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中,便是人生好时节”。“天有不测风云”,说的就是天气状况千变万化,不可非常准确地预知。但我们可以观察客观现象,研究自然规律,做出预判,从而避开不必要的损失。虽有风云不测,但仍从容应对!

☞✔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中有很多关于“天气-气象-气候-温度”的题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风云变幻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 已按顺序归纳单列出来并备注辨析,便于大家记忆、加深印象;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历史相关阅读】(点击查看)

喜迎“嫦五”携土特回归——学习强国中的“宇宙-航天”知识

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气体、元素”相关知识汇总与辨析

学习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专题

【相关题目与辨析】

1207.自然现象【 】的交替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选项:

雨季、旱季

春、夏、秋、冬四季

白天和黑夜

正确答案:春、夏、秋、冬四季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

【解析】划分季节通常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确定。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地球公转也造成了不同半球在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

1311.我国江淮流域每年初夏常常出现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的连阴雨天气,这一现象叫做【 】。

选项:

雷雨

梅雨

暴雨

大雨

正确答案:梅雨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

梅雨季节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

【解析】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140.沙尘天气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多发生在【 】季,它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

选项:

正确答案: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5)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6)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7)

【辨析】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地表极其干燥松散,抗风蚀能力很弱,当有大风刮过时,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

395.在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 】。

选项: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超强台风

热带低压、台风、超强台风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正确答案: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8)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9)

【辨析】常识类题目

960.国家级台风预警由低到高分别为【 】。

选项:

黄色-橙色-红色-蓝色

蓝色-黄色-红色-橙色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正确答案: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0)

【辨析】常识类题目,如图所示。

644.台风和飓风的不同点在于【 】。

选项:

强度不同

影响方式不同

“产地”不同,不同国家称谓不同

正确答案:“产地”不同,不同国家称谓不同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1)

【辨析】如图和题干所示。

470.当遭遇大风时,应避免走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在狭窄的通道中,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 】。

选项:

增大

不变

减小

正确答案:增大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2)

【辨析】"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一些楼间窄地的瞬间风力就大大超过七级,以至于行驶的汽车都会打晃。

1693.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 】。

选项:

台风眼

台风眼附近

台风云系外围

正确答案:台风眼附近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3)

【辨析】如题和图所示,常识类题目。

1793.有关台风登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台风登陆后强度锐减,影响较小

台风登陆后逐渐减弱,但仍可能带来狂风大雨影响

台风登陆就意味着过程的结束

正确答案:台风登陆后逐渐减弱,但仍可能带来狂风大雨影响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4)

【辨析】消亡之后的残留云系仍可以给某地带来长时间的强降雨。

1913.海啸所产生的浪高取决于【 】。

选项:

风力

海水深度

海啸波

正确答案:海水深度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5)

【辨析】海啸所产生的浪高取决于海水深度,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

1765.风能实际上是【 】的动能。

选项:

空气

太阳

正确答案:空气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6)

【辨析】风能(wind energy):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后气温变化不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

882.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一般发生在大气层的【 】中。

选项:

中间层

对流层

平流层

电离层

正确答案:对流层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7)

好天一直都在,只是有时飞的不够高看不到

【辨析】如题和图所示,常识类题目。

1095.在大气层中,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为【 】。

选项:

平流层

热层

对流层

散逸层

正确答案:对流层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8)

【辨析】如题和图所示,常识类题目。

384.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部和中部太平洋海水温度【 】的现象。

选项:

异常降温

异常增温

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异常增温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19)

【辨析】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1638.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 】的现象。

选项:

异常增暖

异常变冷

大幅震荡

正确答案:异常增暖

【辨析】同上题

1245.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 】外围郊区。

选项:

高于

低于

等于

正确答案:高于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0)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1141.天气预报中常提到的副热带高压是对我国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一般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 】天气。

选项:

凉爽

晴热

阴雨

正确答案:晴热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1)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522.形成海洋温差能的源头是【 】。

选项:

太阳能

热能

潮汐能

风能

正确答案:太阳能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2)

【辨析】海水温差能是指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的热能,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

846.地球上有两种能量可以支撑生命活动,一种是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即【 】,另一种则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反应。

选项:

风能

太阳能

地热能

正确答案:太阳能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3)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1070.太阳能是地球大部分能源的来源,下列选项中,属于太阳能的转化形式的是【 】。

选项:

风能

电能

热能

正确答案:风能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4)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959.根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 】时,称为高温天气。

选项:

35℃

38℃

40℃

正确答案:35℃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5)

【辨析】常识类题目

260.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37℃以上,发布高温【 】预警。

选项:

黄色

橙色

红色

正确答案:橙色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6)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1075.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 40℃以上,发布高温【 】预警。

选项:

黄色

橙色

红色

正确答案:红色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7)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427.为减缓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应该设定在【 】以上。

选项:

22℃

24℃

26℃

28℃

正确答案:26℃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8)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1452.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按危害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 】。

选项:

蓝-橙-黄-红

橙-黄-蓝-红

蓝-黄-橙-红

正确答案:蓝-黄-橙-红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29)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81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 】色表示。

选项:

正确答案: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0)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514.温度是对生物生长最具影响的环境因素,不仅控制着生物的【 】分布范围,还决定了海洋生物和陆生生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范围。

选项:

经度

纬度

正确答案:纬度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1)

【辨析】如题干与图所示。

1383.恒温动物是指热血动物,它们的体温【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能调节自身的体温保持恒定。

选项:

不会

正确答案:不会

【辨析】常识类题目。

974.热量传递主要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 】。

选项:

照射

加热

热辐射

正确答案:热辐射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2)

【辨析】常识类题目,如题干与图所示。

99.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一切温度高于【 】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比如白炽灯的发光原理便是热辐射发光。

选项:

零摄氏度

绝对零度

正确答案:绝对零度

【辨析】常识类题目。

991.一些材料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电阻会突然降为零,它们叫作【 】。

选项:

导体

超导体

绝缘体

正确答案:超导体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3)

【辨析】超导是指导电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下材料的电阻趋近于0的性质。“超导体”是指能进行超导传输的导电材料。

1229.飞船返回舱表面达到很高的温度时,气体和被烧蚀的防热材料均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区包裹着返回舱,对返回舱内部造成了电磁屏蔽,无线电通信便中断了,这被称为“【 】”。

选项:

音障

热障

黑障

正确答案:黑障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4)

【辨析】黑障是发生在大气层的一种特有现象。当卫星、航天飞船、洲际导弹等空间飞行器以很高的速度再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失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

1784.一个研究全天气温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 】。

选项:

自变量是实验员,因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一天中的时间

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

自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因变量是温度

正确答案:自变量是一天中的时间,因变量是温度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5)

【辨析】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因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时间是自变量。

1636.根据《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本条例所称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 】、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选项:

防雹

消台风

消霾

正确答案:防雹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6)

【辨析】常识类题目。

94.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 】温湿季风气候区,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等特点。

选项:

热带

亚热带

正确答案:亚热带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7)

【辨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的地带。

983.国家 5A级旅游景区明月山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属【 】气候,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地质博物馆”的美称。

选项:

温带季风

亚热带湿润季风性

高原山地

热带雨林

正确答案:亚热带湿润季风性

【辨析】同上题。

385.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和级别,由【 】规定。

选项:

国务院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中央气象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8)

【辨析】常识类题目。

188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 】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

选项:

电视台

广播电台

气象台站

正确答案:气象台站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39)

【辨析】常识类题目。

96.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的避暑城市是贵州省【 】市。

选项:

贵阳

六盘水

安顺

毕节

正确答案:六盘水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0)

【辨析】中国凉都六盘水。

77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主要反映【 】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概况。

选项:

淮河下游

黄河上游

长江中下游

黄河中下游

正确答案:黄河中下游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1)

【辨析】常识类题目。

113.1988年 9月 7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是【 】。

选项:

风云一号 A星

风云二号 A星

风云一号 B星

风云二号 B星

正确答案:风云一号 A星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2)

【辨析】FY-1A于1988年9月7日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是试验型气象卫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有能力自己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国家的行列。

122.静止气象卫星是在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工作的气象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相对【 】静止。可以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

选项:

月球

地球

太阳

正确答案:地球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3)

【辨析】在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工作的气象卫星。

114.可见光云图观测的是物体的【 】。

选项:

温度

反照率

高度

正确答案:反照率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4)

【辨析】卫星在可见光谱段测量来自地面云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将卫星接收的这种辐射转换为图象称为可见光云图。卫星在可见光波段接收辐射与物体的反照率和太阳的天顶角有关,若太阳天顶角越小,物体的反照率越大,则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大,反之则越小。在可见光云图上,辐射越大,色调越白;辐射越小,色调越暗。通常云层越厚,反照率越大,色调也越白。

地理气温特征的答题模式(强国争上游答题中的)(45)

声明:

1.题目来源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供爱好者一起学习交流使用;

2.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我会及时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