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舂陵旧帝家,黍离千古此兴嗟。

萧王何事为天子,本爱金吾与丽华。

(宋庠,《怀古》)

刘秀年少时曾去长安求学,走在人群熙攘长安的大街上,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阵铃锣声,并伴随着“闪开!都躲开!”的叫喊。刘秀看到前方有许多骑着骏马着着铠甲士兵模样的人飞驰而来,威风凛凛,气魄十足,风光无限。刘秀心想,这莫不是皇帝出巡吧?但是他向路人打听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皇帝的马队,而是执金吾大人在巡逻。执金吾是九卿之一,相当于现在的首都警备队司令。刘秀看着远去的队伍,羡慕的目光中霎时有了人生的目标,他缓缓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此时的刘秀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一生可不止是执金吾这种“小目标”,成功的道路将会无比顺利,上天将会一直眷顾着这位没落皇族,仿佛它就是这个位面的主角,这个世界造物者的孩子一样。他的出现他的故事,就像是专门为了修正王莽所造成的世界线变动的。今天就和大家接着来聊这个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真面目(汉光武帝刘秀开挂的一生)(1)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

秀,取秀出班行、龙章秀骨、钟灵毓秀之意。正如所有的开国皇帝一样,刘秀出生时也伴随着一些异象,田里的稻禾发了九个谷穗,林中的凤凰上下飞舞,夜里的赤光照射在厅堂,在这些异象中,没落皇族老刘家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就取秀为名,称为刘秀。

掐着指头数起来,刘秀也算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刘启的七世孙,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因为汉武帝时期颁行的推恩令,到刘秀父亲这一辈儿已经从皇族变成了县令了。不过就算是县令,也能过着富裕的生活,至少,给了刘秀一个安稳的童年。

当然,给刘秀一个安稳童年的不止是他的老父亲,远在长安的一位不相识的仁兄也用自己的行动,给了刘秀安稳的童年。说来也有些搞笑,但笑完了细想却还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诡异。说当时莽新王朝的国师刘歆为了避汉哀帝讳改名为刘秀,而后天下动乱,孩子们之间流传着一句谶言:“刘秀当为天子”,这话传到了王莽的耳朵里,王莽当然就以为谶言里说的刘秀就是自己的国师刘歆了,从此对刘歆起了杀意,刘歆得知后与几个将军合谋叛变,事情败露后便自杀了。细细一想,如果国师刘歆没有改这个名,王莽就会在全国范围搜查叫“刘秀”的人,那我们的主人公刘秀或许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不过也有记载称,当时道士西门君惠预言“刘秀将上应天象,复兴汉朝。”刘歆相信了这个预言,以为这就是在说改名后的他,于是跟同僚合谋叛变,最后事情败露自杀了。总之不管是什么事,素不相识的刘歆就这样为刘秀挡下了这一刀。在这之后发生在刘秀身上诸如此类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简直就是开了挂一样。虽然刘秀内心也纳闷自己为什么是天选之人,但是就现在站在历史角度看待的我们来说,刘秀的人生历程,可真配得上“位面之子”的称号。

汉光武帝刘秀真面目(汉光武帝刘秀开挂的一生)(2)

王莽

昆阳之战

新莽王朝末期,因为王莽一系列花里胡哨的改革,以及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怨声四起,一时间八方起义,革命的口号响彻大地,刘秀和他的哥哥刘就是起义军的一员。在经过几场战役过后,两兄弟在起义军中获得了不少威望。时间来到公元23年,同为刘姓宗室的刘玄被拥立为帝,是为更始帝。而刘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偏将军,从此,对抗新莽政权革命军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汉军。但是,起义这种事儿,从来都是谁冒头就揍谁,闷声发大财才是正道,朱元璋表示这我最熟。可朱元璋熟,刘玄哪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套路呀,这不,面对着非要出头的汉军,王莽集结了40余万精兵,准备一举拿下汉军,掐灭光复汉室的星火。王莽有40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而刘秀这边有多少?嗯……八千。八千起义军坚守在昆阳城中,刘秀带着13人冲出包围又搬来了一万多救兵,可这两万人怎么去对抗王莽的40万精兵呢?人家一人剁个脚都能把你昆阳城给震塌咯。嗯,我们大可不必为刘秀担心,别忘了,人家可是开挂的呀。正当王莽军准备进攻昆阳城时,一颗陨石不偏不倚砸向王莽军军营中,王莽军瞬间士气大降,全军惊恐。我们不是冷兵器时代吗?为什么会有法师在这搓陨石术?

《后汉书》中记载了这天的状况:“寻、邑(王莽军将领)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这怎么打?此人有天助也,我们还打个屁呀。刘秀军趁势攻营,刚到营地,天空忽然大雨如注,狂风大作,如此天象王莽军都看在眼里,面对着3000刘秀军,40万人竟四散而逃,相互踩踏,被踩死者、被斩杀者、被淹死者不计其数,王莽一役挫败,刘秀一战成名。昆阳之战也成了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汉光武帝刘秀真面目(汉光武帝刘秀开挂的一生)(3)

郭圣通、刘秀、阴丽华

娶妻当得阴丽华

有两个女人贯穿了位面之子刘秀的帝王之路,阴丽华与郭圣通。我们把时间拨回刘秀昆阳之战胜利后,此时刘秀的大哥刘在宛城也大获全胜,一时间两兄弟威望甚高,这却引起了更始帝刘玄的忌惮。后来更始帝借口刘违抗命令将其处死了。刘秀听闻后急痛攻心、肝胆欲碎。刘身为刘家大哥,性情豪迈、能力过人,并且喜好广交名士,起义初期的军队大部分就是刘的老班底。刘秀一直跟着大哥的路走,这下,生命中的大树倒了,虽然大哥为自己铺好了成功之路,留下了一众精兵强将,但是以刘秀与刘对比来说,刘才是那个真正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帝王人选。但,大哥就这么受猜忌被杀了。刘秀悲痛了几天后,做出了堪称教科书般的应对方法,他卸下军权,只身返回刘玄身边请罪,并且一句不提昆阳之战的功绩,让自己谦卑到石头缝里。

刘玄看到刘秀这样,本来决意要灭掉刘秀的,现在也不好下手了,于是就赐给了刘秀一套宅子,把他软禁了起来。为了迷惑刘玄,刘秀整日在家饮酒作乐,但实际也是为了韬光养晦,在保命的前提下等待时机。也就是在这时,他娶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美人,自己年少时立的人生目标,阴丽华。“娶妻当得阴丽华”,不止是因为她的美貌而已,这是刘秀当时的人生目标,而这样的女子,恐怕也是现在男同胞的人生目标吧,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啦。

汉光武帝刘秀真面目(汉光武帝刘秀开挂的一生)(4)

阴丽华

刘秀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后,更始帝刘玄为了刁难他,给了他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河北招安那里的军队,美其名曰“巡阅河北”。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于“开挂”的刘秀来说,手到擒来。到了河北,刘秀结识了石家庄的军阀真定王刘杨,开始说服刘杨加入自己的阵营,可能是刘杨也看出了这位“位面之子”将来必成大器,所以刘杨马上就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你得娶了我的外甥女郭圣通。刘秀虽有万般无奈,但也只得答应。

随后,刘秀接管了真定王的十万兵马,次年打败了河北的其他势力,于鄗城即皇帝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此时距离刘秀起义对抗新莽,仅仅过去了三年而已。之后的刘秀以不可挡之势荡平了各方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东汉随即继续着原本汉朝该有的剩下200年国祚。

话说回已经成为皇帝的刘秀,当上皇帝后,老刘就开始发愁立皇后的事情,一面是自己的青梅竹马阴丽华,一面是在自己困难时候给予帮助的郭圣通。最后,重感情的刘秀决定立阴丽华为皇后,但是呢,阴丽华自己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说,为了安抚郭家豪门,应该立郭圣通为皇后,以大局为重,自己当妃子就好了。这上哪儿找这么通情达理的女人去呀。于是呢,郭圣通被封为皇后,也是东汉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的儿子刘疆被封为太子。就这么过了十几年,刘秀又觉得这样不行,就找了个理由把郭圣通废了,重新立阴丽华为皇后。虽然郭圣通失去皇后位,但刘秀依然善待郭氏一族。当时太子刘疆心中不安,还请求刘秀改封他为藩王就可以了,太子什么的自己就不做了。刘秀一开始心中不忍,两年后才把刘疆改封成东海王,然后立阴丽华的嫡长子刘阳为太子,改名刘庄,就是后来的汉明帝。要知道,历史上能平顺处理废后废太子的不多,如果皇帝要废后废太子,大臣们贵族们都会统一阵线反对这件事。但刘秀要废后废太子,大臣和贵族们都觉得,中,我双手赞成。

修复漏洞

刘秀的传奇之路想必大家都体会到了,这一生的经历恐怕现在的玄幻剧都不敢这么写的。除开刘秀这些开挂的经历外,他对王莽的处理,仿佛就是位面之子在修复时空漏洞的做法一样。东汉有三大传世异宝,孔子屐、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就是至圣先师孔子穿过的木屐,斩蛇剑,就是汉高祖刘邦当年斩蛇起义的那把宝剑,而王莽头,对就是正儿八经的王莽头颅。王莽头下垫着孔子木屐,头上悬着斩蛇宝剑,三件异宝就这样存放在京城的武库中,直到两百年后曹丕篡汉、三家归晋,晋惠帝时武库失火,三件异宝就这么被焚毁。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王莽对于汉朝来说乃是罪大恶极之人,谋权篡位并将汉朝从中一斩两段,强行加塞了14年的新朝。他死后被斩首,头颅先是被挂在闹市供民众泄愤,随后却又被收藏在皇家武库里,与孔子木屐和斩蛇宝剑放在一起,奇不奇怪?这就像什么呢?你能在你家的保险柜里又放金条又放房产证,然后中间夹着一张用过的厕纸吗?不合理呀。于是这时候大家的脑洞就打开了,人们想到汉高祖刘邦刚斩蛇起事时,传说有人经过斩蛇的沼泽,听到一位老妇人在哭喊“我是白帝之子的母亲,我儿子被赤帝之子酒后斩杀。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而刘邦当年确实将白蛇斩杀,是从中一斩两段,于是,白蛇转世为王莽,从王朝中间篡汉,让整个大汉一节两段。而看看王莽的字,“莽”和“蟒”,是否就有天意玄机在其中呢?不过不管王莽是穿越者也好,还是白蛇转世也好,成功阻止王莽的位面之子刘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命人用巫法将王莽魂魄镇在头中,然后用当年高祖斩过白帝之子的宝剑悬于头顶,又用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木屐垫于头下,然后一起放于武库之中,用满屋的兵器冲抵王莽的恶怨,以防止他再次改变历史。直到又200年后,本属于汉朝的400年过完了,历史已经走向原本的路线,穿越者王莽已无法改变现有历史,于是一场大火,一切灰飞烟灭。

当然,这些都只是脑洞而已,穿越者也好,位面之子也好,我们看待历史的时候,不同的角度将会解读出不同的历史韵味。回想起两千年前的刀光剑影爱恨情仇,看着王莽为了篡汉的处心积虑,看着刘秀为了复兴的忍辱负重,不同的人又会看到什么不同的东西呢?历史是镜子,也是例子,虽然历史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但当我们看着这些既定的历史故事时,当我们回味以前自己的经历时,这些事对于未来的指导意义,却将远远大于这十几分钟的故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晚安了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