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骄傲》

文 / 心素如简

有你该有的骄傲(我所拥有过的骄傲)(1)

今天经朋友提起,想起来我小时候曾经拥有过的骄傲。

记忆中印象很深的,至今念念不忘的一个头饰,是两只水蓝色的蝴蝶结。后来的若干年,头饰与我就很少再结缘了。

住在我们屋后头的那户郑姓人家的大姑娘,传书时婆家给买的水蓝色的布料。类似缎子吧!嗯,应该是叫尼龙布。我姐不知道怎么讨来一些边角碎料,给我做了两条缎带扎在头上。

因为怕脱线,姐姐用烛火把那裁剪成细长条的布料的四个边都烤了一遍。经烛火烤过的尼龙布边缘会融化凝结,这样布料就不会再脱线了。烤那个边儿,也是很有技术含量的。烤嫩了,过不几天还是会脱线,烤老了,就会有黑疙瘩,影响美观。

那个时候,应该是1975——1977年那样,我10岁左右光景。小辫儿上,扎上那样两个水蓝色尼龙布的蝴蝶结,在当时贫穷的小乡村,远远看过去,应该是风光无限,很吸睛的。

朋友说的那种中空塑料的彩色扎头绳,我现在想起来了,它们是时常下乡遛达的货郎挑子上五颜六色的存在,但是不记得自己扎过没有。我概念中的红头绳,是那种鲜艳的毛线绳。这种毛线绳,我应该扎过。

有你该有的骄傲(我所拥有过的骄傲)(2)

姐姐给我做的这个水蓝色蝴蝶结带给我的骄傲,是短暂易逝的。给我经久不息带来骄傲的,是我的一双双大红灯芯绒布鞋。

嫂子和姐姐年龄相当,她们大我十岁。嫂子嫁过来的时候,姐姐还没有出嫁。所以连同母亲我们家就有三个人可以做鞋。

嫂子是1973年嫁过来的,我们家给嫂子买了五六套衣服料子。其中一条锦纶华达呢成品裤子,深沉的蓝色,抓起来一抖,整条裤子会荡漾出旖旎曲线的那种。是在城里上班的父亲专门托人从上海捎来的。比起那时通常的棉布或者普通蓝华达呢,在当时的农村,那可真是超级时尚的衣服了。其余几套都是灯芯绒布料。

给嫂子做罢衣服,剩下的边边角角的灯芯绒布,后来的几年都给我做了鞋。尤其是大红色的几双,真给我挣了不少的面子。断断续续,光灯芯绒的新鞋,我穿了好几年。前一双还有六七成新,后一双崭新的就做好在那等着我了。

我们家的鞋,做得都特别有样儿。再加上时尚无比的大红灯芯绒,就更是出彩。

同样是布鞋,哪怕是布料相同的两双,细究起来,颜值也是略有不同的。鞋整体要合脚,不能太胖,亦不能太瘦。太瘦了挤脚,太胖了又不够小巧精致。鞋头部分更是需要有型 ,鞋头太大,看起来蠢笨。鞋头太小,就显得整个鞋太尖,穿起来也显得脚大。我妈妈、姐姐、嫂子做出来的鞋,总是那么精巧可爱,大小胖瘦刚刚好。

每次穿着新鞋去上学,都会引来女同学们的小小围观。毋容置疑,羡慕的眼神是不会少的。所以,我也是曾经有过风光的人呢!那颗小小的少年的心,也曾为虚荣所填满。

有你该有的骄傲(我所拥有过的骄傲)(3)

我小时候的骄傲,除了水蓝色蝴蝶结,大红灯芯绒布鞋,更多的是我母亲的出类拔萃。

母亲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粗活细活都是百里挑一的人物,始终是我引以为傲的强大资本。

在我们生产队里,母亲是少数几个拿男劳力工分的女性之一。又极贤良善良,对长辈无以复加的孝顺,对子女的管教严格,更是乡间少有。邻里之间,母亲也帮过不少的忙。

父亲在城里上班,母亲一个人在乡下带四个孩子,可想而知是多么辛苦。在生产队上一天工,干着男劳力的活,回家还要管着一家人的吃喝穿戴。晚上还要挑灯纺线、纳鞋底、做衣服。

就是在这样忙碌辛苦的情况下,有请母亲帮忙裁衣服、上鞋的活儿,母亲还得见缝插针地帮忙做。我那时心里有时候都恨那些没眼力见儿的乡邻,看不见我妈一个人有多辛苦,多忙吗?我妈再心灵手巧,也不是该给你们大家无偿利用的!也气母亲的善良无底线,不懂得拒绝,只苦自己一个人。哈哈!这可不能怪我太狭隘,要知道我那时还小着呢!

母亲的一生,在我眼里就是个完人。要说她这一生,于完美之中唯一的不完美,就是生我太丑,没有让我继承她的高挑俊秀。当然,我知道这不是她的错,她老人家肯定也不是故意的,一切都是遵循了老天的意思。嘻嘻!

有你该有的骄傲(我所拥有过的骄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