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是和我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曾在同一家公司共事多年,他负责品质管理、我负责生产管理。当年,我们在工作上虽然会产生一点摩擦,但配合得还算比较默契,所以两人的私人关系挺好。曾杰的老婆是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数学老师,我们两家经常走动。后来,我们前后都辞职离开了公司,自己创业去了。

因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曾杰的公司实在撑不住了、就倒闭了。曾杰将房子、车子卖了还了一部分债务,还欠一屁股债。“屋漏偏逢连夜雨”,紧随着国家对教培行业的整顿,曾杰的老婆也失业了。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1)

公司破产

“破釜沉舟”式的创业掏空了家底,连3个未成年的孩子在内,曾杰一家人的生计都难以为继,只能靠借钱度日了,孩子们马上就要开学,学费都不知道在哪里。

在这种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下,我自己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太理想,但还能勉强度日。看到曾杰一家人遭遇的窘境,对于创业者来说,我的确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所以当曾杰开口找我借钱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

有一天,曾杰来到我的办公室,在喝茶的时候,他怒气冲冲地对我说:“王阳这个人,真不是个东西!我厚着脸皮找他借点钱周转一下,你猜他是怎么对我说的?”

“王阳对我说:‘谈钱伤感情!,请你别找我借钱’唉,人在落魄时狗都嫌弃你。王阳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曾杰说到。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2)

打电话借钱

曾杰提到的王阳,原来是曾杰的一个下属,曾杰任品质经理时,王阳是曾杰手下的成品检验科长。王阳这个人嘴巴甜,很会来事,能力也还行,拍马屁很有一套。当年曾杰极力地向公司推荐王阳,把王阳推到了品质副经理的位置上。后来,曾杰从公司离职后,王阳就顺理成章地坐上了品质经理的位置。

曾杰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他对王阳有知遇之恩,哪料到,王阳不但不知恩图报,而且还说些刺伤曾杰的话。对于曾经辉煌过,不慎跌入人生低谷、穷困潦倒的人来说,那种失落感、无助以及内心的酸楚和煎熬,是一般人难于理解、也无法承受的,我安慰了曾杰一番。

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世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人呢?我给曾杰他讲了3个人性之恶:

01

升米恩 斗米仇

1、“升米恩,斗米仇”意思是:当别人遇到困难、遭遇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因为是“雪中送炭”, 他会非常感激你。假如你不断地对这个人施以援手或者慷慨解囊,就会让他形成习惯性和依赖感,将你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旦你停止了帮助和救济,反而会招致这个人对你的怨恨,甚至还会反目成仇。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3)

反目成仇

2、在职场上,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种喂不饱的“白眼狼”:有的人,你第一次帮他的时候,他会对你感激涕零;你若接二连三、无私无偿地为他提供帮助,你的帮助在他的心目中就变成了理所当然,他会得寸进尺地向你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3、有些人心地善良、为人豪爽仗义,乐善好施,同情心强,见不得别人为难、痛苦,动不动就怜悯之心泛滥,总是不请自来地主动帮助别人,甚至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他们认为这样做,自己心里感到很舒畅,还可以得到别人的喜欢,获得好的人缘。

其实,这种毫无目的、没有原则地对别人进行帮助,有求必应、随叫随到,别人只会把你当成一个傻子来戏弄,变本加厉地利用你、欺负你,因为你太好说话,你给别人的帮助太廉价。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4)

被人当成傻子

4、过分地善良、心软、讲义气,只会伤害到你自己。社会上的那些丧尽天良的诈骗分子,他们骗老人、骗女人、骗小孩,之所以还能屡屡得手,利用的就是人的善良、轻信人和贪小便宜的心理。

02

将别人的帮助,理直气壮地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

据网上新闻媒体报道,“大衣哥”朱之文大红大紫后,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他的歌曲,成名也给朱之文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使朱之文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

随即,很多村民、亲戚和朋友都来找朱之文借钱,朱之文看在乡里乡亲的情面上,该帮的都帮了,能借的钱也都借出去了。有的人还三番五次地找朱之文借钱。如果朱之文有一次不借钱给他们,亲戚之间便不再来往了。

在这些借钱的人中,却鲜有人主动前来还钱给朱之文,大多数人都一直故意拖着不还。有媒体记者曾采访部分村民,问为什么不把借的钱还给朱之文,有的村民回答说就应该找有钱人借钱,有的村民回答得更让人无语:“朱之文自己的钱都花不了,谁还会想着还钱给他。”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5)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出人性之恶:对于富甲一方或者有实力帮助别人的人,他们对别人提供的帮助,在某些人的眼里,这些帮助是理所当然、微不足道的,这些人丝毫没有感恩之心,甚至还会进行道德绑架,更无耻的是,这些人还可能会对提供帮助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03

大恩即大仇

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困难时,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以后也应当加倍报答。那为什么“大恩”变成“大仇”了呢?是不是有点难于理解?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因为人性的阴暗。

打个比方:

别人对你有救命之恩,这种恩情算得上是“大恩”了。你受到如此大恩,拿什么去报答别人呢?恩情过大,会让受恩者感到无以为报、心生愧疚而惶惶不可终日,结果“大恩”反而成为了受恩者最沉重的精神负担而难于承受。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6)

精神负担

假如施恩者居高临下,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提起恩情的事,希望爱恩者报答,爱恩者就会感到自己在施恩者面前低人一等而抬不起头来,通常就会采取躲避施恩者的办法,来平息心里的焦虑和内疚。如果施恩者借此责备、羞辱爱恩者,那么爱恩者的感恩之心就会转化成对施恩者的仇恨。

写在后面:

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要有实力。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不是什么道德高尚的行为,而是愚蠢。

2、施恩不图报

当你想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当作一件善事来做,不要希望得到报答。这样做,你心里就释然了,就不会产生对受助者的怨恨。

对别人有敌意的人是什么心理(别人为什么会恩将仇报)(7)

施恩不图报

3、帮一时,不可帮一世

帮助别人时,一定要注意:没有底线的付出、无节制地施恩于人,只会助长对方的贪婪和无耻,最终害人害己、恩断义绝。

4、大恩不言谢

帮人后,要顾及受助者(或爱恩者)的自尊心,不要把恩情挂在嘴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