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全长达到17.9米,最大直径达到4.2米,内部的空间达到50立方米。这么大的尺寸,让问天实验舱成为了当前世界上长度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比载人飞船大得多,也比国际空间站的各个舱段大得多。实验舱的尺寸这么大,其实也恰好说明了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的强大之处,要知道,这可是高度接近6层楼的大型航天器。这一个实验舱的到来,将会让我们的空间站内部活动空间更大,能够满足更多航天员同时在轨,他们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舒适。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1)

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

相信大家这段时间都在等待问天实验舱发射的好消息,现在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了。作为中国空间站主要舱段之一,问天实验舱的功能也非常强大,配备了诸如生命生态、变重力科学之类的实验柜,可以让我们在太空中开展动物、植物、微生物相关的一系列科学研究。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2)

除了可以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以外,问天实验舱也能够满足航天员在轨生活、休息。因为问天实验舱的生活设施和天和号核心舱是一样的,也有3个睡眠区、1个卫生间,还有厨房。也就是说,在问天实验舱与天和号核心舱组合体交会对接以后,我们空间站的睡眠区就会增加到6个,可以满足6名航天员一起在空间站内生活、工作一段时间。在太空中,这些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呢?是不是也像在家里睡觉那么舒服?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3)

虽然现在问天实验舱还没抵达空间站组合体,航天员还没正式进入问天实验舱建立居住环境,但是中国数字科技制作的“中国空间站全景虚拟漫游”系统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这个“太空观景别墅”内部究竟什么样。“中国空间站全景虚拟漫游”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沉浸式体验、交互式操作的数字化系统,我们可以看到问天实验舱内部的布局,当然就包括睡眠区的布局。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4)

虽然设施都差不多,但是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布局和天和号核心舱的布局完全不同。在布局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问天实验舱的一侧有很多实验柜、操控台,在另一侧则是3个并排的睡眠舱,这些睡眠舱看起来就是要航天员“站着”睡觉的。而之前我们看到的天和号空间站睡眠舱则是“躺着”睡觉的。在问天实验舱内“站着”睡觉和在天和号核心舱内“躺着”睡觉会不会有不同的体验呢?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5)

如果在地面站着睡觉,肯定是不舒服的,没法完全放松,但在太空中睡觉,就没这么多讲究了。因为这些航天器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运行,处于失重的状态,也就是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在失重的状态下,其实没有所谓的上、下之分的,也就是说,躺着和站着没有任何区别的“躺着”睡和“站着”睡的体验是一样的。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6)

由于在外太空中没有受到重力,所以身体可以很放松,长时间在太空中睡觉返回地球以后,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航天员翟志刚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睡觉的问题,他表示刚刚从太空中回到地面时,不论地面的床有多软,躺在上面都硌得慌。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7)

延伸阅读:空间站的水哪里来的?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在太空中生活还是一件让人充满了憧憬的事情,都想知道在太空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在太空中飞行的空间站、飞船内部空间其实不大,能够搭载的物资也不会很多,特别是诸如氧气、水、食物之类的消耗物资越用越少的,每位航天员1天需要喝4.4L水,水从哪里来?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8)

空间站内的水其实是从地球上运输上去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射货运飞船给空间站送补给的物资,这其中就包括食物、水、燃料等。不过,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内生活6个月就需要2000多升水,如果全部水都用货运飞船送上去,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所以,不得不使用“再生水”。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9)

在空间站、飞船内的“再生水”,就是将航天员产生的一些废水(包括尿液、汗液等)进行处理。例如尿处理子系统会将尿液蒸馏,产生的水蒸气冷凝以后就会形成蒸馏水,这些蒸馏水再经过深度净化处理以后达到饮用级标准,就可以循环利用了。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10)

除了将这些废水进行处理产生“再生水”以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将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经过系统处理以后也会产生水。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搭载的物资中就有一套二氧化碳还原系统。

卫星发射后航天员怎么进入太空舱(问天实验舱床位布局曝光)(11)

在空间站内将废水、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产生“再生水”,不仅可以节约空间站的运营成本,也让空间站的运营难度大幅度降低。因为这些废弃物没法直接排放到太空中,如果我们不对这些废水、二氧化碳进行处理,那在空间站内的废水、废气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循环利用废水,既可以解决空间站废水越来越多的问题,又可以大幅度降低空间站的运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