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

图|毛泽东写作

前言

1949年4月,由西柏坡迁到北平香山的毛泽东得知了解放南京的消息,文思泉涌,抬手之间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之后可能是觉得不大满意,干脆揉成了一团,如果不是田家英心细,保留了毛泽东的手稿,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将会被历史所掩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爱诗,更爱读书,田家英和他的爱好相近,所以两人总是有聊不完的话。

那么,这样一个让毛泽东不断夸耀的人,他的爱情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误打误撞之下喜结良缘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2)

图|田家英青年照

1938年2月,年仅16岁的田家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月,田家英结束了学习,然后被组织上留在了陕北公学工作,可以说,这段时间的工作为他以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这里最开始担任的两项职务,一个是中共陕北公学总支秘书,在担任秘书期间,他细致认真的办公方式,在往后的岁月里被毛泽东所看重,从而毕生从事秘书工作;第二个职务是担任中国近代史教员,所以,他对于文史之类的内容是非常喜爱的,这也成为了他和毛泽东的共同爱好。

一年之后,田家英又进入了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在这里学习了一年,然后留在那里的中国问题研究所工作。

1941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调查研究局,政治研究局成立之初,就层层选拔研究工作人员,而被选中的四十多个人里面,就包括有19岁的田家英。

最开始的时候,田家英被分配到了经济组,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到了政治组,也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董边。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3)

图|董边合照

董边,一个出生在山西五台山附近的姑娘。

她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家中也难免想要一个儿子,可是,董边的母亲一连生下两个女儿,而董父对于儿子势在必得,还为此讨了个小老婆。

这个时候董边的母亲又怀孕了,全家都盼望着这会是一个儿子,可惜,这次还是让他们失望了,这次生下的依旧是女儿,也就是日后的董边。

也因为是一个女孩,所以,从小时候起,董边就在家里一直受气,连带着她的母亲也没有多高的地位,但是,也正因如此,董边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她一定要为妇女争气。

她的两个姐姐读完小学之后就嫁人了,对于这样的命运她并不喜欢,也更加不愿意重蹈覆辙,所以,她开始绝食,一定要上城里的高小。

父亲犟不过她,只得一直供她读书,她自己也足够的争气,最后甚至到太原女子中学读了高中。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4)

图|董边合照

在不断的读书之中,董边的视野得到了开阔,思想也更加的进步,之后她跑到了临汾,投奔了这里的八路军办事处。

1941年,延安中央研究院建立。董边和叶群他们一块去报考,当时他们的考场是杨家岭大礼堂,当时大家都以为只有笔试,结果临了了发现居然还有口试,也是这次口试,逗得考官哈哈大笑。

当时的考官就是马列学院教务处的邓力群。

邓力群问:“你看过《红楼梦》吗?”

董边乖巧回答:看过

邓力群:“你喜欢《红楼梦》里哪一个人物?”

“我喜欢贾宝玉”。这个回答直接把考官给逗笑了,笑完之后考官才继续问:“你为什么喜欢贾宝玉,不喜欢林黛玉呢?”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5)

图|林黛玉

董边一本正经作答:“因为贾宝玉反对封建,林黛玉哭哭啼啼。”

她的这个回答正中考官下怀,不久之后,董边他们就考进了中央研究院。

三个月之后,她被调到了刚刚成立的政治研究员,被分配在了政治组。

也是在这里,她认识了田家英,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倾向于喊他的外号“田鸡”,不过,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叫“田儿”,她也习惯了称呼他为“田鸡”,然后叫了一辈子,不过,写信的时候,她还是习惯性的写田基。

只是,他们相识之时,田家英已经结婚了。

田家英最初的妻子是他在成都读中学时候的同学刘成智,可惜,成婚一年之后,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的性格并不融洽,感情也因此而破裂,长此以往,两个人都很痛苦,因此,刘成智主动提出了离婚。

离婚之后,田家英一度意志消沉。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6)

图|田家英青年照

研究室的同志们知道后,也想办法安慰他,那时,刘成智和董边都喜欢跳舞,可田家英却是一个从来不入舞场的人,跳完舞之后,董边便和研究室的女同事们一起将刘成智送到田家英的窑洞,大家还是希望他们两个复合的,可惜,刘成智还是走了。

组织上很快就知道了田家英的处境,他们知道田家英离婚之后心里很不好受,所以派人前去安慰他,想着带他走出离婚的阴影,可是,派谁去呢?经过一番思考,最后还是选中了董边,董边这个姑娘善解人意,又和田家英在一块工作,应该能够解开他心中的心结。

于是,董边怀揣着任务前去看望田家英,刚踏入窑洞,最先传来的就是一股子的烟味,田家英正在闷闷不乐地抽烟,董边受不了这个味道,刚进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门口传来了一声声的咳嗽声,田家英听到之后,立刻反应了过来,连忙掐灭了烟头。

董边也没有多少安慰别人的经验,只能将自己排遣的方式告知他:“去跳跳舞吧!”董边见田家英一个人在窑洞里面,显得极为孤寂,所以想着用跳舞来缓解他的情绪,所以才说:“很多人在那里跳舞呢,多热闹。我是个跳舞积极分子'。”

不料,田家英的嘴里,蹦出句话:“跳啥子舞?顶肚皮罢了!”董边第一次听到别人这么说,所以,一听田家英把跳舞说成“顶肚皮”,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只是,笑完之后又和他争论起来,说他这是“侮辱跳舞”!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7)

图|田家英全家福

两个人本就是直爽的人,不喜欢那些弯弯绕绕,皆是有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一番争论下来,他们意外地发现,对方竟然非常合自己的胃口。

于是,本来奉命做田家英思想工作的董边,就这样和他坠入了爱河。

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他们明明是两个没有多少交集的人,却在命运的驱使之下有了联系,又渐渐地成为对方相持一生的人,而且,他们还在一起一辈子。

结婚时他和她“约法三章”

两个人相处得非常开心,越是相处,越是发现对方和自己极为的契合,于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将结婚提上了日程。日子就定在1942年。

当时结婚的程序也不多,董边郑重其事地给支部书记周太和写了一张条子,内容极其的简单:“我和家英今天结婚,请组织上批准。”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8)

图|9岁田家英和姐姐合照

其实,在当时,即便不写这张条子也可以,只需要和支部书记说一声就可以,可是,董边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最后才写了这张内容。

周太和看了条子之后,也明白了她心中所想,笑着点了点头,虽未言语,可是,董边知道,他这是同意了。

周太和对他们夫妻二人是真的好的没话说。周太和本来和党小组长居住在一个窑洞里面,在知道他们二人将要结婚的时候,主动搬到了其他地方居住,将那个窑洞让了出来,给田家英和董边作为“洞房”。

田家英和董边将要成婚的消息并没有隐瞒,所以,傍晚时分就传到了同事王惠德的耳中,他急匆匆地跑到了窑洞,想要确保这则小道消息的真实性,结果,他一进入窑洞就看到田家英和董边坐在里面看书,看起来并没有要结婚的迹象,这也导致他心中产生了怀疑,最后只得将信将疑,问道:“听说你们要结婚?”

田家英继续看书,没吭声。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9)

图|田家英合照

董边放下书,简简单单地答道:“哪有这回事,我们在工作呢”说罢,继续看书。王惠德被她一本正经的模样糊弄到了,真以为他们在工作,想着也不好打扰人家,便掉头走了。

等到王惠德走远,董边和田家英都放下手中的书籍,相视大笑。

田家英的婚礼是真的很简约,他们婚宴上只邀请了一个人,此人正是一位老同志——组织委员彭达章,所以,彭达章既是他们的证婚人,又是唯一的来宾,他们只是见到的吃了一顿枣子汤,便当作是一场婚礼。

彭达章的任务结束之后,便主动离开了,给小两口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其实,在结婚以前,董边就曾和田家英提出了三条要求,算是“约法三章”:

第一,一切为了进步。

第二,两个人的事,由女方作主。

第三,不能因日后分开工作(在战争岁月里夫妻分在两地工作

是经常会发生的事)而感情破裂。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0)

图|1960年田家英

田家英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后来,他俩果真都信守这三条,他俩的“夫妻公约”。就这样相扶到老一辈子,他们躲过了七年之痒,也避开了很多的争吵,成为了一对平凡的夫妻。

或许,他们的婚礼没有多少亮眼的地方,但是,这场婚姻是永恒的,而且,即便是成婚以后,董边对于刘成智的存在也毫不介意,她还曾和田家英一块去看望她。

结婚之后,董边也真正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董边头一回使用“夫妻公约”所“赋予”的权力,即第二条,“两个人的事,由女方作主”。

那个时候,董边怀孕了,“由女方作主”,董边不要这个孩子。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拥有特别的意义,照理说应该将孩子留下来的,可是,

在战争年月,只有首长及烈士的孩子才可能由保育员带养。通常,女同志生孩子,组织上就让她不工作,在家带孩子。董边不愿意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所以不想要这个孩子。田家英虽然心中很想要个孩子,可还是服从“约法三章”。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1)

图|田家英年轻时

既然结婚之前他就已经作出了承诺,那么,不论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坚决遵守,一诺千金便是如此。

1944年6月,临产的董边住进中央医院。跟她住在一起的一个产妇,是枣园乡西沟村村长的媳妇,叫吴桂花。

在这之前,吴桂花已经生下了四个孩子,可惜,这些孩子都没有活下来,这次已经是她第五次怀孕了,可孩子依旧没有保住,吴桂花终日以泪洗面,她只是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难道真的这么难吗?

董边看到她这副模样,也明白了她是真心喜欢孩子,如果将孩子送给她,或许是最好的决定,童边决定把孩子送给吴桂花,对她说:“不管我生下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给你!”

“给我?”吴桂花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对于这个结果,她从来没有设想过,或者说,她已经在埋怨老天的不公,而且已经渐渐地接受自己没有子女缘的现实,可是,现在天上突然掉下一块馅饼,而这块馅饼直接砸中了她,她不是在做梦吗?似乎是担心她不相信,董边用坚定的口气说:“一言为定!”没一会儿,吴桂花的丈夫来了。她的丈夫一听,自然喜不自胜。不过,他还是有点顾虑,他们不是在诓他们夫妇吧,似乎是担心对方拿他们寻开心,所以又确认了一遍:“你真的不要孩子?孩子大了,你也不要?”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2)

图|董边和孩子

董边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似乎有点荒唐,可信度有点低,便主动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董边说道,“我可以写一张永远不要这个孩子的字据给你们。”

这下子,吴桂花和她的丈夫相信了这位女干部说的是真话。他们可能真的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了。

董边分娩了,生下一个胖小子。为了防止自己出现舍不得的情绪,她不敢看孩子一眼,也不敢喂孩子一口奶,就这样将孩子送人了。田家英回来之后,也看了孩子一眼,他明白,自己给不了孩子安全感,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和自己的妻子还需要到处奔走,拯救更多的人,孩子跟着他们只能受苦,而且,他们也没有精力去照顾他。

董边说到做到,完全践行了当初的诺言,将孩子送出去之后,再也没有找吴桂花要回孩子。

可是,血浓于水,哪里能真正将自己的孩子放下,之后,董边也牵挂着自己的儿子,可又不方便自己去看。她曾托中央政治研究室的同事太乙同志在下乡时去乡长家看望过,听说孩子长得很好,她也就放心了。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3)

图|青年时期田家英

她所求不多,只要孩子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长大就可以。

解放之后,她也从未去查找过那个孩子的下落。其实,如果她真的要找的话也不难,因为孩子所在的那家有名有姓,地点也清清楚楚。但是她立过“永远不要”的字据,她说应当“取信于民”,永不反侮。

自从和董边成婚之后,田家英便自觉地将烟给戒了,因为他知道董边最闻不得烟味,而且,抽烟还会引起她的气喘病,自始至终他都无比的爱护自己的妻子。

只是,董边生完孩子之后,身体也还是很虚弱,她的气喘病还是发作了,受到当时田间的限制,延安缺医少药,董边一病就是半年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董边的病总算好了,随后她被调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抗战结束之后,大批的干部都离开延安,前去开辟新的红色区域。

董边和田家英商量,他们要报名到前线去,商量结束之后,董边给蔡畅大姐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要前去的决心。原本以为这个要求很难达到,结果,第二天蔡大姐就给她写了回信,表示同意了她的请求。

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结婚)(14)

图|田家英青年照

于是,董边告别了田家英,加入了那支浩浩荡荡的前往前线的队伍。

董边不知道,这一去,他们两个人竟然会分别三年。

董边随同大部队前往京津唐三角地区。

而田家英则继续留在延安工作,夫妻两人山遥路远,很长一段时间了都杳无音信,三年的时间里,他们只通过两三回信,但是,距离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感情产生任何的裂隙。

一天,田家英正在给理发员们上课,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喊道:“田老师,信!”

田家英兴冲冲的找他取上信,一看到书信就发现上面是董边的亲笔字迹,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是“家书抵万金”。泪水模糊了眼眶,田家英知道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看到老师还没有打开信就哭了,学生们一个个的都傻眼了,这时谁写的啊?杀伤力这么大。

“今天不上课了!我没办法上课啦!”田家英对自己的学生说道:“明天,我一定给大家补上。好,下课。”

这件事情后来也在延安成为了笑谈。

在分开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田家英时刻遵守着“约法三章”的第三章:不能因日后分开工作而感情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