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

在张国立表演风格的演变过程中,外部的不断反馈也是其不断调整和成长的信息输入源之一,主要包括导演的影响、合作演员的影响以及观众的评价和反馈。

使得张国立每次的创作过程都是不断重新学习的过程,也正是这样强大的从外部反馈中不断学习的迭代能力,才使得张国立的艺术生命力如此持久。

著名的导演艺术家焦菊隐曾论述过:“风格有三种因素,那便是思想、个性、艺术性”。

风格这种从整体面貌中综合体现出来的总体特点,也渗透在他们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之中。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2)

同样的题材,由于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各自的艺术表现便也不同,因此产生出各不相同的导演风格或表演风格。

演员的表演是不可能脱离导演存在的,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导演的风格甚至比演员个人风格的存在感更为强烈。

在张国立的电影道路中,曾和许多著名的导演合作过,这些导演为张国立讲授电影理论,帮助他研读剧本,并亲身模仿为张国立讲戏,这些前辈的帮助为张国立的表演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释放出自己的才华,并不断指导他日后成长的方向。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3)

和韩小磊导演合作的《嫌疑犯》是张国立第一部充当主要角色的电影作品,在影片中他饰演一个一心追捕罪犯的警察。

韩小磊评价这个人物表面上嘻嘻哈哈,内心却并不盲从,内心坚定清醒,本质正直,因此这个人物不同于以往政治片中警察需要稳重谨慎的典型形象,具备独特魅力和创新色彩。

我仔细研究了韩小磊导演的其余电影作品以及他所著的《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一书。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4)

发现韩小磊导演的风格首先注重演员在外形上的契合以及在镜头前的表现力、准确度及分寸感训练。

尤其是在面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之间跳跃性拍摄的问题面前,特别要求演员做到人物台词、表情、动作、声音、造型的准确无误,要求演员在跳跃性拍摄情况下很快进入角色。

在韩小磊导演的严格要求下,张国立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逐渐能够熟练地适应摄影机的不同变化,配合机位进行顺畅自然的表演,准确把握好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的幅度空间,开始能够与镜头的景别、动作、角度的变化进行有机配合,熟练的适应电影拍摄的规则和环境。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5)

随后,张国立和米家山导演有了密切地合作,连续拍摄了电视剧《弯弯的石径》、电影《顽主》《袁氏遗产案》等多部优秀作品。

米家山并不在导演工作中不十分强调自己的个人风格,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帮助演员理解人物。

在拍摄《顽主》时,为了让演员更快的贴近角色,把握角色,导演会有意识的让演员们反复观看原作者王朔的其他小说。而在给演员讲戏的过程中,为了不让群像戏的人物变得同质化,米家山从不把戏说得过分详细,而是相信演员在充分理解角色的前提下的表演方式。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6)

而张国立对于观这一角色的演绎也让米家山赞赏有加,后来又多次合作。可以说和米家山导演的合作,尤其是《顽主》这一打破张国立以往固有戏路的作品,点燃了张国立的创作灵感,启发了其后来走向性格化表演的道路。

米家山这种启发式讲戏的方式,也让张国立摆脱了一味吸收等待导演意见的新人姿态,形成了独立理解角色,积极表达自己思考的习惯,让解放了思想的张国立逐渐形成拥有鲜明个性的既接地气又具备性格化的表演风格。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7)

在张国立中后期的电影作品中,他曾多次出演冯小刚导演的《一声叹息》《手机》《1942》等电影,并凭借成熟的技艺和与导演之间默契无间的配合囊括了多个电影大奖。

冯小刚电影的风格最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典型的“冯氏幽默”,通过调侃、讽刺、自嘲等喜剧手法来唤醒人们思考。

第二个是警示性,通过对特殊题材的选取,将对特定事件的思考重新拉回到大众的视野。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8)

因此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演员需要完成对时代和主题的理解和对角色塑造的理解这两大难题。好在冯小刚导演艺术实践经验丰富,且在导演和表演上都具有卓越的才能,善于引导张国立的创作热情和能动性,使得张国立塑造的人物形象大放异彩,丰满浓厚的表演有口皆碑。

在这些导演艺术家的耐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张国立充分感受到了电影表演艺术的魅力,也将其艺术天赋和在表演方面的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9)

而在张国立的演艺生涯中还有一位对他影响极大的导演,那便是他自己。在影视作品中,演员的表演永远是局部而不是整体,一位再优秀的演员,也不可能在对导演的整体意图缺少了解的情况下,只聚焦于自己的角色,就能完成在镜头下的真正的好表演。

张国立导演的电影主要有《好孩子》《第601个电话》《闯入者》,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等诸多大红大紫的电视剧作品。

当演员创作角色时,往往从自身角度切入,因此在对于电影作品整体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0)

张国立通过导演的身份,能够更好地以“局外人”的角度对演员进行观察,了解镜头语言和机器调度,同时在演员角色上更好的进行配合和创作。

张国立表演风格的形成和其独特的演艺经历和多重创作者角色的角度都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这些作家、编剧、导演们创造出的良好外部环境和艺术氛围,才使得张国立具备如此良好的空间可以发挥其过人天赋,并且不断学习,勇攀高峰。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在无时无刻地接受外界各种现象的反馈和刺激,完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

戏剧中也是如此,除独角戏外,其余表演艺术形式都不是一个演员便能单独完成的工作,因此,对演员来说,和对手之间的交流配合极为重要。

首先,当镜头中出现不止一个演员时,观众的注意力将被自然分散,因此演员需要对合作演员的表演集中注意力,通过合理的停顿和配合,让观众知道此刻的主要戏份集中在哪位演员身上,从而顺畅的转移注意力,时刻关注肩负当下主要戏份的演员,顺利的理解作品的完整发展和整体含义。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2)

其次,我们常说演员需要外部刺激来带动内心活动,对手演员的反应无疑是最好的刺激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

演员需要真听对手的台词,真看对手的表情、动作,真感受对方的情绪,真正接受对手的表演,并在内心进行判断和思考,从而更加真实的调动起身体下意识的反应予以恰当地外部表现。

同时这种表现也会给对手演员一种全新的刺激,帮助对手更好地找到准确的心理动作,最终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交流沟通的闭环,以此推动剧情的发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演员应该和活着的心灵进行真实的交流。”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3)

这里指的便是真实的和同样在表演的对手演员进行思想上的互相传递、给予和刺激,通过内在心理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能够大大提升演员的感知力,丰富角色的表现力,同时使得表演更加的真实自然。

张国立在每次接到角色时,都会认真地梳理这个角色和其他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以及这个角色对待其他人可能产生的感情。

在《一声叹息》中,张国立所饰演的这个角色在人物感情上相当复杂和细腻,一开始很难进入状态。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4)

后来张国立尝试着将对手演员真的当作和自己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了十几年的妻子,尝试着用既有扶持,又有亲情的感情去对待对手演员,终于逐渐的找到感觉。

在后期的一场爆发戏中,看到“妻子”在自己面前哭诉她的愤怒、委屈、幽怨时,张国立忍不住泪如雨下,好似真切的从“妻子”的控诉中看到了过去的那些时光和自己对她的伤害,两人都用强大的信念感完美的演绎出了这场难度极大的感情戏,这也是常和优秀的演员对戏带来的隐形回报。

张国立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对手演员在演戏过程中)(15)

那便是互相学习对方的技巧,同时从双向的情感刺激中更加了解自己的生理反应和情感反应,从而更好的将一瞬间的下意识行为逐渐训练成为熟练掌握的表演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