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已经离开赛场的周洋以另一种方式,重回大众视野。

她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担任火炬手、和王濛一起解说比赛、拍各种搞笑段子、和粉丝分享隔离生活……这些不同场景下的碎片连接在一起,向大家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周洋。

曾经,她是躲在王濛身后的小妹妹,初战冬奥就将两金收入囊中;王濛退役后,她又扛起中国短道速滑大旗,将前辈们的荣誉延续。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王濛和周洋再次携手,为观众们带来别开生面的解说。近日在与中新体育的对话中周洋直言:“看着别人比赛,比自己上场还要紧张。”

如今,没有了繁重的比赛任务,周洋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充实自己,未来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爱上短道速滑。

周洋王濛比赛经典时刻(解说比赛比自己上场更紧张)(1)

中新体育:最近大家都很关注吉林的疫情。居家隔离期间,你是如何打发时间的?会继续保持运动的习惯吗?

周洋:我性格比较慢,在家里基本上就是看看书,听听歌,没事的时候运动运动。希望自己能有很好的状态,在春暖花开时更好地出发。

我们运动员虽然退役了,但如果一直闲着,身体也会不舒服,所以会保持运动的习惯。

周洋王濛比赛经典时刻(解说比赛比自己上场更紧张)(2)

资料图:索契冬奥会,周洋卫冕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富田 摄

“双子星的”友谊

中新体育:冬奥会期间,你和王濛一起解说了比赛。看着别人比赛和自己上场,哪个更让你紧张?

周洋:解说比赛会更紧张。我自己上场,起跑枪声响起后,就会想着战术、想着怎么滑。但看队友比赛,你知道什么时候要超越,但你不知道他怎么想,又希望他拿冠军,所以会更紧张。

中新体育:前几天王濛解说了一次女足比赛,你看了吗?

周洋:是的。我真是不怎么懂足球,看王濛解说,也是想去学习一点除了短道速滑之外的体育项目。

中新体育:之前你翻唱了王濛的新歌,练习了多久?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周洋:学了大概一两个小时。这首歌的歌词其实让我很有共鸣。让我感触较深的是那句:“这辈子我经历过最热血的场景,是领奖台上响起国歌看到全场起立。”然后再配上音乐,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我觉得王濛唱得很好。感觉她做什么都是“天花板”,就像那句话说的——“一生要强的老王”。

周洋王濛比赛经典时刻(解说比赛比自己上场更紧张)(3)

资料图: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女子1500米比赛,中国选手周洋最终获得B组决赛第一名,无缘奖牌。图为周洋在B组决赛中。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特别的冬奥体验

中新体育: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担任火炬手,感受如何?

周洋: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和期望。能够担任90后代表,去开幕式现场参与北京冬奥,是非常荣幸的事。感受现场气氛的时候,觉得特别兴奋。

中新体育:看着拼搏的冬奥健儿们,你会怀念曾经在赛场上的日子吗?

周洋:现在看到之前那些比赛视频,会觉得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运动生涯是一段特别难得的经历。虽然有低谷,但身边的人都愿意帮助你。这一路上,不管好坏,都有人陪伴。现在大家都退役了,但还是彼此关心。

中新体育:小时候你是如何被教练发掘的?你是很淘气的孩子吗?

周洋:小时候开运动会,我在学校里跑得很快,教练选队员的时候就问我要不要学滑冰。那个时候是夏天,一开始是学轮滑,我觉得很好玩,自己也很喜欢。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小时候我就“蔫儿淘”。家里有柜子,我爱爬高。从前我妈买巧克力,一天只让我吃两块,剩下的放柜子顶上。她不在的时候,我就爬上去拿。

周洋王濛比赛经典时刻(解说比赛比自己上场更紧张)(4)

资料图: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周洋(右)在开幕式上传递火炬。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新体育:很多网友关心你的伤病。职业运动员应该如何克服伤病的影响?

周洋:只要心里有目标,就会想着要克服一切困难。伤病是一个运动员的勋章,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中新体育:现在很多家长愿意送小孩去学短道速滑。对这些孩子,你有什么建议吗?

周洋:首先要培养兴趣。如果不喜欢这项运动,可能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从业余到专业,再到国家队,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要看家长怎么引导,以及孩子自己的想法。

中新体育: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可以透露一下吗?

周洋:现在我在大学当老师。我还是希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自己的力量推广短道速滑,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运动。

(中新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