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和橙子,堪称水果界的两霸,好吃又不贵。现如今,这两种水果自然逃脱不了吃货们的魔爪,但在古人眼中,它们却是致富的法宝。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1)

早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当时丹阳太守李衡在武陵种下橘树千棵,等到临死前,便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为你留下千头木奴,足以成为你继承的产业。”后来,人们就把橘树别称为“橘奴”。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战国时期屈原的这首《橘颂》无疑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佳作,但实际上,橘子在中国种植的历史,比它在古籍中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2)

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都表明,我国在四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栽培柑橘。《尚书》中曾说过,“厥包橘柚为锡贡”,所以早在先秦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劳动人民已经开始了柑橘的栽培和进贡。

南京大学的武黎嵩老师曾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提到,早在汉朝,在蜀汉、江陵一带(也就是在今天的四川和湖北的西部),曾大面积种植橘树,不仅如此,汉代还有专门设置负责收购和转运桔子的“橘官”。可以想见,橘在汉代人们的生活消费当中是十分重要的水果。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3)

《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提到了一类被称为“素封”的人,他们虽不入仕做官,却因为拥有大面积的田园而声名显赫,这一类富人中,就包括一些拥有上千棵橘树的富户,其社会地位和所享受的生活,“皆与千户侯等”。

如今我们提起长沙的橘子洲,大多数人最先可能会想到那句“独立寒江,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其实“橘子洲”就是因为唐朝时期这里盛产南橘,甚至可以远销江汉等地而得名。杜甫也曾为此写下了“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的诗句。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4)

如今的橘子洲

长时间的种植经验积累,最终自然会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时间到了唐宋时期,关于“橘子”的文字记录大量出现。北宋欧阳修所著的《新唐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当时南方各地向朝廷进贡柑橘的情况,其地域涵盖了如今湖南、湖北等十一个省。

柑橘和橙子不仅作为贡品大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在很多地区,它们还被做成了各种独具特色的食物。我们之前就为大家介绍过《山家清供》中的名菜蟹酿橙,(戳这里了解更多)除此之外,《儒林外史》中也有提到过“橘酒”。

宋朝宋孝宗时期,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柑橘专著——《橘录》出现了。《橘录》的作者韩彦直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长子,他在担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时,经过广泛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写成了这部十分严谨的科学著作。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5)

《橘录》序

到了明清时期,种植橘子已经成为农人一普遍的求生手段。比如,清代吴震方在《岭南杂记》中记载:“广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

作为橘子的重要原产地之一,中国在过去四千余年的历史中,将这种水果推向了全球。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中国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的佛罗里达。除此之外,橘子经阿拉伯人传遍欧亚大陆,以至于橘子至今在荷兰和德国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6)

和橘子一样,橙子的种植在我国也有相当久的历史,西班牙农业研究所基因组中心专家就曾发布消息称,“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甜橙是由柚子和橘子杂交而来,这个杂交过程发生在大约3000年前、如今的中国西部地区。

在过往的4000余年中,橙子和柑橘都是中国人致富的重要手段。原红塔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禇时健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他在73岁高龄重新创业,选择了在哀牢山的深山中潜心种植橙子。禇橙名满天下,不仅在于商业上的成功,也在于一种永不言败的勇气。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7)

2001年,73岁的褚时健与老伴承包荒山开始种橙子。十余年后,褚橙年产10000吨,利润超过6000万元,这种好吃的“励志橙”伴随着老人的故事,风靡全国,而当年跟着褚时健一起种植橙子的贫困户,也都获得了十万左右的年收入。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褚时健和夫人马静芬对历史也同样很感兴趣,在一次采访中,马静芬老人特意提到,自己会对姜鹏老师文章中一些重要的段落和知识抄写下来,随后她分享了她的读书笔记,上面写的是“司马光的人才观”。

褚橙由来(褚橙之前的橙子史)(8)

马静芬老人的读书笔记

近日,“褚橙”的创始人褚时健在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1岁。这位传奇的企业家为后人留下“千头橘奴”之后飘然而去。一代传奇,就此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