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横遍野的智能手机战场存活下来的玩家们,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意思,在围绕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屏生态市场,各家已经做好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

「荣耀将像做手机一样做智慧屏,它的诞生标志着大屏行业进入智慧屏时代。」

7月15日在北京举办荣耀新品类沟通会上,华为荣耀业务部总裁赵明正式宣布了自家新品类的到来。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新品发布会,而是宣布产品新系列——智慧屏,并且荣耀还宣布首款产品的正式发布时间定在8月。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

很显然在「做不做电视」这个问题上,华为(荣耀)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主管整个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华为绝不会做电视...但这其实并非是华为(荣耀)的出尔反尔,很多人当时都忽略了余承东后面补充的一句话:华为将会做一些具备电视功能的智能大屏产品。

「新势力」入场

对于上游产业链的人士来说,华为(荣耀)将推电视新品的消息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早在年初就传出消息,华为的团队在频繁接触电视界人士,为即将正式推出的产品寻求渠道建设、产品营销方面的建议。据透露,华为智能电视新品或由京东方旗下的苏州高创代工,液晶面板也由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两家屏幕面板供应商提供。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2)

此前华为两款液晶电视通过3C认证

紧接着华为的电视新品通过3C认证的消息,让华为做电视的消息获得了「实锤」。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相关页面显示,型号为OSCA-550和550A的两款华为液晶电视产品已于5月29日获得认证,申请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厂商为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和互联网领域重要战略布局的子品牌,荣耀这回担当了整个华为体系智能电视战略的前锋角色。一位华为高层在2016年接受媒体采访中曾透露:关于是否做电视,华为内部经历了长时间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的统一意见是:「如果不能给电视这个传统产品带去创新,仅仅在原有市场展开竞争,华为就没有必要做」。这也就意味着,华为 荣耀在进入电视产品的战略论证周期,已历经3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早在2015年荣耀就跟当时的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合作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A55。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3)

其实早在2015年,荣耀就和酷开合作推出过智能电视产品

如果说华为和荣耀做电视的战略是布局已久且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作为一直以来都留给大家「手机厂商」印象的一加宣布要做电视的消息就让人有些出乎意料了。要知道即便是在智能手机领域,一加的产品策略一直都是「只做精品」。长期以来,曾经在智能手机领域遭受过折戟之痛的一加在产品线的开拓上,一直都秉持着谨慎且保守的策略。

不过,一加看起来也不是蒙眼狂奔进入这个战场。「我们认为今天的电视与五到十年后的电视是不同的,一加希望可以提前准备,参与到这个重大转变,并致力于探索传统电视行业新的可能性。」一加创始人兼CEO曾经在公开场合解释过一加做电视的初衷。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4)

最近一款名为“一加遥控器”的远程控制设备通过了蓝牙联盟的认证

一加认为对于现如今的用户来讲,有四个最主要的应用场景:移动、家庭、车载和办公。而「家庭」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验还处在「互联网初级阶段」,更谈不上智能。「抱着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期待,我们希望以一个探索者的心态投身互联网智能家居领域,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从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设备——智能电视入手」。去年9月刘作虎在微博上发布的这篇名为《更好的科技生活,除了智能手机,我们还能做什么》的长文,正式宣告了一加进军智能电视市场的消息。

两股新兴力量的加入,让原本就不是很平静的智能电视市场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要说到智能电视,一个绕不开的品牌便是小米。从2013年9月首发至今,小米电视已发布了四代产品,涵盖从32英寸到75英寸、从769元到9999元的各个区间和种类。2018年,小米智能电视出货量840万部,同比增长226%;2019 Q1小米电视出货量达到260万台,同比保持翻倍的高速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保持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第一。同时小米电视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后进入印度、印尼、俄罗斯等市场,并在不到两年内牢牢占据印度电视市场Top 1。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5)

小米董事长雷军对于小米电视在未来小米整个AIoT战略的定位是:枢纽产品。作为家庭中屏幕最大、交互性最强的电器,雷军很早就看到了智能电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做出了前瞻性布局。按照官方的说法,小米会把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家电作为未来10年持续发展蓝图的核心拼图之一。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6)

小米电视的全球出货量实现了高速增长

面对新的竞争对手准备入场的消息,对于正在攻城略地的小米电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不过小米电视总经理李肖爽此前表达过自己对于友商加入智能电视市场消息的看法,他认为电视这个行业一直都很热闹,每年都会有新的竞争者进来,这是一个常态。而市场份额的交替变化,是厂商之间自由竞争的正常结果。小米需要做的就是保持高速发展,继续做产品创新,提高效率和自己的实力。

小米电视给自己制定的2019年两大战略目标是:冲击中国市场第一的宝座、加速推进国际化。雄心勃勃的小米,面对的是中国智能电视市场纷繁复杂的竞争局面。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7)

乐视TV也曾经是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代表

在中国智能电视市场中除了小米,还有乐视、暴风TV、PPTV、微鲸......等一众新兴品牌,这些新兴品牌的成立时间,大多是在2015年互联网电视概念正风生水起的时候。这其中乐视是中国最早的智能电视品牌之一,也是曾经能够和小米电视分庭抗礼的新兴电视品牌。不过后来受制于整个乐视体系的轰然倒塌,乐视电视因此元气大伤,沦为二线。不过,乐视和其他一众新兴互联网电视品牌一起贡献了相当一部分的线上出货量。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8)

中国智能电视品牌市场占有率分布

从市场份额上看,中国智能电视的主力目前依然是传统电视品牌。其中创维、海信、TCL三家占据了三成多的市场,其中创维以13.7%的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智能电视市场份额第一。而除此之外,还有康佳、长虹、海尔等品牌也不容小觑。这些传统电视品牌的优势在与其多年以来积累起来的线下渠道能力。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农村,这些传统电视品牌依然具备较强的市场号召力。

不可忽视的还有三星、索尼、夏普、LG等日韩品牌。这些日韩品牌整体市场占有率并不能跟这些国产品牌相比,但凭借其在上游供应链和技术优势,这些品牌依然占据高端智能电视市场的统治地位。

电视的未来是不是「电视」?

智能电视市场大致经历了2015年前后诞生,2016、2017高速增长,2018年至今初步进入饱和期的状态三个发展阶段。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全球电视品牌共出货1555万台,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4.9%。受备货节奏影响,中国区与海外出货同比分别下降11.2%和4.1%。而中国目前在售的电视产品的八成以上都是智能电视。整体出货量的下滑,已经足以证明:智能电视已经进入了争夺存量市场的阶段。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华为、荣耀、一加等手机品牌要在这个时候进场?

其实从各家关于智能电视新品的表述来看,他们要做的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正如华为所说,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做一款电视产品。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9)

正如华为所说,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做一款电视产品

拿荣耀来说,为了区别与传统的电视产品,荣耀给他的大屏产品系列冠以「智慧屏」的名称。在荣耀的设想中,智慧屏将承担家庭中的更多角色,它不仅是家庭的影音娱乐中心,更是信息共享中心、控制管理中心和多设备交互中心。它将和智能手机一起,组成未来智能生活的双核心。而在一加的规划中,智能电视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探索未来的智能生活场景的更多可能性。

可见华为、一加等新势力想做的可能并不是电视,而是电视的未来:大屏智能终端。

事实上,将智能电视融入家庭生活场景使之成为和智能手机并列的核心终端,已经有了小米电视的例子。凭借米家生态链的成熟优势,小米已经初步打通了自家电视产品和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目前小米电视已具备控制AIoT设备,显示智能设备通知和远场语音交互的功能。它既是家里的AIoT智能控制中心,也是AIoT消息通知中心。

在做大屏智能终端方面,从智能市场杀出来的厂商们的优势是毫无疑问的。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产品定义、技术研发、渠道整合、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建设五个方面:

产品定义。手机厂商们在用户需求的把控,体验的磨合上是经历了智能手机的残酷考验的。小米电视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就是传承了其智能手机的「极致性价比」价值观、优异的产品设计以及推陈出新的创新力。同时小米还引入爱奇艺、优酷土豆、搜狐、迅雷等优秀的视频内容提供方,并不断推出如全面屏电视和壁画电视等创新产品。用做手机的方式去做大屏终端,并非是讨巧而是必然。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0)

华为在电视芯片领域一直有很强的技术储备

技术研发。拿华为举例,华为在电视芯片领域一直有着很大的市场。根据数据,华为已经占据中国4K电视芯片组解决方案市场50%以上的份额,同时在2019 CES上推出了针对8K电视的芯片组解决方案。华为的8K电视芯片组解决方案不仅被国产电视品牌使用,也被日本夏普等厂商采用。华为、小米、一加等新势力在手机领域的成功,已经积累了很多硬件制造经验,这些经验也能在大屏智能产品的打造上带来帮助。

渠道整合。初期的智能电视,几乎都是采用了线上直销的模式,最大程度节省费用开支让利消费者。而随着近些年,各家手机厂商们更加注重了全渠道的整合,智能电视产品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的全渠道进行销售。「线上价=线下价≈成本价」定价策略,大大释放渠道势能。同时又有利用自家产品利用价格优势进行市场下沉。在这方面,深谙此道的智能手机厂商们显然更加擅长。

品牌塑造。可能在品牌力的打造上,没有谁能够和当前的智能手机厂商们比肩。拿一加举例,在初期这个品牌只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小厂商」,但多年来凭借着精良的产品和优异的服务,一加成功完成了从小众品牌向主流品牌的转型。同时还打造了「只做精品」的品牌形象。在大屏终端尚处在前言探索阶段的当下,利用手机用户积累起来的受众,这些厂商们能够快速完成新领域的品牌塑造。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1)

小米历经多年打造起来的米家智能生态

生态建设。目前国内在智能生态建设上做的最好的两家刚好就是华为和小米。前者凭借其强大的号召力和技术实力,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基于Hi-link协议的智能生态圈。其中不仅仅包含华为自家的ioT设备,还整合了多家友商的上千款智能产品;而小米打造起来的「米家生态链」目前在设备数量和日活跃量上已经做到了一骑绝尘。未来大屏智能终端要真正实现连接和智能,一套完整成熟的智能生态体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反倒是产品相对单一的一加,优势不够明显。

做电视不是趋势,做生态才是

从根本上来看,5G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和应用。而作为消费级领域最重要的家庭场景,智能家居设备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预测,智能家居市场到2023年将达到1.3万亿美元。为了争夺这片巨大的市场,各大厂商都在大力投入。智能电视是家庭物联网控制中心的有力争夺者。同时AI技术的成熟也将带来产品和应用层面的更多可能性,「AI IoT」赋能的物联网领域已经被公认为是下一个行业风口。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2)

「AI IoT」赋能的物联网领域已经被公认为是下一个行业风口

不过从目前的市场现状和行业趋势来看,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和去中心化的条件可能还尚不成熟。在面向5G技术带来的变革前期,整个物联网生态的实现依然会依靠几款中心设备。而除了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之外,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家庭中扮演着娱乐中心以及信息获取中心角色的电视,可能会是一个适合作为连接智能生态设备的中心化设备。

所以华为、小米、一加无论做的是电视还是「智慧屏」,其本质依然是面向未来的核心入口之争。当未来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时代真正到来,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甚至是智能音箱将会承担控制中枢、信息和流量入口的功能,谁在这几款核心设备上获得了先发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智能家庭的「大脑」。从这个意义上看,各家着急抢跑的做法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3)

大屏智能设备,其本质是面向未来的核心入口之争

核心入口之争,也是生态链的全面竞争。单纯的产品层面的竞争从长远来看,势必会被万物互联的未来所改变。所以智能生态的打造对于各家来说,才是具备真正战略价值的博弈。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一直都极为重视生态的建设。在华为2018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余承东在谈到华为智能生态的未来时表示:「相比销量,华为构建自己的生态更为重要。」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4)

余承东:相比销量,华为构建自己的生态更为重要

回到现实,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智能大屏终端在短期来看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智能大屏市场将有更多新选手加入。大屏生态的趋势显而易见,为了争夺这块蛋糕,势必会有巨头们跟进。尽管目前主要的新选手还是智能手机厂商,但未来互联网巨头、传统家电厂商也有跟进大屏智能设备的可能性。这将势必带动整个智能大屏市场的全面竞争。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接下来你家客厅的大屏中心设备的选择,可能就更多了。

短时期内,智能电视依然会是主要的大屏终端的主要产品形态。无论定义如何,智能电视基本依然是内容呈现,在智能生态尚未成熟之前,电视依然还是电视。同时,对于华为、一加这样的新手来说,考虑到前期市场和消费者的接受度问题,从智能电视的产品形态切入,再向生态拓展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智能电视在未来更加注重交互和连接的职能正在被逐渐强化,这也是它作为中心设备的必要基础。

全面屏电视为什么那么贵(为什么国产大厂都扎堆做电视了)(15)

5G技术的落地,让超高清内容普及成为了可能

基于5G的大屏超高清内容生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5G时代的到来,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特性让4K、6K甚至是8K级别的超高清内容普及成为了可能。早在两年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规范和促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优先坚持高清电视发展较好的省份和机构开展4K超高清电视试点,坚持试点先行,稳中求进」。而在今年的MWC上海展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实现我国首次8K超高清电视节目的5G远程传输。而这种超高清内容生态的普及反过来又会促进整个智能电视、大屏终端市场的优化和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机厂商们开始向大屏智能设备扎堆,意味着未来的智能生态正在由移动互联向“万物智能”的多场景应用和设备拓展。站在5G前夜,目前虽然还谈不上未来已至,但透过厂商们的这些举动,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初窥5G、AI、物联网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