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骚客多怀念盛唐,那些老掉的摇滚青年们也是如此。忆昔开元全盛日,那个时代,老崔背着吉他高喊“一无所有”,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上演“封神之战”,黑豹和唐朝用才情述说着摇滚的真谛。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1)

那是一个被神化,也是值得神化的时期,是真正属于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但短短几年以后,它开始从流行文化的前台黯然退场,悄无声息的陷入沉寂。也因如此,曾有人一度质疑:中国摇滚死了。

但衰退不等于消亡。偌大的乐坛之上,依然有人用热爱和理想抒发着关于摇滚的壮志豪情。中国摇滚后继有人,像汪峰,许巍等人在90年代中末期开始出现,并且一直活跃在乐坛。也正因为他们作品的拉扯和牵引,摇滚乐没有出现断层。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2)

汪峰和许巍是中国当代摇滚不得不提的两个人物。但肯定有人会问:他们算真正的摇滚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摇滚乐不是风格,而是态度和精神。谁的作品中蕴含摇滚思想,谁就是摇滚音乐人。很明显,他俩做到了。

有些人认为,留着长发,穿着皮衣嘶吼就是摇滚。这么理解摇滚,是摇滚的悲哀。许巍和汪峰,也一直用行动改变着人们对摇滚乐固有的稍微浅显的认知。在作品中,他们的社会批判变得更具诗意,不再是用单纯的呐喊发声。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3)

95后,00后出生的年轻人听过《曾级的你》的人,要比听过《梦回唐朝》的人多。这无法作为区别作品好坏的标准。列举它的意义,也只是在于说明,后摇滚时期的影响就对于现在的青年来说,要更深刻些。

无数的许巍和汪峰,一直努力着将中国摇滚再次发扬光大,重回盛唐。其实,许巍和汪峰身上,代表着现在摇滚乐发展的两个走向:许巍派,典型的文艺浪子,游离于市场之外;汪峰派,在各种场合经常露脸,为摇滚造势,与市场结合。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4)

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实践和探索,谁也不敢说,那种模式就一定可以成功。但两种模式不同的前景和走向,倒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命题。现阶段,谁占主导,谁的影响大?换句话说,汪峰和许巍,谁是今天内地摇滚的半壁江山?

那英曾说,汪峰最经典的都是他的慢歌。肯定有人会问,汪峰最经典的不是《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这种吗?但在今天看来,这两首所带有的主旋律励志色彩已经掩盖过了它本身的摇滚态度,把它们叫做流行金曲更合适。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5)

许巍的许多作品里,多写个人的一种状态,但在其中,又有着兼济天下的一种情怀。《蓝莲花》写自由,却又不是纯粹的个人自由;《故乡》里把心爱的女人比作故乡,一语多关,有野心有牵挂有远方。

有乐评人用略带讽刺的口吻说道:汪峰想成为中国的鲍勃·迪伦。其实非也,汪峰近几年在各种音乐综艺露脸频繁,也高调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私人生活。在引来争议的同时,汪峰的角色也从单纯的摇滚音乐人向娱乐明星转变。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6)

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诗人——鲍勃·迪伦

摇滚乐本就属于流行文化,借用发达的娱乐机器实现它的传承和复兴,无可厚非。至少现在看来,汪峰在这条路上没有走向偏颇。在一定程度上,把许巍看做文艺清新版的鲍勃·迪伦或许更合适。

许巍的独特,就在于他人的洒脱,他作品的暖心,他向人们传递摇滚价值的方式。汪峰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社会的洞察,他不遗余力的承前启后。他们两个人,一定是相互欣赏着的!

汪峰和许巍(汪峰许巍不答应)(7)

盛唐的李白和杜甫,好几百年过去了,也没人能评出他们孰强孰弱。许巍和汪峰,究竟谁才是内地摇滚半边天,似乎也没那么重要。更何况,半边天加半边天,不就是一片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