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买两个游戏耳机吗(我最后剩下哪些装备)(1)

好了大家好我是T哥,折腾了多年,进进出出,我接手不少的耳机和设备,有些时候会兴致勃勃地去对比每一只耳机,每一个耳放,甚至换线、换套,但有些时候也会觉得,如果只留一只耳机,似乎也能让我退烧。今天就来说说,玩了7年耳机,我留下了哪些设备……

我主要玩入耳式耳机。大耳也玩,顺带一提现在音响用的是EVE的监听SC204自家八寸低音炮,也暂时不打算有任何升级打算。监听很好听。

耳放、解码接触的不算多,目前就是一个超老的国产平衡解码 平衡放,大概4000不到的价位,连解码DSD都不支持,只到24bit的精度,配置很老,耳放也是国产的……另外各种一体化的解码耳放就玩过不少了……就是索尼的PHA2-PHA3那种的时代,还有CHORD的mojo、hugo2等一体解码,我个人比较喜欢CHORD的声音,曾经把索尼的“电磁炉”当做目标,但最后发现“电磁炉”声音比较一般最后也没入手,还用过松下的解码网络数字转盘,布鲁克林解码等等,耳放甚至为SA5000搭配过凯音的胆机,最后还是放弃了。

关于耳机的介绍我就不每一只都展开吧,说说自己的心得和对声音的评价。

先说说我留下的大耳机。(全尺寸头戴耳机)

速度与细节的大师 索尼 MDR-SA5000

有必要买两个游戏耳机吗(我最后剩下哪些装备)(2)

说回SA5000,没记错的话,发售时代是2005年?索尼针对SACD出的一个头戴系列,用了纳米振膜技术,实现110khz的超高频回放,不过技术层面都无所谓。

SA5000的声音极为强调声音的线条感,大耳里我就没有听到过如此强调声音线条感的耳机,能量感集中在高频……但却不至于太刺耳和不耐听,声音亮而薄,三频自然感、通透感一般,是个性格倔强的耳机。低音少,速度快,SA5000速度非常快……下潜不算差,但绝对不深……SA5000的听感是比较刺激的,整体偏向高音,中音纤细无比,没有凹陷,低音瞬态好绝不拖泥带水,SA5000的声音如果用EQ来表达,就是电音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讲究速度感,绝对不会因为厚重的声底而让声音显得跟不上节奏。

SA5000的声音比较适合古典纯乐,细节特别丰富,是我大耳里听过细节最丰富的一只,中音清晰干净,略缺乏厚度,适合亚洲女声的演绎,齿音略多。

声音的魔法师——丰达TH900

有必要买两个游戏耳机吗(我最后剩下哪些装备)(3)

如果说SA-5000是一只声音冷冰的耳机,那么丰达TH900就是一只声音热情洋溢的耳机。略带V型的调音虽然会让人声听起来有些凹陷,但是染色十足,活力充沛,高音泛音华丽,延伸出色,中音透明而充满了魔力般的质感,低音量感充沛,弹性十足、下潜优秀。

我说过、当时手头有一只巨贵无比的铁三角W3000ANV,在同一个耳放组合下,素质明显不如丰达TH900。声场、高音的延伸、泛音的自然感、中音的扎实感、和低音的下潜、回弹都明显不如,解析也是TH900更加出色。我敢说,TH900是我那个时候听过的素质最高的封闭式头戴,而且声音活泼动听,我在大耳机里,很少找到如此动听的音色,因此留到现在。

TH900前端不难搭配,非常好推,用如今的条件,就是一个高端些的小尾巴,也可以推出个7成功力。TH900齿音也比较多,个人觉得适合暖音色的耳放……TH900适合各种音乐,大编制的大动态的音乐一样从容……小编制的纯乐一样会显得精致和动听。人声比较凹陷,我做了换耳罩的处理,但依然达不到期待的人声水平,因此它听流行的听感是偏向明亮和热情的。

大身材却小家碧玉——AKG K701

有必要买两个游戏耳机吗(我最后剩下哪些装备)(4)

我曾经说过,欧系耳机里还是AKG的调音比较适合日系的歌曲。K701应该是其中相当有代表性的耳机。K701总体略偏上盘,低音少,下潜一般,比较强调中音的透明感,听起来味道很“淡”,整体声线显得比较薄,速度适中,整体没有SA5000这么纤细和冷的音色。AKG保持着自己的清秀和淡雅的调音,很有奥式的风味。

K701不太好推,吃电流,个人测试下来胆机会比较适合K701,但胆机下的K701会牺牲掉它的透明感,人声会变得更浑厚和有奶油味,低音量感不会变得很多,但会让层次感下降,听感更暖,K701搭配胆机适合人声歌曲。

其实我个人更加推荐K7120pro,它的声音会比K701更加均衡,更加细腻,适应范围更出色而且更加好伺候。

下面说说入耳式的耳机

有必要买两个游戏耳机吗(我最后剩下哪些装备)(5)

主要留下来的就是索尼的EX1000、Fitear的TOGO!334、Fitear的AYA、AAW的4 2project、索尼的IER-M9、和CW的u77(图中没有)。

EX1000和334我已经在我无数文章中吹过了,一副是偏向高音和透明感的神器,一副是流行女声的神器,U77其实也是如此,而Fitear的AYA拥有比334更加纤细一些的身板,却保持着甜美的中音,AAW的4 2拥有优秀的透明感的杂食耳机,索尼的M9拥有出色的平衡性和准确的音色。关于入耳的部分就不再展开细说。

总结:

我认为没有全能的耳机,基本一个耳机只能对应一个曲风的歌曲,像是丰达TH900听人声可能还不如334,尽管它的素质比334高很多,声音听起来更“真”,但它略微凹陷的人声就没有334那种贴耳饱满的中音听起来甜美。EX1000听钢琴的泛音极为逼真,但听人声就太薄而且缺乏感情。因此我认为不同耳机的互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监听耳机取得了不同类型音乐风格的一个中间值,听啥都不会难听,但却会缺乏一些表现力和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