养、休息,郑位三的气色不错。李学先一见郑位三,便说:“位老,我来看你了!”

郑位三看到李学先,连忙站起来,拉住李学先的手说:“学先,我们又见面了!”

李学先说:“我天天都为你担心,怕你出意外呢!后来听说你化装转移到了延安,我才松了口气。”

郑位三说:“你生病了我也没有去看你,你们打得很苦,我是知道的!”

郑位三边说话边仔细端详起李学先,见李学先理了发,换了干净的军装,还扎上了宽腰带,别上勃朗宁手枪,眉宇间露出股股英武之气。

郑位三转了话题说:“嘀!收拾得这么干净!怎么胡子没有刮啊?别说,你的胡子留起来还蛮好看的!”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

李学先不好意思说:“我原想将胡子刮掉的,可是到了剃的时候,一想,留着它吧!权且当个纪念,这是中原突围的战利品嘛!”

郑位三一笑,又问起右翼突围部队一些情况,最后,李学先问:“位老,你是怎么化装突围的?”

郑位三说:“我装扮成风水先生,阴阳八卦、天文地理地瞎吹,连国民党军官都让我蒙得晕头转向的!”说完,郑位三爽声大笑了起来。

李学先说:“他们哪里想得到你是中原局的代理书记呢!”

郑位三长得清瘦,又蓄有八字胡,说起话来原本就有些之乎者也,又加上一副清道士的模样,不怕骗不过敌人。

郑位三说:“为了生存第一,我们什么办法都用了。你别小看了我们的突围,由于我们中原突围的战略支持,对苏中七战七捷、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定陶战役支持很大哟。”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4)

“没有中原突围,可以说便没有苏中战役、定陶战役的巨大胜利。我们现在还是保存三分之二的力量嘛!中原突围终于彻底地粉碎了蒋介石的梦想嘛!”

李学先听郑位三这么一说,对中原突围的意义,又有了新的认识。

郑位三让李学先喝口水,然后说:“中央决定中原局设在延安,中原局准备任命一个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长由郑绍文担任,我建议你担任副秘书长!具体由先念同志跟你谈,你快去看看他吧!”

李学先谢过了郑位三,便又急忙到了李先念的住处。李先念见到李学先,他便说:“快进来,伤好清了?”

李学先说:“差不多了!”

李先念一一询问几场主要战斗情况,然后说了自己化装成国民党的少将,大摇大摆地穿过敌人封锁线,到了延安的传奇经历。

李学先听得入神,李先念却说:“我让小肖找你来,有重要任务交给你!”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5)

李学先问:“什么任务?”

李先念说:“委你重任,但你必须干好!你得先保证!”

李学先说:“再艰巨的任务,我也会竭力完成的!”

李先念说:“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我和中原局的负责同志商量一下,决定你任中原局的副秘书长,分管后勤,解决好到延安的中原军区八千干部战士吃喝问题。”

李学先笑了,对李先念说:“你又想起了大生产时的情况吧!”

李先念说:“用人所长嘛!你别推辞!”

李学先说:“这项任务难了点!”

李先念说:“现在什么东西都弄丢了,手里没钱,干部、战士连买毛巾、牙刷的钱都没有,加上准备过冬,干部战士棉衣棉被都没着落,不设法搞些钱不行啊!”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6)

李学先说:“容我先和老部队联系一下!”

李先念说:“任命的文件马上就下,你可以着手考虑怎么抓后勤工作了!”

李学先说:“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李先念说:“你先住下,然后去看看少敏同志和一些战友。”李学先说:“好的!”便站了起来,离开了李先念。

陈少敏大姐依然那么开朗,她见到李学先便指着他的胡子说:“你留那玩意干嘛?三十多岁,留它像个啥!刮了它,刮了它!”

李学先让陈少敏说得不好意思,便说:“我刮!”

陈少敏说:“学先呀,病好清了吧?中原局要让你挑重担子,身体差了可不行。”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7)

陈少敏

李学先说:“谢谢陈大姐的关心。”

陈少敏拢了一下齐耳短发,用净朗的语调说:“你先住下来,熟悉一下环境,再去看看郑书记、李司令员,他们会给你安排工作的!”

李学先想,这三位首长真有意思,“位老”让我看李先念司令员;李先念司令员又让我来看陈少敏大姐;陈少敏大姐却让我去看“位老”和李司令员。真有意思。

想到这,李学先一笑说:“我看过他们了!”

陈少敏笑着说:“那就好,对你工作安排的情况,他们说了吗?”

“说了,我怕挑不起这份重担!”李学先挠了挠头说。

“任务是艰巨些,但你是合适人选。组织信任你,你会很好完成任务的!”

李学先说:“我竭力而为!”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8)

当李学先又问起陈少敏化装转移的事时,陈少敏玩笑儿说:“学先,你猜猜我化装成修女像不像?”李学先不吭声。

陈少敏又自个笑将起来说:“过去看不惯修女,没想到自己要扮修女才闯过国民党设置的种种关口。”

李学先说:“国民党怕洋人,沾洋名字的他们都有些怕。你装扮修女,算是选对了路子。”

陈少敏任中原局常委、组织部长,以前她在青岛、天津等城市从事地下工作时,多次见到教堂的修女,因此装得很像。

又加上化装突围时,经过反复演练,突围路上,没有遇到麻烦。

俩人说够了笑好了,李学先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尊敬的陈少敏大姐。

李学先经过周密的考虑,觉得解决中原军区同志的生活困难,还得找边区政府财政厅长南汉宸。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9)

南汉宸

李学先在警四团、警二团搞生产自救时,曾得到南汉宸的不少帮助,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南汉宸担任边区政府的财政厅长后,曾采用举办边区贸易及发展生产等措施,使边区财政收入大大好转,被人们誉为“可为无米之炊”的“巧妇”。

李学先想到了南汉宸,便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边区政府财政厅。

一进南汉宸的办公室,看到南汉宸正坐在一张白木桌旁边,埋头在一堆帐册里,劈里啪啦地打算盘。

他抬起头看见李学先时,一下有些反应不过来。惊讶地问:“你什么时候到延安的?”

李学先握住南汉宸的手说:“回来几个月了!”

南汉宸说:“是化装转移的,还是打回来的?”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0)

李学先把随王震一起,如何过关斩将,打回延安的情况一说南汉宸唏嘘不止。

说话间,李学先发现南汉宸的衣袖上缀满了补丁,他想,一个财政厅长如此简朴,怎么好开口要钱。

南汉宸说:“你们拖住了国民党的三十万大军,虽打得艰苦,可意义不小。你们现在住在大破沟怎么样?”

李学先难为情地说:“现在困难得很!李先念同志让我出任中原局的副秘书长,解决中原军区的吃、喝问题,我除了一张嘴,两个拳头,什么也没有,怎么能管好后勤呢!”

南汉宸快人快语地说:“又找我的麻烦是不是?说吧,要多少?边区财政也紧张,你别狮子大张嘴就行!”

李学先没想到文质彬彬的南汉宸如此爽快,感动得就差点掉泪花了: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1)

李学先

“不找你的麻烦找谁?现在中原军区部队在晋南、陕北共有八千多人,准备过冬了,一分钱没有,棉衣棉被和粮食都没着落,我算了一下,能不能给两千大洋呢?”

南汉宸面有难色地说:“中原军区太苦了,支持你们应该的。但中央有财经纪律,边区支出一千大洋以上要报毛主席批准,我这里只能批给你一千大洋,再多只能问毛主席要了。”

没办法,李学先只能通过李先念给毛主席打电话,很快得到答复,主席约定第二天下午在办公室接见李学先。

主席办公处位于延安城内西南面的窑洞里。第二天下午,李学先按时来到。

主席正伏案写作,见李学先来了,站起来伸过手来热情地和李学先握手:“哦,你就是李学先同志?”

想到主席很忙,李学先准备简简单单地作个汇报,但主席要李学先讲详细一些。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2)

李学先汇报说,中原军区部队来到根据地后,除了加强训练、加强警戒外,还大规模开展了群众工作,在老百姓中影响很好……

但因为突围时扔掉了坛坛罐罐,部队现在很穷,烦请中央能不能批给两千大洋,帮助部队过冬。

毛主席笑着说:“中原突围很不容易,你们辛苦了,但现在边区财政也很困难,150万人口要养四五万军队,地主家也没余粮咯,不过,我这里虽然没有蛋,却有鸡,你愿意要吗?”

李学先没听明白:“主席,如果能送我们下蛋的老母鸡也很好。”

毛主席哈哈大笑:“此鸡非彼鸡哟,几年前你还是延安大生产能手呢,这么快忘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接着,毛主席亲自点拨:“边区处处是宝贝,我可以借给你两千大洋,你可以用它做边贸生意,肯定能赚一些钱。你们走后,警二团的留守人员,生意做得还不错,你找他们,他们敢不支持你这个老团长?”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3)

李学先面露难色说:“现在我还不知道用这些钱能不能赚回一些钱。如果鸡飞蛋打,还不还真的难说。”

毛主席哈哈大笑:“这可不像战场上的大英雄,大生产运动的能手应该说的话哟,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不行呢?”

毛主席都说到这份上了,李学先只得表态:“那只能背水一战了!”

李学先一表态,毛主席当即写出了一份借条,凭此借条,李学先到边区财政厅借到了二千大洋,之后离开延安,到槐树庄去找警二团留下的同志。

原警二团的供给处长冯世炳和关振浩两同志见到老首长十分高兴,他们设宴款待了李学先。

酒酣耳热,话题自然转到了边贸和开荒生产的情况。李学先听完冯世炳和关振浩的情况介绍后,开门见山说:“我这次为了边贸生意而来,你们可得全力支持我!”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4)

冯世炳说:“这些家当,是你留下的,怎么会不支持你呢!”见冯世炳这样的态度,李学先的心就踏实了。

吃罢了饭,冯世炳和关振浩便带李学先到槐树庄生产基地转转。

现在的槐树庄,已经成了人烟稠密的米粮川。原来部队开挖的窑洞里,都住满了人,鸡鸣犬吠不绝于耳,一派闲淡而祥和的景象。

见到这样的情景,李学先笑了,他对冯世炳说:“警二团当年战天斗地开荒,没曾想到今天发挥出这么大的效益!”

冯世炳说:“槐树庄永远不会忘记你这位老团长的!”

李学先接过话头,开门见山说:“那老团长现在遇到难题,你帮不帮?”

“帮啊,必须的!”

“我要问你借三个人用用!”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5)

李学先(左一)

冯世炳问:“哪三个人?”

李学先说:“李先进、张兰亭、程福才!”

冯世炳说:“行!”

李学先了解这三个人,在这三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李学先倾尽了心血。李学先想,有了这三个人,就可以很快地组织一个贸易班子,打开做生意的渠道。

两天后,三个人奉命赶到李学先住处,李学先让罗元忠替他们泡茶。三个人见到李学先后都湿润了眼睛。

李先进咧着大嘴说:“大哥,我想死你了!我天天打听你们南下的情况!”

程福才只是一个劲地握住李学先的手,摇了一下又摇一下,说:“你终于回来了,回来了就好!”

张兰亭躲在一旁,似乎有些生气,他半天才插上话,翁声翁气地说:“你怎么也不给我们捎个信?”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6)

李学先这时说话了:“你们什么也别问也别说了,现在我有紧急任务。你们可得全力帮助我!”

三个人忙说:“说吧,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李学先说:“我被任命为中原局的副秘书长,分管后勤。中原局、中原军区回到延安后,困难重重,只好拜托几位与我一起,为解决中原局、中原军区眼下的困难,做好生意。”

三个人都说:“行!”

李学先拿出一千大洋,交给他们三人说:“你们先帮助我收购一些土特产、药材等商品,倒腾着卖,赚了钱后,再开骡马店,扩大经营规模!”

三人说干就干,带上李学先交给的钱,分头到富县的乡村,组织人员收购一些土特产,集中在一起后,李学先便派人将这些东西运回延安,销售出去,赚一些差价。

做生意已有半月了,渐渐地有了生意门路。李学先感到压力小些了,便决定再找交道镇的“天和货栈”的老板周有荣,让他帮助扩大生意的规模。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7)

李学先带上张兰亭、程福才、李先进到交道镇去,途中歇息在甘泉县的一个客栈里,四人让客栈老板炖了一锅羊肉,程福才又提来一瓶甘泉县出的“香水液”酒,四人边吃边叙着话,计划着赚钱的门路。

一行人一早便从甘泉岀发,再到茶坊镇,第三天便到了交道镇。李学先看着沿途熟悉的地貌,不禁浮想连翩,想着在这一块热土上战斗、工作七年多的种种生活,有了不少感慨。

战马疾驰到“天和货栈”,老板周有荣一见到李学先等,高兴得眉开眼笑,又拿烟又倒茶。李学先接过周有荣递过来的一根香烟,香甜地吸了一口说:“这烟不错嘛!”

周有荣说:“孩子他干爹,你今个怎么有空到我这里了?”李学先在警四团时,为了做好生意,加强与周老板的合作,曾认周有荣的儿子周冠杰为干儿子。

李学先微微一笑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了,就是找你办事!”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8)

边区客栈

周有荣妻子这时把周冠杰从外面拽了回来。周冠杰已长到半人高了,周有荣的妻子对周冠杰说:“快,快给你干爹磕头。”

李学先一笑说:“还搞这些干嘛!免了免了!”

周有荣这时紧问:“兄弟,你该不是又回警二团啦?”

李学先说:“不是。但我走到哪里,也忘不掉你这个朋友的!”

周有荣问:“那你现在干什么了?”

张兰亭抢着说:“人家现在是中原局的副秘书长了,以前还当过分区副司令员、副旅长呢!”

周有荣说:“兄弟升官了!”

李学先说:“共产党干部不讲升官发财,讲怎么为人民服务!”

周有荣说:“是的,是的!我理解。说说不是高兴吗?”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19)

李学先说:“不说这些了,眼下中原局、中原军区几千号人等我赚钱吃饭呢!”

周有荣说:“还像以前,做那些生意?”

李学先点了点头。

周有荣说:“行,国民党那边,我的关系一直没断,把这边的东西销往那边比较容易!你收购那些土特产了吗?”

李学先说:“具体由他们三位负责,我也不能经常在这。但有一条,我需要短时间内赚一些大钱。”

周有荣说:“我竭尽全力帮助就是!”

于是,李学先利用二千元大洋,在边区内收购一些土特产,到延安和国统区去销售,一下打开了生意局面,来来往往二个月就赚了四千多大洋。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0)

李学先做生意,解决了中原局、中原军区后勤生活问题后,找到边区财政厅厅长南汉宸,将二千大洋还了。

南汉宸非常惊奇,立即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了以后高兴地说:“李学先这个人就是有办法,三弄两弄的,把中原局的后勤保障弄活了。”

1961年3月10日至13日 毛主席到广州视察,在接见高级干部时认出了时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李学先,对陪同的中组部部长安子文开玩笑:

“你这吏部尚书用错人了,李院长最擅长的是理财,两个月能获利两倍多,你应该让他管户部嘛。”

提起周有荣,至今李学先仍常常念叨,说他为革命做了大贡献。

周有荣为帮助八路军做事,1947年胡宗南攻占延安后,以通匪罪名将周有荣抓了起来,受尽了酷刑,“天和货栈”的家产也被没收。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1)

1948年我解放军重返延安时,把周有荣救了出来,并将其作为帮助我军的爱国人士保护了起来,发还了房产。

但因失去了资金,周有荣一家靠开饺子店维持生计,后于1967年冬病逝。

李学先说:“没有周有荣的全力帮助,中原局就不会那么快地打开经贸渠道,也不会赚那么多的钱,战胜种种困难。”

转眼陕北的十二月初冬,天气出奇的冷,可还有不少干部、战士没有冬装,得想办法马上解决他们的棉衣棉被等问题。

这时李先念便想到了李学先。

李学先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往延安跑,到了大碇沟李先念的住处,李学先连忙下马,将马拴在一棵树上,三步并作二步地钻进李先念的窑洞。

李先念披着一件棉大衣,正在房间踱步。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2)

见李学先进来,忙说:“学先,你辛苦了!”

李学先也不客气,坐在一张木椅上说:“李司令员,我能猜出你让我速到延安有什么事!”

李先念说:“啊!你说说我找你究竟有什么事?”

李学先诡异地一笑说:“还能有什么事呢!现在进入冬季,部队需要添制衣、被,问我赚的钱够不够干部、战士每人一套被服。”

李先念乐得哈哈大笑说:“算你猜着了。你这管后勤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啊?”

李学先说:“我心里急着呢。”李学先喝完了水后,把如何开展的工作,一五一十作了汇报。

他说从边区内收购土特产赚不了多少钱,利用周有荣与国民党部队的关系,收购土特产外销。一二个月,赚了三四千大洋。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3)

李先念非常认真地听李学先汇报,听着听着他脸上露岀了笑容。

李学先继续说:“这些钱足够给战士们解决一些过冬的衣、被了!”

李先念高兴地走过来,拍着李学先的肩膀说:“你这一二个月,赚了这么多钱,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十分满意。我真得好好感谢你呢!”

李学先被李先念表扬得有些不好意思,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还有一点,我正在愁,还没有做好!”

李先念饶有兴趣地问:“还有哪一点,说给我听听!”

李学先张口说出:“做军服的棉花、棉布比较难买。我正在想办法呢!”

接着李学先把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据可靠消息,驻在交道镇对岸的马步芳的骑兵师,最近没收了一大批运往边区的布匹棉花。”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4)

“这个骑兵师师长马禄跟我有些交情,以前我们团与他搞边贸,不过现在内战了,他能否再与我们合作,这很难说。我正在想办法让人与他联系,如果联系妥了,棉花、布匹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李先念说:“你抓紧落实。不过你也别太累了,注意身体。”从李先念处出来,李学先心里热乎乎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学先骑着马,带着警卫员罗元忠、张守坚,马踏薄冰,往交道镇驰去。

李学先见到李先进、程福才、张兰亭把情况如此一说。程福才说:“行,让我同马禄联系!”

李学先说:“带上我的信,没准他还忘记不了我呢!”

程福才带上几个人,化装进了国统区。没想到说马禄讲情义也好,还是见钱眼开也好,反正马禄见到李学先的字,便让他的副官和财务总管阿匐到了边区。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5)

马禄

经过商谈,双方达成协议,由我方提供一批山货、药材,外加一定的银元,交换那批棉花和布匹。

不几天交易成功,李学先忙将棉花、布匹拉回了延安,又请来了工人师傅赶制棉衣,中原局、中原军区不少家属闻讯后也赶来帮忙。

几天时光,就为中原局、中原军区的干部、战士,每人作了一套里外三新的棉军装,每人添制了一床新棉被。

更喜人的是,这次特产换棉布生意的成功,开了边区与马家军贸易往来的口子。过了一个多月,中原局通过与马禄做生意,又赚了四五千元大洋。

李学先决定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干部们买些马匹。因突围时,这些干部不少是化装转移的,马匹丢在了部队,现在没有了马,出入有时不方便。

李学先把任务交给李先进。李学先说:“先进同志,这批马匹是给领导们买的,你可要选好了!”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6)

李先进说:“对我你还不放心。”

李学先信任地点了点头。

俩人合计到“三边”去买马。他们知道“三边”出好马,于是李先进带着一个排的战士,赴定边、靖边去买马匹。

半月时间,李先进买回四十八匹马,这四十八匹马都很好,但没有特别理想的良马,李学先想替李先念买一匹良马。

李学先对李先进说:“想办法给李司令员买匹更好一点的良马。”

李先进说:“我再到靖边看看!”

李先进带了两名战士,又赴靖边。到了靖边,李先进跑了很多沙漠、草场,一直北进内蒙古乌审旗一带,打听到牧民中有人养育着蒙古王爷们专用的好马。

李先进不畏风沙和严寒,跑到乌审旗,挑选一匹毛色纯白的走马。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7)

李先进见到此马,二话不说,骑上一试,跑起来四蹄腾空有追风驭电之势;走起来也很平稳,似乎手捧一碗水,跑上十里二十里的也不会溅出一滴水,果真不凡。

李先进满意了,经过反复谈价,最后花了边币五千元买了下来。而一般的良马,也只需边币七八百元就可以买下了。

晚上李学先把马送到李先念住地。李学先对李先念说:“我给你选了匹马!”

李先念说:“啊!马真的买回来了啦?其他首长都分到了吗?”

“都分到了!”

李先念微微一笑说:“这匹纯白走马是你专为我留的!”

李学先如实说:“是的!”然后把买这匹马的经过一说。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8)

李先念没有显得特别高兴说:“这样不好!我不能搞特殊化嘛!不过我要谢谢你的好意!”

李学先说:“我认为这不叫特殊化,说不定就要开赴前线,你不骑好马,部队上下也不会同意的。如果条件好了,再给每位军事干部都配上这样的好马!”

李先念笑了说:“你真行。看来选你当副秘书长选对了人。”

快到1947年春节了,李学先心里惦记着中原突围时牺牲了的老战友汪世才的妻子张桂兰,他心想,张桂兰这个春节怎么过?得想办法慰问慰问她。

汪世才是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革命,曾任陕南六路游击师的师长。警二团成立时,任警二团的营长,中原军区成立时,任十五旅四十五团团长,是与李学先一起长征,出生入死的老战友。

中原突围时,汪世才随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左翼部队突围。一路上,十五旅四十五团经常担任前卫团,闯过无数险关。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29)

前坡岭汪世才牺牲处

可突围到东赵川的前坡岭时,与敌遭遇,汪世才勇敢指挥部队抢先占领了前坡岭。

为了保证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顺利前进,汪世才率领部队坚守阵地,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汪世才抱起机枪顶了上去,再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可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汪世才的头部,壮烈牺牲。

张桂兰得知汪世才牺牲的消息,十分悲痛,在李学先的帮助下,买了一副棺木,杀了一只鸡,带上汪世才在延安时的旧衣物,选了一块向阳的地,给汪世才建了一座衣冠冢,并立碑纪念。

李学先一想起张桂兰撕心裂肺的哭诉,内心便十分难过。中等身材、一双剑眉、高高鼻梁,看上去还很秀气的汪世才便浮现脑际。

他指挥果断、作风硬,所带的营最让李学先放心。这样的好同志牺牲了,甭说李学先,在场的干部、战士都很悲伤。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0)

春节到了,为了安抚烈士遗属一颗苍凉的心,李学先从做生意赚的钱中,拿出一些作为烈属的抚恤金。

张桂兰见到李学先,免不了又哭诉一番,李学先忍住悲伤,劝说张桂兰:

“汪世才为革命事业牺牲了,大家会记着他的。人死不能复活,你悲伤了,大家也难过。快到春节了,中原局的领导让我把汪世才的抚恤金带给你。”

张桂兰感动得泪眼婆娑说:“谢谢中原局领导关心。”并说:“世才不在了,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忘不掉他啊!我一做梦就梦见他,笑眯眯地站在我床前,同我说笑,他想念我,想见到我呀!”

张桂兰说着说着又哭了,李学先弄得也泪眼模糊地说:“桂兰,部队会关心你的生活的,你千万要挺住!”

千叮咛万嘱托,等张桂兰情绪好些了,李学先拿出抚恤金,对张桂兰说:“忘记过去,从头开始,过一个好春节!”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1)

前坡岭战斗纪念碑

李学先说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他怕影响桂兰的情绪,1947年的春节到了。在延安过春节,那种快乐、祥和的气氛,每一位同志都忘不了,李学先过得特别高兴。

由于经济状况有了改善,住在大廷沟、小碇沟的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干部、战士,在一块集体会餐,李先念和郑位三还讲了话,大家喝酒、吃饭,说说笑笑,感到亲切和幸福。

延安军民组织的一批又一批秧歌队、旱船队、喚呐队、锣鼓队……慰问解放军来了,干部、战士列队欢迎,呼口号、放鞭炮,把欢闹的气氛推向高潮。

过完了春节,李学先又想起另一位老战友张才千,张才千留在鄂西北军区,没有到延安,他带领部队坚持游击战争。可张才千的妻子却在甘肃庆阳,一直没到部队。

为了解决老战友的后顾之忧,李学先便让李先进、张兰亭两人到了甘肃庆阳,把张才千的老婆接到了延安。

李学先想,过去没有条件解决这些事,现在有了条件,就该解决一下前方同志的后顾之忧。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2)

张才千

张才千的老婆被接到延安后,李学先亲自给她安排窑洞,帮她购买了生活用品,还给了她十块大洋,又给她介绍了张才千突围以后在鄂西北创建根据地的情况。

张才千的妻子千谢万谢,也就安心地住在了延安。

这些芝麻谷子,看起来的平凡小事,让李学先这个副秘书长做得头头是道,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怕对不起死去的战友或正在前线与敌厮杀的战友,力所能及地为战友多做一些小事,李学先才觉得内心踏实。

春节一过,陕北下了一场大雪,雪裹川堀,把陕北装扮得越发高洁和瑰丽。

李学先顾不了天寒地冻,又让李先进、程福才、张兰亭三人抓紧做好生意,为中原军区的生活问题,做更大贡献。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三月的陕北冬装未尽,春装未着,但万物已在孕育新的复苏和生命。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3)

在这充满生命活力的前夜,一对年轻的同志——李先念的秘书肖健章和童鸿影结为夫妇,让中原局的同志着实高兴了一把。

说起肖健章和童鸿影的婚事,还有一些趣事。

肖健章和童鸿影中原突围前,都在中原军区工作,肖健章任李先念的参谋,童鸿影在文工团当演员。

童鸿影年轻、漂亮,能歌善舞,歌剧、话剧她都演得很好。她主演的《打渔杀家》等传统剧目,深受陈少敏大姐的喜爱,称她是小梅兰芳。

童鸿影演歌剧《周子山〉,扮演了一位老农的孙女,道白、眼神、动作,十分符合人物性格,不落俗套。

在台下看戏的李先念、陈少敏等你一言我一语,夸她天真活泼,演得好。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4)

童鸿影

夸赞声中,有人对陈少敏大姐说:“大姐,小童是你掌上明珠,你给她找个对象吧!”

陈大姐说:“她还小,早着哩!再说要找也找个各方面条件都相称的,能配得上的!”

有人插话说:“找相称的难啊!”

李先念风趣地说:“哪有难的,我这个小肖配她还有多的!”

李先念这么一说,陈少敏大姐说:“现在不行!过两年再说。不过小肖可以把小童盯着嘛!过两年司令员做大媒,还有不成的?”

首长们的玩笑,打动了肖健章的心。在肖健章一阵猛追后,童鸿影动了心,俩人也就悄悄地恋爱起来。

中原突围前,肖健章向李先念汇报先订婚后结婚,但童鸿影的父亲童世光(大革命党员,时任汉川县委书记)不同意,认为童鸿影还小,组织部门的同志也认为不合时宜。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5)

李先念司令员就把中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的副部长袁文找来,对他说:“订婚定结婚是人生必然。他们婚订了,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嘛!”

李先念发了话,没有人拦阻,肖健章和童鸿影订了婚。订婚后,童鸿影便到山东新四军军部去了。

肖健章随李先念化装突围到延安后,李先念便给陈毅军长发个电报:“童世光之女童鸿影现在军部宣传部工作,她爱人肖健章在我身边,现已到延安,希设法送来。”

童鸿影历经周折,于三月五日到达延安,两天后就办了婚事。

这对年轻人的婚事,让中原军区上下高兴无比,许多老首长、老同志,都是看着这对年轻人成长起来的,加上他们又深得李先念、陈少敏喜欢,大家自然也喜欢他俩。

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天,既是“三八”妇女节,又是肖健章和童鸿影新婚第二天,李学先觉得应该给这对年轻夫妇送一些钱,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副秘书长申请经费)(36)

肖健章夫妇合影

一大早,李学先就到了肖健章和童鸿影的住处,给他们送钱,发现他俩还没起床,便在外面喊:“小肖、小童,你们还不起床?太阳晒着屁股了!”

李学先喊完,摇摇头自顾自地一笑,便用报纸包着三十块大洋,放在屋外的窗台上,走了。

待肖健章、童鸿影起床,不见李学先的人影,却见三十块大洋,高兴地说:“我们有钱请同志们吃饭吃喜糖了!”肖健章夫妇,每每提起此事,总觉得深情难忘。

李学先就是这样,关心战友和部下,李学先慰问张桂兰、接回张才千老婆的事及帮助解决肖健章、童鸿影的生活困难等等事情,事后都让李先念知道了。

李先念说:“你这个副秘书长,当得十分合格。合格就在你细心地关心每一位干部、战士的生活疾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