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22的超机动性介绍中,上图给出了10种飞行模式,这也是F22在展示其作为第五代战机独有特性时的标准表演动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眼镜蛇机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现代战舰f22实战测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现代战舰f22实战测评(F22超机动性系列之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虎鹤双形)

现代战舰f22实战测评

超机动性

在F22的超机动性介绍中,上图给出了10种飞行模式,这也是F22在展示其作为第五代战机独有特性时的标准表演动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的眼镜蛇机动。

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机动动作。它最初现身于1989年6月的第38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苏联苏-27战斗机一亮相所进行的飞行表演就令在场的观众大吃一惊:当时威克托·布加乔夫驾机升空后大角度爬升,突然间,苏-27机头抬起并越抬越高,最终变成了机尾在前,机头在后,仰立着悬停在巴黎的上空。几秒钟后,机头重新落下恢复平飞状态。因其过程就像发怒时高昂头部的眼镜蛇一样,故被形象地称为“眼镜蛇机动”。后来为了纪念布加乔夫这位天才的表演者,这种飞行动作亦被称为“布加乔夫机动”。

机动过程中飞行员快速向后拉杆使机头上仰至110度~120度之间,形成短暂的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平飞状态,然后推杆压机头,再恢复到原来水平状态。机动时飞机进入的速度约为425公里/小时,飞机以超过148公里/小时的速率减速,然后减速到110公里/小时,这个动作仅使飞机承受3.5~4g的过载,在整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加装了矢量发动机的J10B也在表演中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眼镜蛇机动动作。

超级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的衍生版本,与普通的眼镜蛇机动仰起110°~120°不同,超级眼镜蛇机动是以机尾为圆心,机头向后抬起,并在空中旋转完整一个圆形再次进入平飞。比眼镜蛇机动难度更大。

实战意义

在传统三代机三代弹的近距离空中格斗时,谁能紧紧咬尾(即紧跟前面战机),就基本标志着取得了胜利,因为咬尾意味着占据发射位置。战机一旦被咬住很难摆脱,一般会采用超音速机动、大角度机动等形式努力摆脱敌机。而对于su-27等飞机,一旦被咬尾,可以采用眼镜蛇机动,快速重新建立攻守关系。因为眼镜蛇机动会大幅降低战机速度,而敌机无法迅速减速自然冲到我机前面,我机即可进行攻击。在各类模拟空战软件及游戏中被成功运用,但尚未实战检验。

但是,如果飞行超出了一定条件限制,飞机将不能很好地完成机动,并可能进入复杂不可控飞行状态,超过飞机强度载荷限制和飞行员生理承受能力,影响飞行安全,而且整个操纵过程复杂烦琐,另外机动后速度过低,导致飞机舵面工作效力极低,甚至不工作,因此导致飞机加速或进入下一个动作太慢。这也是眼镜蛇机动为人诟病的地方。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空战中,很难想象这些损失能量的动作能派上多大用场。机动后飞机没有速度,舵面不起作用,不能做任何事,只能任人宰割,因此,这种刚刚跨过失速门槛的瞬间超大迎角机动(或者称摆动)实战意义不大。

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动作,有一优必有一劣,对于三代机三代弹,我也承认,眼镜蛇动作表演意义更大,这也是西方对眼镜蛇动作不感冒的原因。

五代机的超机动

“眼镜蛇机动”是一个高难度动作,飞机处于过失速状态,速度几乎降为零,对战机的机动性能,操控性能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高。迄今为止,除了苏式战机系列中的苏-27、苏-30、苏-35、苏-37以及米格设计局的米格-29外,只有中国的歼-10,歼-11(即苏-27K),美国的F22可以做出这种高难度机动。

当五代机加装矢量大推力发动机以后,情况会发生一些变化,眼镜蛇动作会变得全程可控,并且可以随时改出,飞机的姿态变化也会更加自由,在近距狗斗过程中,也许不再追求所谓的追尾占位,不再追求所谓减速变换攻防态势,但在近距格斗中利用自身的超机动性自由变换姿态,速度和位置并释放干扰,依然是可以救命的技能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