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一时爽,受罪两行泪。最近电视剧《狂飙》火爆荧屏,32岁的黄女士连续熬夜追剧,耳边出现了“嘤嘤”的怪声,这是怎么回事?黄女士是公司中层,前段时间“阳”康之后,为了把之前的工作补上来,她经常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在她的努力下,成功拿下一个合作项目。上周末,她终于给自己放了两天的假,她躺在沙发上翻看朋友圈,发现大家都在讨论《狂飙》这部剧,“有这么好看吗?”带着疑惑,黄女士打开了第一集,结果被剧情吸引一口气看到了大结局。为了追剧,废寝忘食的黄女士饿了就吃点零食、渴了就喝点饮料,一直从周六白天持续到次日早上。还沉浸于精彩剧情中的她,没多久双耳出现了“嘤嘤嘤”的声音,就像是黑白电视机没有信号的电流声。刚开始,黄女士并没有在意,还以为是哪家的噪音。可是,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声音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清晰了。无论是耳朵里塞棉花,还是尝试听轻音乐等等,“嘤嘤嘤”始终存在,怎么也甩不掉。因为这种声音的存在,使得黄女士出现了失眠、心身俱疲、心烦意乱等问题。

顶楼咆哮式追剧(熬夜一口气追完狂飙全剧)(1)

图文无关

黄女士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了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的戈言平主任中医师。在诊室里,戈言平主任中医师通过黄女士的病情描述发现,她日常工作压力较大,感染新冠病毒后味觉消失,就吃一些重口味的零食刺激味觉,加上熬夜追剧,睡眠时间和质量大打折扣。接诊时她语声低沉,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弱,属于典型的脾胃虚弱证。通过电耳镜检查,黄女士耳道无耵聍栓塞,鼓膜完整,完善听力检查发现听力也正常,被诊断为耳鸣。戈言平主任中医师对症予以治疗。同时提醒黄女士要注意清淡饮食,不宜将舌尖上的美食,建立在脾胃痛苦之上。比如,多吃健脾利湿、益胃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经治疗,恼人的耳鸣声终于消失了。耳鸣是一种病吗?耳鸣是一种主观感受,是指在没有任何客观声响的情况下,人主观上却感觉有声音。它表现为耳部声响或者脑部的声响,声音也是多种多样,有人感觉为“沙沙声”、“嗡嗡声”,有人描述为蝉鸣声,有人形容为“咚咚声”。耳鸣是一种症状,发病率很高。成年人中每3-4人中就有1个人发生过耳鸣,平均10人中就有1个饱受耳鸣的困扰。耳鸣导致烦躁、焦虑、抑郁、失眠,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引起耳鸣的原因有哪些?听觉系统疾病:外耳道耵聍栓塞(俗称耳屎堵塞)、肿物或异物、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焦虑、中耳炎、真菌性外耳道炎、耳硬化症、鼻炎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听神经瘤、耳外伤、长期佩戴耳机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贫血、甲亢、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颈椎病等。药物:使用耳毒性药物或长期使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引起耳鸣。耳鸣可能对人造成长期的身心损害,不要忽视耳朵发出的“求救信号”。科学认识耳鸣,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治!当耳鸣伴随眩晕,耳闷、听力下降,抑郁等精神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耳鸣重在预防,戈言平主任中医师提醒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释放压力,这是防止耳鸣的重要措施。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少去酒吧、迪厅、KTV等娱乐场所,避免长时间戴耳机,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有利于预防耳鸣发生。3.耳鼻喉相关疾病要重视。如梅尼埃病、噪声性聋、老年性聋、特别是突发性耳聋,黄金救治时间是72小时,它常和耳鸣相伴。4.做好基础病的管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脑功能等,及时诊治。

浙医在线 记者 张静 通讯员 应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