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手势的由来

很多友友们在和自己的好兄弟或者好闺蜜开玩笑的时候,又或者是遇到了令自己不满意的人都会用一个竖中指的国际手势给予回应。其实竖中指这个手势是有由来的。国际手势起源于英法战争,当时,英国的弓箭手战斗力极其厉害,射程远,伤害高。给法国军队带来了不少重创。气急败坏的法国军队声称凡是抓到英国弓箭手就要割下其拉弓箭的中指。但是经过战争之后,法国惨败。于是,在法军撤退的时候,英国军队的士兵纷纷伸出右手的中指,来炫耀他们的战绩,炫耀他们依然存在的中指。慢慢的,竖中指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国际手势,表示对人的一种轻蔑和鄙视。

剩下的11个百科(那些只知道一半的知识5)(1)

2、“春宵一刻值千金”

出自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春宵》一诗。“春宵”,指“春夜”的意思。很多人将“春宵一刻值千金”比作是男女结婚的第一晚,其实不然。其原本的意思为:“春天的夜晚,即使很短暂,也是非常珍贵的”,所以,这一句诗,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天夜晚的珍贵之意,更是告诉了人们光阴可贵。其全诗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全诗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意思是:

春天的夜晚即使很短暂,也是十分的珍贵的。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剩下的11个百科(那些只知道一半的知识5)(2)

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自于唐朝诗人杜甫所写的《前出塞·其六》。意思是:想要用弓箭射杀人,就要先射杀其坐骑。这句诗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哲学道理:“其一为:从目的和手段上来说,采用简便的手段,来达到相似的目的(马比人目标大,很容易射击,马倒了,人也就在劫难逃了);其二为:一般的事物都具有决定性因素和关键部位,抓住要害处理问题,其余的便会迎刃而解”。全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练兵、克敌的深刻理解,在军事上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这世是中国古代罕事思想的精髓。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理解,战争是以武力平息争端,属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杀人应该有个限度,只要把敌人赶出疆界即可,千万不要滥杀一切。其全诗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出自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意思是: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其中的“它”指的是孤鸿。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写的,整首词透漏着一股气惨悲凉的气息,给读者一种幽独与寂寞的感觉。词中,作者与孤鸿自比,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托物喻人,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如今在生活中,很多人也经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的不易处境。全词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剩下的11个百科(那些只知道一半的知识5)(3)

5、“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

出自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卷九。其最早出现在元代著名曲作家关汉卿的《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其意思为:夫妻相处的时间越长,相互越了解,彼此的感情也就像大海一样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