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盐商为什么来安徽了 扬州文化浅谈之盐商(1)

“东南繁华扬州起”,“扬州繁华以盐盛”。

淮盐兴于西汉吴王刘濞。

唐代于扬州设诸道盐铁转运史,行“榷盐法”,官府垄断专营。

宋代于扬州设茶盐司与榷货务,首创“引制”,有称“南渡立国,专仰盐钞”、“国家煮海之利,以三分为率,淮东居其二”。

元明清时期,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和两淮巡盐察院署都设于扬州,扬州管辖淮河南北的产盐,是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和盐务中心。

雍正:“骄奢淫逸,相习成风。各处盐商皆然,而淮扬为尤盛。”

明初“开中法”、“纲运法”施行,促成扬州盐商崛起。清代扬州“盐策之利,半天下租”,扬州盐课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

乾隆三十七年(1772),清朝处于全盛,户部库银7800余万两,而“天下盐赋,淮南居其半……蓄资以七八千万计。”

扬州盐商为什么来安徽了 扬州文化浅谈之盐商(2)

扬州盐商,富可敌国,戴红顶,持经卷。兴学、修书、赈灾、济困、育孤、河工、军需……捐输报效,行善施义。

扬州盐商为什么来安徽了 扬州文化浅谈之盐商(3)

《盐商行》

元•杨维桢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利淮西头。

人生不愿万金宅,但愿盐商万料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