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文艺作品,都从《红楼梦》这个超级大IP汲取过灵感。比如流行歌曲中,就有不少是写红楼梦的。大概是将近30年前,香港老牌粤语歌手李克勤也出过一首歌,歌名直接就叫《红楼梦》。里面有这样的歌词:

红楼梦最美那节,说到黛玉已献给贾宝玉痴痴心意。

流传绝世爱意,世事难如意,尝尽再试去爱已没意思。

道尽爱而不得的苦楚。宝黛恋情,始于青梅竹马的友谊。纠缠经年,依旧不敌人间风雨,最终香消玉殒。留下的却是流传不息的真情佳话,和令人扼腕的悲剧结局。

青梅竹马的爱情,至纯至真,不能修成正果,的确是很令人惋惜的。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1)

李克勤这首歌的原版是周治平的《青梅竹马》,歌词也很直接地表达了这种叹惋和痛悲。

当我们唱着一些无聊的歌曲,谈着爱与不爱的问题,

幻想是林黛玉爱着贾宝玉,或是牛郎织女约在七夕。

而那些做过的梦,唱过的歌,爱过的人,

那些我们天真地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事,

而做过的梦,唱过的歌,爱过的人。

留在漫漫岁月不能再续……

每一位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都曾经天真地以为这种至纯至真的时光永远不会结束吧。至少在《红楼梦》里,贾宝玉是曾经这么幻想过的。

那时黛玉老跟他闹别扭,囿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宝玉又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屡屡借助俩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回忆杀,来暗示他的心里只有黛玉没有别人。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2)

“……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 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

一再强调的“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彰显的是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铁杆情谊。这份情谊大家都看在眼里,到了彼此情愫暗生的年纪,也成了最好的挡箭牌。紫鹃假意说黛玉将要回原籍,把宝玉吓出了痴病,薛姨妈就言不由衷地硬把两个人的感情解释成兄妹亲情。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3)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王善保家的在紫鹃房中搜出大量宝玉的物品,王熙凤也直接用童年旧物来替他们掩饰,紫鹃也打了一个完美配合,用宝玉黛玉两小无猜的事实来解释两边的东西混在一起。

凤姐笑道:“宝玉和他们从小儿在一处混了几年,这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紫鹃笑道:“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的东西也算不清。要问这一个,连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

青梅竹马固然容易滋生出别样情愫,但事实上,宝玉的青梅竹马并非只有黛玉一人。在黛玉之前就有幼年的 史湘云,长期居住在贾府。黛玉之后呢,有差不多同时间进府的薛宝钗。要说一起长大,宝玉不也可以算和宝钗一起长大么?

年龄问题是《红楼梦》最惯常使用的障眼法之一。从书中事件描述来看,黛玉进府之后最多一年内,宝钗也进府了。因为黛玉一进府,贾雨村就走马上任去处理薛蟠的人命官司。为了讨好薛家和贾家,他肯定是用最快速度判了这个“葫芦案”,让薛蟠逍遥法外。而这时薛家早就在上京的路上了,可以说这个判决前脚刚出来,薛家后脚就进了贾府。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4)

但另一方面,书里又明确地说,宝钗上京的目的之一就是进宫选秀,那说明宝钗至少到了选秀的年龄。后来贾府隆重地给她过十五岁生日,书里也清楚说了,这是宝钗进入贾府后的第一个生日。既然宝钗进府时都是十四五岁的大姑娘了,自然不可能和宝玉一起青梅竹马地长大。

那年龄小不了多少、进府时间也早不了多少的黛玉,怎么就成了宝玉的青梅竹马呢?只能说这是一笔糊涂账了。

反正宝玉自己和府中众人都一再强调俩人同桌吃饭同床睡觉的童年经历,那就必须取信。所以,不管年龄的糊涂账,总之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宝钗是到了接近出阁的年龄才来到宝玉身边,当然是如假包换的后来者。

宝钗没有资格成为宝玉的青梅竹马,那湘云呢?她可是比黛玉来得还要早的。

只能说赶早不如赶巧。更重要的是,两个孩子再怎么两小无猜,那也是孩子间的玩闹。真正长大了,互生情愫了,美好的爱情要历久弥坚,只能是两个人成为心心相印的灵魂知己。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5)

这一点,宝玉和黛玉做到了,宝钗和湘云却和宝玉渐行渐远。

宝钗自不用说,她最热衷的经济仕途在贾宝玉眼中却是一文不值的。宝钗越是以知心姐姐的姿态循循善诱,希望引导宝玉走上正途,就越是会引起宝玉的反感。如果说早期宝钗对于宝玉而言还有一些生理性的吸引之外,后期宝玉对宝钗基本上就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了。

而湘云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宝钗的迷妹。宝钗在她眼中完美无缺。自然地,宝钗说什么她都觉得是真理,也会自觉追随宝钗的价值观。相反,对于黛玉,湘云大概是潜意识里有一种嫉妒,嫉妒本来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二哥哥竟然对这位后来居上的“林姐姐”言听计从,所以黛玉的观点,湘云总是抱持一种不屑和排斥的态度。

她哪里知道,宝玉和黛玉最大的共勉就在思想上。她不理解黛玉,也就是不理解宝玉。既然和“二哥哥”没有心灵共鸣,又怎么能指望宝玉继续像小时候一样和她亲密无间呢?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6)

人总是要长大,长大了走的路向不同,自然有人会一路同行,有人就会渐渐远去啊。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黛玉偷听到宝玉对湘云和袭人说的话那一段,就清晰无比地勾勒出几个人之间的关系:

——贾雨村想见宝玉,宝玉觉得厌烦,湘云劝他去见,说长大了,该多结交这些“成功人士”,往经济仕途的方向努力了。

——这话触动了骨子里就反叛的宝玉的逆鳞,他当场拉下脸,委婉地对湘云下了逐客令。

——袭人打圆场,说宝玉就是这个样子。上回宝钗也劝过他类似的话,结果宝玉抬脚就走,当场把宝钗晾在一边,尴尬得要死。

——然后袭人感概,幸好是大度的宝姑娘啊,如果换成那小气的林姑娘,碰到这样的待遇不知该哭成什么样,闹成什么样了!

——宝玉不屑,立马反驳说,林姑娘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否则,他也早就跟她生分了。

——袭人和湘云用一种包容小孩子的口气互相调侃,哦,这是混账话哦!而门外偷听的黛玉,却心头一阵热辣辣:“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7)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透露出的信息再明显不过了:宝玉长大了,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世人推崇的成功之道,他不屑一顾。宝钗、湘云、袭人都不理解他,他们都是站在俗世中人那一派的,都把宝玉这种叛逆看成是不成熟,都在心心念念想把他导向“正途”。唯有从来不和他讨论这些问题的黛玉,内心深处有着和他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宝玉直言,如果黛玉也说这些“混账话”,她也将会和宝钗、湘云一样受到他的冷遇。“小性子”的黛玉听到这样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喜上心头,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她确实从心里和宝玉的想法一致,确实不可能是说那种“混账话”的人,所以根本不可能得到宝玉的冷遇嘛!

茫茫人海,他们两个和俗人不同的异类,用这种方式确认了彼此是同一阵线。这样的感情,如何能不坚固?宝钗、湘云都不能得到宝玉的心,因为就算有两小无猜的基础,她们也没有跟上宝玉天马行空的心灵成长。而黛玉一直跟他同行,从青梅竹马,到灵魂知己,唯有到这种程度,才算真正完成情感的蜕变。两人的爱情,才真正显出最美的模样。

爱情最美的是遇到对的人(爱情最美的样子)(8)

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原创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