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质量加速时,它会在时空的结构中产生涟漪。这些被称为引力波。科学家已知的最强引力波来源于一对轨道黑洞合并时的情况。 然而,当两个黑洞在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时间里相互接近时,它们发射的引力波功率和频率要低得多。我们的探测器很难检测到它们,但通过脉冲星我们便可以检测到它。

回忆一下,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经历:你正身处一个拥挤嘈杂的空间,似乎听见了某种熟悉的声音,又好像是有人在叫你的名字,这种声音不大不小,足够引起你的注意,却又不让你听清到底在说什么?

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正处于这种情况。只不过,这个拥挤的房间是宇宙,房间里的人是巨大的、正相互吞噬的黑洞,不断发出的杂音是压缩时空的“波”,与此同时,天文学家们将遍布银河系的几十颗高速旋转脉冲星作为“耳朵”来“探听”这种“波”。

好的,让我们把时间往回倒。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主要(甚至可以说是最大)成就、现已被证实的预言,即:当质量加速时,会在时空中产生“涟漪”,称为“引力波”。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1)

图解:两个超大质量黑洞相撞合并。图源:ESA

对于加速度较大的超大质量物体来说,引力波的威力则更强大,因而已知的最强引力波源是黑洞双星合并。黑洞双星的质量非常大,在合并前,它们相互绕转的速度几近于光速。在合并时,引力波辐射出的能量也是大得惊人,哪怕是星系中所有恒星的总辐射能量,相比之下也是九牛一毛。不过,引力波到达地球时已是极其微弱,目前的手段鲜少能探测到它。

经过几十年的漫长探索,终于在2015年9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探测到了首个引力波信号。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并且后续又探测到了引力波信号。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2)

图解:即将合并的黑洞双星系统。图源:Mark Myers/OzGrav

对于两个黑洞合并前和合并瞬间发出的引力波,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观测设备还是较灵敏的。引力波的频率非常高,在几十到几百赫兹之间——1Hz表示每秒有一个引力波经过你的身边,2Hz即每秒有两个……依此类推。

然而,当黑洞在数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彼此接近时,它们仍在发射引力波,只不过功率和频率要低得多。每隔几分钟,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就会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合并一次,也就是说,有数十亿个黑洞正在相互接近,它们发出极低频率的引力波,低至几纳赫——这意味着每十年或二十年就会有一个引力波经过你身边。

没错,就是低频。有几十亿个黑洞从天空的四面八方飞来,从宇宙空间中的各个黑洞飞来,这些到达地球的引力波,合起来发出“嗡嗡”的背景声,如同拥挤房间里的声音。因为频率太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无法探测,倒是有另一种方法可以“听到”它们。

中子星是爆炸的大质量恒星的超致密坍缩核心。质量可与太阳相当,但只有十几千米左右的宽度。换句话说,如果挖出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那么其重量将达到美国所有汽车的总和。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3)

图解:中子星周围的磁场。图源:Casey Reed/Penn State University

有一类中子星,它们有着很强的磁场,强磁场把辐射封闭起来,只能从两个磁极发出远离它们的强辐射光束。由于这类中子星的高速自转,磁极光束像灯塔“窗口”发出亮光射向海面一样扫过宇宙空间。当这些光束扫过我们的上空时,地球上的我们会看到“眨眼”一样的周期性闪光,这是因为它每自转一周,我们就接收到一次它辐射的电磁波,于是就形成一断一续的脉冲。我们称这类中子星为脉冲星。

每秒旋转上百次的脉冲星,称为毫秒脉冲星。极大的密度保证了极其稳定的自转。通过在离散的时间间隔内观测的这些“闪光”可以发现:高速且稳定的自转成就了脉冲星作为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4)

图解:受黑洞引力波影响的地球相对于脉冲星的位置图。图源:NANOGrav/T.Klein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当一个引力波通过地球时,它实际上会交替压缩和拉伸空间及地球本身。但这种扭曲小到你永远感觉不到它,甚至连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都几乎检测不到它。从我们整个星球的尺度上来看,地球的大小也只改变了一个原子的直径。可以说,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毫秒脉冲星是非常精确的时钟。如果你用射电望远镜观察,引力波穿过它时,会改变射电望远镜和脉冲星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它们的相对距离。同样,这种影响非常小,要想在单单一颗脉冲星上观察到它是几乎不可能的。

除非持续观测多颗脉冲星几十年,才可能在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相互旋转时,探测到它们发出的以纳赫为单位的“嗡嗡”背景声。

这绝对是件值得记录的大事。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5)

图解:两个相互环绕但转轴不同的黑洞。图源:LIGO/Caltech/MIT/Sonoma State (Aurore Simonnet)

这是北美纳赫兹引力波观测站(NANOGrav)的项目之一。在十二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已经观测了47颗毫秒脉冲星,以求捕捉到这个信号。该项目对数据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说,脉冲星需要非常稳定,每个脉冲星要有至少三年的数据,47颗脉冲星中有45颗符合这一要求。

其中还发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信号源,哪怕科学家们设想了各种可能,包括观测误差、地球公转的复杂过程(以及其他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的影响)等等。

这种信号仍在持续发出。

事实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来自宇宙中那些相互吞噬的“怪兽”黑洞,只有一些吻合的特征,而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按照目前的观测频率,要想进一步确认,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观测更多的脉冲星。

找对方向确实能振奋人心。虽不能完全确定是什么,但也是发现了一些东西。

引发引力波一般具备什么特征(灵敏的脉冲星之耳)(6)

图解:“这不是外星人。”图源:Phil Plait

之前,科学家们利用西弗吉尼亚的绿湾射电天文望远镜(GBT)和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不幸的是,近期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坍塌事件导致项目不得不暂缓进行,虽然有人建议重建天文台,但这需要一段时间,因而他们正在多方面寻找合作者和望远镜。

希望最近发出的求助能够得到应允的回应。当这些不可思议的物体彼此靠近时,探测到这种时空振动的嗡嗡声是令人震撼的。它们正在走向一次史诗级的大合并,将释放出与宇宙中所有恒星总和一样多的能量,但也只能通过观测宇宙中超致密星体的变化来见识其中的威力,而无法直接观测。

这本是星际迷航级别的事儿,但现在我们却在做。真是奇妙至极!

作者: Phil Plait

FY:梦里花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