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说话的语气(先学会说话如何用词)(1)


中国文化达人:不懂小生(卫星:chaxi)

中国汉语中的禁忌,主要产生于迷信思想,人们往往认为,说出某个不吉祥的字眼,就会招来灾祸,于是交际碰到不吉利的词便改用另一个词语代替。渐渐地,这些词被人们熟悉,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能够丰富人的内涵,还能提升自己的魅力,得到上司的赏识。下面为大家说说“吉词”的来源和用法:

怎么培养说话的语气(先学会说话如何用词)(2)

挂彩(带花):本用于士兵打仗受伤,南方地区习惯用带花。这种形容手法是比喻。

弥留:形容人将死之际。出于《尚书·顾命》周成王的典故。

易篑(kui):同上。出于《礼记·檀弓》中曾子临死换席子的典故。

童言无忌:逢年过节,有人上门推销新年产品,不能开口就说“不要”,这样被视为将新年财神爷拒之门外,不想要应回“已有了”。小孩子说话口直,大人们常说童言无忌来解除晦气。

松花蛋、木樨汤:北方骂人喜用“蛋”,因此在一些菜名中“蛋”被视为不雅的,如皮蛋被称为“松花蛋”,鸡蛋汤被称为“木樨汤”等。

两性关系:中国人向来内敛委婉,即使正常关系也要用“办事”、“夫妻生活”等素雅的词代替。古典文学中则常用“云雨”形容,始于《文选·宋玉序》说楚襄王和宋玉在云梦之台见有云气,楚襄王问宋玉:“这是什么?”

宋玉说:“这是朝云。”

楚襄王问:“问什么称为朝云呢?”

宋玉说:“楚怀王曾游高唐,梦中与神女相会,走前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用云雨形容男女。

出恭、解手、净手:这是有关排泄的词语。古代科举考试,设有出恭入敬牌,如要大小便,领此牌才可如厕。解手出自《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净手是说便后要洗手。

重听:耳朵不好。人们很忌讳自己被说缺点,尤其是先天被直说。因此在说“耳朵聋”应用“耳朵有点不便”,文雅用词则用“重听”。

怎么培养说话的语气(先学会说话如何用词)(3)

平常交往中,忌用亵渎性的词语,一般有教养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羞于启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识民间真事,晓社会百态,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中国魅力文化!

本文为头条号茶戏作者原创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许可,谢绝引用发表。

想要了解更多中国民俗和风水文化,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茶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