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1)

作者:黎遇之

半卷诗书一窗月(H-chuyu1)原创

如果问你,南宋诗人有哪些?

想必许多人都会想起:

写《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陆游

写《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辛弃疾;

写《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杨万里

再仔细想想,又能想到近些年出现频率极高,写《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诗人姜夔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写《虞美人·听雨》的蒋捷: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可若说到刘辰翁这个诗人,很多人会一脸茫然,没太听说过他。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2)

其实他是与蒋捷同时期的诗人,也是一位爱国诗人,但关于他的史料记载极少,只在一些野史中有过一些关于他的故事:

刘辰翁少年的时候是师从当时的大儒,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性格刚正耿直,不怕得罪人。

参加乡贡考试的时候,因为主考官是丁大全,心里十分不高兴,并且在答题的时候把这种不满发泄到了试卷上:他在试卷上写“严君子小人朋党辨”,故意讥讽朝廷忠臣。

显然这是一种挑衅,跟柳永的《鹤冲天》有得一比,结果毫无意外,落选了……

(备注:丁大全,字子万,南宋奸臣,外号“丁青皮。”宋理宗端平二年中进士,调任萧山尉。去拜谒师间,安抚使史严之见丁大全长得“出类拔萃”,不类凡人,以为日后必有大用。

丁大全把持朝政期间,结党营私,朋党遍天下,他无视朝纲,贪污受贿,任用奸佞小人,很多正直臣僚皆被排斥出京城。他权倾朝野,只蒙弊皇帝一人,其它都由其一言定鼎,在当时的朝廷竟形成群臣敢怒不敢言。

丁大全不仅专权自恣而且贪财好色,对于前线的紧急战事隐瞒不报,导致襄阳沦陷。——摘自百科)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3)

后来刘辰翁去考进士,又在试卷上对直言各种对朝廷权臣的不满:“济邸无后,可痛;忠良戕言,可伤;风节不竞,可憾。”

是个狠人,硬刚到底,啥都敢说!

相当于在高考试卷上骂国家某种制度垃圾,领导不会选人,放现在也是妥妥的0分作文。

但当时的宋理宗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所以成绩给了个“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进士成绩的第三等。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4)

刘辰翁对这个成绩当然不满,他认为这样的成绩对自己就是一种侮辱,明明自己的才华不比状元差,凭什么给这么低的分?

一气之下,刘辰翁拒绝了做官的机会,这次他懂委婉了,说的是父母年纪大了,他不想离开父母太远,转而去了离家乡不远的濂溪书院当了山长。

就是这样一位在当代一定会被称为钢铁直男的诗人,竟然也有诗情画意的一面。

比如下面这首《乌夜啼》,也叫《相见欢》的初夏诗,全诗仅36字,却把初夏的美,写得生动传神,让人读之难忘。

犹疑薰透帘栊。是东风。

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

新雨过,绿连空。蝶飞慵。

闲过绿阴深院、小花浓。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5)

今日在家没有出门,寻了一把躺椅放在院中的树下,又在椅旁搁了一个小几,上面正煮着茶,这每年到了四五月的初夏,正是适合煮茶赏花。

忽然吹来一阵风,这微风中还夹杂着丝丝花香,从每一个屋檐下穿行,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上小憩,然后翩然划过,从碧绿的纱窗、帘幕中层层侵染进院中每一个角落。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6)

院中的石榴树,繁密的绿叶间,正悄悄缀满了艳丽的火红,是石榴花开了呀,仿佛是为送别和煦温暖的春,用火红的绚烂来迎接葱郁蓬勃的夏日。

这榴花的灿然,让人不禁想起苏轼的诗: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经典描写初夏的诗句(这首仅36字的诗词)(7)

不久前,这里也下过一场雨,雨后的天空也是碧晴的,和着远处的青山翠湖,天地相接,这景致,美极了!

院中特地种满了各种林木,有一些已经在每一缕微风的穿梭中繁花绽放,也许是这雨后庭院的安宁感染了万物,就连花间的蝴蝶都飞舞地有些慵懒悠闲,捎来初夏轻声的问候……

【作者简介】黎遇之,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