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内障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我国白内障患者约有850万,约27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5亿,白内障及老视患病率不容乐观白内障摘除术仍是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而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出现,主要包括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和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EDOF IOL),为白内障和老视患者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及良好的术后全程视力在众多人工晶状体中如何为患者进行个性化选择及设计,仍需要通过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为临床提供更多指导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齐虹教授及其团队,专注于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个性化植入方案及视觉质量评估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的原创性成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虹膜型人工晶状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评估的研究进展)

虹膜型人工晶状体

编者按:白内障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我国白内障患者约有850万,约27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5亿,白内障及老视患病率不容乐观。白内障摘除术仍是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而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的出现,主要包括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和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EDOF IOL),为白内障和老视患者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及良好的术后全程视力。在众多人工晶状体中如何为患者进行个性化选择及设计,仍需要通过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为临床提供更多指导。近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齐虹教授及其团队,专注于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个性化植入方案及视觉质量评估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的原创性成果。

潜心耕耘,精益求精

201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发布《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系统阐述了MIOL的患者选择及临床应用原则,获得眼科医师的高度关注。但在此基础上,如何追求更优化的视觉质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设计方案,尚需高质量临床研究支持。

齐虹教授团队曾进行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发表在Acta Ophthalmologica杂志上,研究探讨了基于Kappa角设计的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方案是否可以优化术后视觉质量。研究利用该MIOL独特的非旋转对称性,术前通过Pentacam HR眼前节综合分析仪,测量患者Kappa角大小,并进行个性化轴位设计,术中导航引导MIOL精准定位,术后结合OPD-Scan III确认其定位,并详细评估术后视觉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域折射型MIOL的中距离视力。

日臻完善,关注整体

在研究日益深入的过程中,齐虹教授团队不仅关注IOL本身的植入效果,更关注到患者作为一个整体,其双眼视功能的评估。近日,齐虹教授团队的另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被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杂志接收。研究评估单眼与双眼植入区域折射型MIOL术后的双眼视功能。研究指出,在对侧眼为正视老视眼的单眼区域折射型MIOL植入患者中,其双眼近视力较双眼植入者更差,但双眼融合视及立体视功能与双眼植入者无明显差异。术后患者适应性好,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研究在评估MIOL视觉质量的基础上,增加双眼三级视功能评估,结合主观调查问卷对患者生活中视物困难的程度进行评估,更关注贴近其术后的实际效果。

守正创新,初见成果

截至目前,齐虹教授团队在功能性人工晶状体及视觉质量领域开展多项系列研究,不断开拓创新,同时关注眼前节其他部分,如泪膜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相关成果多次于ESCRS、ASCRS、ARVO等国际会议中分享,并发表3篇SCI文章及2篇中华核心期刊文章。

该部分研究结果,为全面评估老视矫正型IOL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该领域仍有很多问题等待眼科医师的探索,如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神经适应功能、不同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比较、不同屈光状态人群老视矫正方案评估等。

进入优质视觉时代,视觉质量才是衡量术后效果的金标准。齐虹教授团队在该领域经验丰富,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结合术前精准计算、术中精湛技术、术后精确评估,为患者享受清晰视界保驾护航。

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时代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再到优质视觉时代。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为患者及眼科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飞秒白内障手术平台的应用为手术的精准操作提供了保障。如何依据患者眼部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优化术后双眼视觉质量,是目前亟需关注的问题。因此齐虹教授团队在此领域不断耕耘,深入研究,并发表系列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Liu Y, Gao Y, Liu R, Hu C, Ma B, Miao J, Luo J, Qi H. Influence of angle kappa-customized implantation of rotationally asymmetric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on visual quality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cta Ophthalmol. 2020 Sep;98(6):e734-e742.

[2] Liu Y, Lan Q, Sun T, Tang C, Yang T, Duan H, Liu R, Qi H.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after un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implantation of segmented refractive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es: a pilot study.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21 Nov 26.

[3] 高华,陈秀念,史伟云,我国盲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盲性疾病状况分析.中华眼科杂[J].2019,55(8),4.

[4]Liu YC, Wilkins M, Kim T, Malyugin B, Mehta JS. Cataracts. Lancet. 2017 Aug 5;390(10094):600-612.

[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中国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中华眼科杂志[J].2019,055(007),491-494.

专家简介

齐虹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眼部神经损伤的重建保护与康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PI。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干眼的发病机制与诊疗;人工智能眼部影像;高度近视、老视精准矫正的视觉质量研究。制定国家职业性放射性白内障(2014年)及职业性眼病(2010年)的诊断标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部级基金2项。在NEJM、Am J Ophthalmol、Ocul Surf、Acta Ophthalmol等高质量同行评议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及流行病学组委员,亚洲干眼学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眼科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并在其他多个学术组织任职。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