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在近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提供的《诗经》特种邮票介绍中,集邮者们注意到其中一句话是:“作为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的延续,该套邮票采用套票版张设计形式……”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2)

《诗经》套票版张

何为“套票版张”?其实指的就是将整套邮票印在一个邮局全张上,并且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形式邮局全张的一种邮票版式,此次官方定名为“套票版张”,也算是对这种邮票版式名称的“盖棺论定”了吧。

喜欢溯本寻源的邮迷们都知道:自1997-16《黄山》邮票发行以来,对此类邮票版式的叫法,集邮界曾经作过多次讨论,并提出过多种建议名称;国家邮票发行部门的相关称谓和权威邮票目录中的相关标注,也出现过不同的版本。

那么,最终是如何定名“套票版张”的呢?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起初的不同叫法:小版张、小全张、全版张、单套版张、大版张、小版张印刷

1997-16《黄山》邮票发行以后,其全新的版式特点引起了集邮者的极大兴趣,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其版张称谓的讨论。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3)

《黄山》邮票发行之初,湖北集邮者梁耀华以《试给〈黄山〉邮票贴切称谓》为题,在1997年11月15日的第21期《湖北集邮报》上撰文指出:尽管《黄山》邮局全张兼有小版张和小全张各自的一部分外观特点,但细究之下,实际上与“小版张”和“小全张”的基本内涵并不相符(鉴于此,有邮迷建议合二为一,称之为“全版张”。但此称谓显然含义模糊、不易理解);最关键的是,若以“小版张”或“小全张”称之,则无法凸显出其“一版上只有一套邮票”和“仅有此一种版式”等两个全新特点。所以他在文中建议:若以“单套版张”谓之,则含义明确、清楚易懂。这既能区别于“小版张”和“小全张”的不同属性,又能清晰揭示出其全新特点。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4)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5)

继《黄山》之后,“海底世界”“民族大团结”等邮票相继面世,成为一种“系列版式”。但集邮界对它们的称谓仍较混乱,而且明显不妥。如:有集邮者感到用“小版张”或“小全张”等已有的名词谓之显然不妥,却一时又没有权威的称谓出台,于是就自己暂时给起了个意思含糊、内涵不明的名称——“大版张”,在文章中使用。

而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尽管也有同感,却又不便急于轻易使用新名词,所以只好折中,在权威的《新邮预报》中以“小版张印刷”来表述(即“按照小版张的样式印刷”之意。但这并非称谓名词,而是类比式描述)。谁知,一句“小版张印刷”,竟成了不少集邮者又回过头去,错误地称这类邮局全张为“小版张”的依据。

在此情况下,梁耀华又以《〈民族大团结〉邮局全张称谓之我见》为题,在1999年12月31日的第12期《金陵邮坛》上撰文,分析了上述“小版张”“小全张”“大版张”等称谓的不妥之处,并指出:鉴于此类邮局全张已经形成具有后续发展趋势的“系列”(而非个案或特例),所以在已有名词无法恰切称谓的情况下,有必要集思广益,及时为它们取个新名称。他在文中再次建议以“单套版张”谓之。

此后不久,梁耀华致信时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许孔让先生,希望由全国集邮联学术委员会牵头组织研讨,拿出权威的结论性名称。许副会长很快回信说:已把这个建议转交给有关部门研究了。

之后的新叫法:S、小版票

随着2000-3“野生动物(Ⅰ级)(一)”、2001-4“野生动物(Ⅰ级)(二)”、2004-24“边陲风光”、2004-26“清明上河图”、2005-20“十大将”、2005-25“洛神赋图”等邮票的相继发行,对此类邮局全张称谓问题的讨论,一直是集邮界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之一。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6)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7)

2005年第100期《中国集邮报》发表了侯路先生的《邮票套号后的“S”代表什么?》一文,问:在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1997-16S《黄山》等4套邮票的套号后均加了字母“S”,这个“S”代表什么?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8)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9)

其实,该《目录》中的这4套邮票除“民族大团结”外,中、英文名称中均已明确标明“(小版张)”和“(Sheetlet)”。可见,“S”显然就是指的“小版张”(Sheetlet)。只不过,可能编辑者也意识到了“民族大团结”邮票一版多达56枚(明显不符合“小版张”的通常外观),不宜标注为“小版张”,故未像另3套那样,在名称中标明“(小版张)”和“(Sheetlet)”字样。但为了格式上的统一,仍在套号后加上了“S”。这一矛盾现象反过来也表明,把1997-16《黄山》等邮局全张称作“小版张”是不妥的。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0)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1)

这就是说,连权威的《邮票目录》中都因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性称谓,而在不恰当地沿用“小版张”的老名称。因此,尽早拿出一个结论性的统一名称,就显得更加紧迫而必要了。

那段时期,我国邮票发行部门及全国集邮联名词审定委员会都还没有对此拿出结论性的统一名称。其间,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在把邮票发行政策和办法向社会公布时,将仅有一种邮局全张的小版邮票称为“小版票”(起初称“小版张”,后因觉得不妥,容易跟J59“中国展览会”等真正意义上的小版张混为一谈,故根据许多集邮者的建议,改称“小版票”)。但从集邮名词的角度看,“小版票”的叫法显然也不能揭示出这些邮票版式的特点。

权威部门的“摇摆”

与此同时,在《中国集邮报》等权威集邮报刊上,不少相关文章中已相继开始把它们称为“套票版张”。其内涵与梁耀华率先提出的“单套版张”一词完全一致,因此可以说是“单套版张”的“又称”。

前述人民邮电新世纪版《邮票目录》所遇到的“尴尬”,显然已引起了编辑者的注意。所以到2009年版和2015年版《邮票目录》中,干脆选择了回避对此类版张称谓的标注,而只标明“6枚连印”“8枚连印”“9枚连印”“10枚连印”“12枚连印”“56枚连印”等。

另一方面,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布的官方邮票发行通告中,对此类版张的“整张枚数”栏,统一标注为“?枚(1套)”。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印行的权威《新邮预告》彩页中,对邮票版式的表述则出现了一些“摇摆”。例如:对2014-20《长江》的表述为“九图连票形式”;对2017-3《千里江山图》的表述为“九图连印的方式”;对2017-11《中国恐龙》表述为“套票版张”——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2)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3)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4)

从最初梁耀华提出“单套版张”,到之后集邮界出现“套票版张”的称谓,再到后者自2017-11《中国恐龙》起被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在权威《新邮预告》或新闻通稿中采用,前后经过了20年时间。

希望“套票版张”的称谓能从此被固定下来,并统一用于今后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邮预告》、权威《邮票目录》和《集邮名词大词典》,以及广大集邮者的文章中。

作者:尤福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5)

欢迎微信订阅

《集邮博览》

2018年第9期

定价:15元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6)

▶◀

2921年邮票预订(20年了最终定名套票版张)(17)

往期精彩回顾

《集邮博览》投稿邮箱

期刊:jiyoubolan@263.net

48804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