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十三陵全景欣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十三陵全景欣赏(这里邀您拍出不一样的长城)

十三陵全景欣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8月30日,北京首个融入气象元素的大型文化旅游特色活动“观云逐影 魅力昌平——寻找昌平气象景观及网红打卡地活动”在昌平居庸关长城景区正式启动。

此次评选活动创新“文旅 气象”模式,搭建各领域融合发展平台,将深入挖掘昌平区气象景观资源,评选出富有魅力和人文内涵的昌平气象景观新地标,充分展现昌平“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彩赋能。

昌平区副区长白琳介绍,昌平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天然优势,素有“京师之枕”的美誉。这里坐落有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等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有白浮泉遗址、银山塔林等200余处各级文物,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在此交会。“运河之源、太行之首、居庸之要”,独特的地理位置涵养了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昌平又是山清水秀、生态宜居之城,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8.3%和67.2%。每年春天,居庸花海中“开往春天的列车”已经成为市民踏春赏景、拥抱自然的知名打卡地。大家熟知的“燕平八景”,虎峪辉金、银山铁壁、居庸霁雪等,其实就是昌平八景,多个景观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北京市气象局二级巡视员刘强表示,举办气象景观评选活动具有独特和鲜明的意义。北京市气象局在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同时,探索利用气象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能够发挥“非常别致”的作用。此次活动,就是将气象元素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为首都文化旅游行业添加别样的风景。此次活动是气象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文旅 气象”的创新模式,也是以特色活动扩影响、铸品牌、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大胆尝试,未来还能为全市范围内开展类似主题活动积累经验,形成宝贵的“昌平经验”。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气象局组织了专家团队制定气象景观评选标准,开展气象景观预报技术研究,为活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后续,还将充分挖掘活动的内涵,开展技术成果转化,为公众提供可视化、多样化的气象景观预报产品。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吴方表示,希望大家以昌平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为背景,在出现特殊的气象条件下,拍出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美景,寻找昌平新地标!比如每年冬至前后,在颐和园十七孔桥呈现出来“金光穿洞”的奇观,就是人文自然景观和气象条件结合下出现的美景,成了颐和园新地标图。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作品征集时间截止到2023年3月,分为线上征集和线下征集两种方式。活动期间将组织摄影家、专家学者或旅游达人在昌平著名人文自然景观开展采风活动。评选结果预计在2023年6月揭晓,优秀作品将通过举办主题摄影展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