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2》

4.5 分

捉妖记2预期(影向标捉妖记2的满意度好像不太够)(1)

1.风间隼 6分

影评人。

合格的爆米花合家欢电影,灵符喷射,开花破毒,飞剑御敌几段动作戏都挺有想象力——当然,都是抄自徐老怪。宣扬家庭价值观,卖萌耍贱适可而止,都不令人生厌,但也说不上好笑。只是整体太低幼了。我觉得诡异的是,大陆影市只有春节档对赌戏特别宽容。

2.独孤岛主 5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依然是不功不过、不温不火,梁朝伟的新角色成为趣味支线,胡巴也并没有比上一部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4.陆支羽 5分

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运营者,「鲸鱼放映室」联合创始人,著有电影随笔集《小丑,马戏团的眼泪》。

1.果然,360度无死角挖掘了胡巴的萌点。2.相比前作,续集已然全无暗黑系解读空间;所幸还有伟仔强力撑场。3.最可惜的是,妖界造境不如预期宏大,有点浪费当年那几款惊鸿一瞥的「上古神兽」感海报,近期优秀的例子是《寻梦环游记》。

5.郑秉泓 5分

影评人,著有《台湾电影爱与死》。

就一部贺岁片来说,它算是中规中矩适合全家观赏;就一部续集片而言,虽然它没能对人设与世界观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至少不过不失没搞砸品牌;不过作为梁朝伟的新作我就有话要说了,硬要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演个小伙子重复三十年来韦小宝戏路真的不腻吗?能不能来点别的?

6.大旗虎皮 5分

电影学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优点是更明确地用卖萌的形象和家庭温情稳住贺岁档的大盘,但是情节的推动太慢,创作完全偏离所谓人界妖界的设定,线索分散,主人公胡巴除了卖萌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捉妖记2预期(影向标捉妖记2的满意度好像不太够)(2)

7.闵思嘉 4分

影评人。

比起上一部让人惊艳的对中式文化与西方类型叙事的巧妙融合,这一部只能沦为尴尬笑料无逻辑的拼贴。情节几乎为零、世界观上没有进展,人物性格没有成长,用合家欢来为低幼无内容的叙事做解释是站不住脚的,还是应该花功夫在剧作上。将动作、打斗、喜剧混合起来取代情节并盖过情节的做法,最终的效果,也只是视觉上的满溢,跟春晚一样的积食。

8.妖灵妖 4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导演许诚毅的匠人精神和趣味完全体现在了大鹏客串的角色和天师堂的部分设定上,进而让影片的主要人物和双线剧情完全失效(笑)。

9.子非鱼 4分

编剧,独立影评人,知名媒体人,曾任时光网总编辑、新京报副总编辑等职。

看完《捉妖记2》,终于明白为啥《唐人街探案2》的评分那么高了。

如果说《唐人街2》的烧脑水平算是从本科下降到高中,《捉妖记2》的剧情大概算低幼吧,只比「天线宝宝」稍高一点。编剧的代表作之一是《宝贝计划》,所以,《捉妖记2》算是《宝贝计划》的妖怪版吗?

能理解《捉妖记2》希望春节档奉上一部合家欢电影的良苦用心,但是合家欢并不等于低幼,并不是有两个可爱的妖怪就够了,也不是爸爸妈妈爱胡巴就够了,能不能给个像样的故事先?

既然愿意在特效上花钱,愿意在明星上花钱,愿意在宣传上花钱,能不能也稍微在剧本开发上多花一点钱,做一些从故事根本上产业升级的事情?

捉妖记2预期(影向标捉妖记2的满意度好像不太够)(3)

10.大奇特 4分

老电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第2集的根本问题是彻底把定位对准孩子(合家欢)。剧作上,本该只是辅助作用的屠四谷,必定是在伟仔确认加盟的情况下强化了戏份,正因如此,原本的男女主角和萌物的主角光环自动降格,角色们发挥的余地都差了一个火候,胡巴更彻底沦为萌物,完全被动。

11.tyger tyger 4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2分给梁朝伟。唯一觉得出乎意料的是李宇春的台词设计,成都家乡方音让她松弛自如得多,当然,声音的表现力远远好过她的表情。

12.桃桃林林 3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这是真把自己当超低龄合家欢拍的,故事也是太简单、太平淡了一些。整体感觉像个番外短片的容量,非当续集拍哪能不别扭。不过,怪物倒是仍然跟上部一样丑。

捉妖记2预期(影向标捉妖记2的满意度好像不太够)(4)

捉妖记2预期(影向标捉妖记2的满意度好像不太够)(5)

,