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明溪畔的升纲村因其“人间仙境”般的浅溪而深受玩水者们的青睐,成为宁波市的一处热门消夏胜地。沿着明溪畔往上游走,五六公里开外的地方还有一个古村,和升纲村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有着清溪、浅滩和石桥,盛夏时节桥下也是游人如织。这个古村被称为奉化全境仅次于溪口镇的第二大民国史迹集聚地,可是近来却似乎很少被人提起,为什么呢?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1)

这个村子就是葛竹村。它大概在南北宋时期形成村落,其先祖为唐天佑年间明州刺史王敬玘的五世孙王爽。据说王爽原本住在连山乡万竹村,喜欢来这里采集箭竹做竹箬,每次来的时候他他都会带着午饭,并把它高挂在树枝上,饭过两个时辰而不凉,于是他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就搬迁到这里来居住,繁衍成村,起名葛竹。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2)

如果从南宋初年算起,葛竹村约有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千年古村,历史极为悠久。然而,它最让人熟知的标签是,蒋介石的外婆家。村子的鼎盛史也发生于民国时期,村子里接连走出了诸多军政要人,村子里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民国时期的建筑。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3)

葛竹村居于明溪畔(当时叫晦溪),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明溪是村子与外界联络的主要通道之一。当时溪水奔腾,犹如江水滔滔,有人甚至将明溪两岸形容为小三峡。蒋介石前往外婆家也是常常走水路,可见其江水之盛。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4)

和往日相比,明溪里的水衰退很多,曾经的汹涌波涛几乎变成了涓涓细流,宽阔的溪面上全是砂石。

葛竹村背山面溪,进入村子要先经过一座石拱桥。这座石拱桥名为葛竹桥,有一个大孔,两端各有5个小孔,有点赵州桥的意思。葛竹桥下一半是石滩,一半是清潭,潭水清可见底,刚好没过脚踝,成为一处极佳的玩水地。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5)

夏季时,桥下的阴凉处聚焦着大批游客。这些游客大多是组团前来,或者拖家带口,桌椅板凳、锅饭瓢勺俱全,场面比升纲村要壮观许多。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6)

过了葛竹桥就是葛竹村。这个村子在近代可是荣耀至极。蒋母亲王采玉的堂侄王震南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法官,1936年授陆军少将军衔,1941年升任中将军法执行监,后去台湾居住。村子里有王震南故居、王惜寸故居、王世和故居和王采玉旧居等。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7)

虽然村子里保存着大量的民国时期建筑,但是村子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宏伟,甚至有些残破,有一种人走茶凉的沧桑之感。即便是王采玉的旧居,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同样显得很斑驳。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8)

葛竹村的西面有一条古道,名为百步介,曾经是通往绍兴嵊县的唯一通道。百步介古道沿途有滴水飞泉、山顶观湖、石步清韵等风景,是一条美丽的旅游步道。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9)

说回葛竹村前的溪水。论阴凉程度,这里并不比升纲村逊色,但是似乎很少提到这里,为什么呢?我仔细想了一下,大概是因为这里在明溪的纵深处,距市区更远,无论是驱车前来还是乘坐公交车,都要走更远的路;二是这里的溪道平直,不像升纲村那样有一个弯道,对于喜好自拍的游客来说,这里相对不易出片。就像明溪源头处的壶潭村,景色极为美丽,却很少有人蜂拥而至,也是因为太远。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10)

事实的确如此。我来葛竹村游玩时辗转了好久,也坐了很久的车。来时的路上要经过驻岭村,那里的溪面更加宽阔,水也更加丰富,两边的风景也很秀美,相比较之下,人们更愿意选择路途更近的驻岭村和升纲村,而疏远了这里。即使如此,桥下还是聚焦了很多人,大概是附近的居民吧。

宁波红叶古道(宁波的又一个消夏胜地)(11)

旅游小贴士: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葛竹村”,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村子里有停车场。

4.公共交通:宁波火车站乘坐988/987路——“公交溪口站”下车,换乘572路公交车——“葛竹”站下车即到。

这里是楚语乐游记,推介优美风景,记述旅途风情,每日更文,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