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传感器是根据电涡流效应进行工作的,即利用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在金属体内形成自行闭合的电涡流线,这种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电涡流效应是谁发现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电涡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涡流效应是谁发现的

电涡流传感器是根据电涡流效应进行工作的,即利用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在金属体内形成自行闭合的电涡流线,这种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

最先发现电涡流现象的是François Arago (1786–1853),第25任法国总统,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1824年,他率先发现并命名旋转磁场,以及绝大多数导体均可以被磁化。他的发现后来被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整理和最终完善。

1834年,Heinrich Lenz发布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法国物理学家Léon Foucault (1819–1868)于1855年发现,在磁场两级中间,旋转铜制圆盘所需要的力更大,于此同时,铜制圆盘受内部感生电涡流的作用而发热。

1879年David E. Hughes率先采用涡流技术进行了非接触测量,用于分拣金属被测物。

1980年,德国米铱公司率先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用于工业生产环节检测

1988年,德国米铱公司发布了全球最小尺寸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使得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电涡流原理获得精准的测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