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林密的樱桃沟

作者:姚栓虎

在素有华州区东大门之称的柳枝镇向南约五六华里的秦岭北麓,有一条美丽神奇的樱桃沟。每年夏初,樱桃成熟的时节,一篮篮、一筐筐,颗粒饱满、鲜艳欲滴的大樱桃摆满了从310国道到峪口的大路两旁。电动车,摩托车,还有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停满了所有能停车的角角落落,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特别是五一节前后,还有许多卖小吃冷饮的人们,更增添了这里的繁荣景象,青山绿水,白云蓝天,水库大坝雄伟地屹立在山口,人来车往构成了这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华州柳枝樱桃沟(山高林密的华州樱桃沟)(1)

樱桃沟,原名构峪,因生长构树而得名。由于历史的变迁及水库的修建,时间一长便叫成了沟峪。该峪原为一个自然行政村,辖四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83人。实际耕地面积218亩(群众自行开垦的荒地未计算在内),全长30华里,其中包括五个大些的沟峪、石庵岔、张磨岔、野鸡岔、泗水岔、以及双磨岔。人们长期以玉米为主粮,二、三、四组盛产洋芋。由于生长期长,光照各方面的原因,山区洋芋远高于山外,洋芋的质量特别受人们的欢迎,虽然产量不高,却成了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和经济来源。2015年,报经上级批准,与梁堡村委会合并,更名为樱桃沟村民委员会。

自古进山为沙石小路,约一至1.5米宽,顺坡而上。距峪口北约七八十米的地方,有座水打石磨,供附近几个村的人们磨面用。峪口西侧是昇河店,为李堡村村民李昇河所建。三间瓦房背靠西坡,简两边为土墙。面东为铺板,门门前一清渠,流水由山内流出,经店门向北,经过水磨顺坡而下,供下边几个村吃水和浇地所用。羊肠小道经店门前直通峪内,站在店门前向东一望,七八十米深的河槽哗哗流水常年不断。

东山脚下的连石山上,有一直径约1.5米的圆光溜滑的石洞,当地人称半截瓮,瓮口面向西南、底朝东北,河道流下的水经瓮内一转,流向下游,此瓮的深浅由流水的大小决定,发洪时由于水流冲刷,瓮就变深,平时又被沙石填满。此瓮究竟有多深,年代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可在柳枝地区,无论大人小孩没有人不知道半截瓮的。更为神奇的是五六十年代。每逢雨季放晴的下午,便会出现一道由峪口插向西北的彩虹,鲜艳无比,非常美丽壮观。西北的脚跟儿有多远根本无法确定,可东南的虹根公路以北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扎在峪口的半截瓮里。七二年构峪水库修建以后,半截瓮被埋在大坝的堆石体里,从此那道神奇的彩虹再也没有出现过。

华州柳枝樱桃沟(山高林密的华州樱桃沟)(2)

峪口到干喜欢为第一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5人,耕种面积67亩,全长十华里。东坡有石庵岔和张磨岔两个大一些的沟岔,西边山坡较为平坦,山坡上以及人们的房前屋后,长满了樱桃和核桃树,还有少量的杂树,每年樱桃成熟时,上山下山的人络绎不绝,这里也成了免费的观光旅游胜地。进峪口三里有个三里泉儿,一股山泉由西山脚下汩汩流出。无论冬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连天暴雨,它总是清澈见底,不大不小,涓涓长流,上山下山的人都爱在这里歇歇脚。

路东有块儿较平坦的地方,大约六七米,堆满了大小不等的石头块儿,下山担担背东西的人都要在石头上休息,喝一口,甘甜可口、沁人心脾的泉水,还有上山砍柴的人,下山把柴旦放在两块石头上,用干馍就一点儿凉水解渴充饥,心里特别舒畅,再往上不远是天桥,有一六七十米高的瀑布,水流直上直下,白色水浪非常壮观。拐个弯儿不远就是五里壁,说明峪到这里已经五里路,这里并无任何石碑,只有西山高越百米的大石崖直立上立下,可能此地也因此而得名。从浪石往上就是干喜欢,为一组的边界,站在干喜欢往上,水深林密,道路弯弯曲曲,往下一看,蓝天白云,豁然开朗,仿佛已到山口。其实还有十几里的路程,给人一种空高兴干喜欢的感觉,可能干喜欢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华州柳枝樱桃沟(山高林密的华州樱桃沟)(3)

第二村民小组由干喜欢到泗水岔长五华里,人口48人,耕种面积55亩。西坡有野鸡岔和泗水盆,都有少量耕地和几户人家。地段儿中间是黄崖砭。这里道路较宽,地势也平。路东有一所小学和村委会,五六十年代也有一小商店。西边的半崖上住着村民杨邦劳一家。路两边住着八九户人家,原大队开会,一般活动都在这里,所以这也是沟峪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方。

泗水岔到磨子砭为三组地盘,长五华里。人口52人,耕种面积五61亩。路西有一较双没岔的沟道,住着18户人家,耕种面积30多亩,也是三组的中心。两边的山坡上长满了杠树,白桦,杉树,漆树以及其他杂树,坡地都种玉米及洋芋。这里的幼峪道也变得很窄,不足一米,长满了各种杂树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山草,密密麻麻,郁郁葱葱。

四组由墨子匾到泰山庙长五华里,人口28人,耕种面积35亩。最后一户人家是老书记张百济一家,由太山庙到岭头,还有五华里,全是林坡,已无耕地,面积由村委会管理。所谓太山庙早已无山神供奉,只有一间小庙,长期由原大队林场占用管理后山林坡。庙门斑驳,由于年久失修,现已破败不堪,如今已成一片废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党和人民政府考虑到山区人民长期不通电、不通路的实际困难,1997年沟峪人民已全部迁到310国道两旁,并建起了和山外一样的大平房。镇政府还从农场给每人划分了半亩耕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区人民祖祖辈辈贫困艰辛、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过去贫穷落后的沟峪,如今美丽富饶的樱桃沟。人民意气风发、勤劳苦干。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随着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新的村委会班子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樱桃、核桃作为一村一品成了这里的主打产品,黄花菜、花椒也成了气候,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我坚信,勤劳勇敢、奋发图强的樱桃沟人民,沿着新的征程,在很短的时间,将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刮目相看。

华州柳枝樱桃沟(山高林密的华州樱桃沟)(4)

特别说明:中文数据由原沟峪大队会计赵东生同志提供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姚栓虎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